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775474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走向高考,贾凤山,高中总复习,地理,4-5-3.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银川模拟)2011年3月11日,日本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据观测: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的浪高分别达0.3米、2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别说明本次海啸引起甲、乙两地海岸浪高不同的原因。(2)简述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答案:(1)甲地与震中之间有岛弧链阻隔;甲地的大陆架开阔,海域较浅,对海啸削弱作用大。乙地与震中之间岛屿少;乙地的大陆架狭窄,海域深,对海啸削弱作用小。(2)措施:建立完善的海啸预警系统;加强沿海防护工程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互救能力等。解析:第(1)题,从大陆架的开阔程度、海域的深浅、是否有岛屿阻隔等方面分析。第(2

2、)题,海啸预警系统的建立完善、沿海防护工程建设、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等是应对海啸灾害的主要措施。2(2011浙江六校联考)读“某种气象灾害年发生数占全球总数百分率区域分布图”(虚线为海平面26.5等温线;括号内数值表示影响次数),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该气象灾害产生的源地和季节。(2)简析大陆东部受该气象灾害影响次数更多的原因。(3)根据图中信息说明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答案:(1)热带海域夏、秋季。(2)该气象灾害生成后,受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向偏西方向移动。(3)广泛性和区域性,频繁性和不确定性,不可避免性。解析:第(1)题,该气象灾害为热带气旋,发生在夏、秋季节的热带海域。第(2)

3、题,在信风和副热带高压气流的引导下向偏西方向移动。第(3)题,据图可分析出该气象灾害的主要特点。3(2011吉林普通中学期中)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新网2011年2月7日电综合消息,2010年10月以来,北方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南方连遭雨水侵袭。据气象部门报道,2011年2、3月份冬麦区降水仍将比常年同期偏少,出现冬春连旱。土壤墒情(水分状况)较差。材料二农业专家建议,北方冬麦旱区应关注本地天气预报,抓住气温回升(日均气温升到3以上,中午最高温度5以上)时机做好科学灌溉。材料三北方冬麦受旱区适宜灌溉气象等级预报图。(1)从锋面降水形成条件说明华北地区冬季降雪偏少的原因,

4、简析降雪对冬小麦的有利影响。(2)比较图甲、图乙适宜区、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特点并探讨变化的原因。(3)为解决旱情,可利用的灌溉水源有哪些?如何进行科学灌溉?如果措施不当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答案:(1)冬季冷空气比较活跃,势力强;暖湿气流较弱,冷暖空气配合不好,降水较少。冬季积雪覆盖麦田,有利于小麦防寒抗冻和土壤增温保墒。(2)特点:2月1719日到2月2024日,适宜地区范围向北扩大,不适宜地区面积缩小。原因:随时间推移,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由南向北气温回升。(3)水源:河流水(黄河、淮河)、地下水、湖泊水。灌溉:在晴暖的午后进行喷灌(或小水细灌);切忌大水漫灌。环境问题:黄河、淮河水量减少,

5、出现地下水漏斗区甚至地面塌陷,土壤次生盐碱化。解析:第(1)题,暖湿气流比较弱是2010年冬季华北地区降雪偏少的原因。第(2)题,读图可分析出灌溉不适宜区的时空变化。第(3)题,要进行喷灌,切忌大水漫灌,过量引用地下水还会出现地下水漏斗区甚至地面塌陷。4(2011湖南十二校一次联考)下图中的甲为某滑坡区域坡度面积频率分布图,乙为某滑坡区域土质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该区域什么坡度、土质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该区域滑坡多发,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答案:(1)坡度15左右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最大;砂质土壤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大。(2)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修建岩土体改造工程、疏排水工程

6、,加固、稳定变形土体;加强监测与预警;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等。(3点即可)5(2011济南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0年2月27日,智利发生里氏8.8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康塞普西翁市东北部89千米处,震源深度55千米。康塞普西翁是智利第二大城市。屡遭地震、海啸破坏,屡迁城址,1754年迁现址。材料二由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太平洋沿岸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3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死亡人数继续上升。材料三下图为智利地震示意图。(1)分析康塞普西翁市曾屡遭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并说出该地质灾害所具有的一般特点。(2)比较说明此次地震智利首都圣地亚哥和康塞普西翁烈度

7、的差异和主要原因。答案:(1)地处环太平洋板块边界上,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危害性、突发性、关联性、区域性。(2)圣地亚哥烈度较小,距震中较远(康塞普西翁烈度较大,距震中近)。6(2011浙江自选)2010年10月下旬,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到超强台风“鲇鱼”的袭击。图甲为10月22日12时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乙是该日沿海某测站测得的风向和风速分时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10月22日正值我国农历九月十五,“鲇鱼”促使了沿海省份风暴潮的形成,受影响最明显的省份是()A广东B福建C海南 D山东(2)22日16时,“鲇鱼”中心位于这一测站的方位是()A东面 B南面C西面

8、D北面(3)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山区易引发泥石流灾害,可通过预警措施对其进行有效防范。你认为泥石流发生前会出现哪些征兆?答案:(1)B(2)A(3)溪流水量突然变化;轰鸣巨响;溪水异常混浊;泉水停止等。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台风中心位于福建省附近,故选项中福建省受其影响最显著。第(2)题,读图可知,16时测站主导风向为西北风,而台风本质是气旋,此时气旋中心应位于该测站的东面。第(3)题,泥石流形成的本质要素是“水”与“泥沙”,泥石流出现的征兆也应首先表现在这两个方面。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 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其受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地

9、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 甲、乙两图所示海区是风暴潮的多发区。(1)说出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多发季节。(2)2010年12月12日上午10时,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发布风暴潮级预报(黄色),并发布海浪级警报(蓝色),渤海湾有2.5米到3米左右的大浪。试分析这次风暴潮形成的原因。(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答案:(1)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为台风风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在春秋季节。(2)南下的冷空气势力较强;温带气旋影响。 (3)建立海洋环境灾害监测网络,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堤、营造沿海防护林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