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57773680 上传时间:2023-09-2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催化裂化炼油工题库(464题)一、填空应知:1催化剂的孔体积是指单位质量催化剂所含有空隙体积。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是指单位质量催化剂内外表面积之和。3催化剂的平均孔径指孔体积与比表面积 的比值,用 米 表示。4催化剂的选择性指将进料转化为目的产品的能力。5催化剂的污染指数表示催化剂被重金属污染的程度。6催化裂化中四组分分析用来测定渣油中的沥青质,饱和烃,芳香烃,和胶质的含量。7催化剂的主要性能包括催化剂的活性,比表面积,选择性,稳定性,抗重金属能力,粒度分布,抗磨损性能。8 回流的作用是提供汽液两相接触的条件,从塔内取出热量,维持全塔的热量平衡.9. 工艺介质三串是生产工艺介质从高压系统串向低压

2、系统,从生产系统串向生活系统,从易燃易爆区域串向安全系统。生产中一定要严防“三串”。10.提高换热器传热效率的途径有增大传热面积;提高冷热流体的平均温差;提高传热系数.11.转化率是参加反应的原料的量与投入反应器的原料的量的百分比。12.单程转化率是一次通过反应器参加反应的原料量与投入反应器的原料量的百分比。应会:1. 润滑油的作用是具有冷却、润滑、冲洗、密封、减振、卸荷、保护 作用. 2.受压容器安全附件是:1.安全阀;2.压力表;3.防爆膜;4.温度计;5.放空阀;6.泄压阀;7.进、出口切断阀3.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高速旋转时所产生的离心力来输送液体的机械。4.常用的截流装置有 孔板 、节

3、流阀 文丘里喷嘴 、文丘里管及 喷嘴。5. 机泵维护的“五字检查法”是听、摸、闻、比、看。6.离心泵主要的部件是泵壳、泵体、叶轮、吸入室、排出室构成。7.交接班“十交”,指交安全,交卫生,交工具,交设备,交记录,交工作,交情况,交问题,交经验,交指标。二、单项选择 (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1. 催化裂化主要的二次反应是(A)A.氢转移反应 B.环化反应 C.裂化反应 D.烷基化反应2. 汽油的(C)说明了汽油在发动机中的加速性能。A.初馏点 B.10%馏出温度 C.50%馏出温度 D.干点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催化裂化典型原料的是(C)。A.直馏减压馏分油 B.焦

4、化馏分油C.石脑油 D.脱沥青油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提高剂油比措施的是(A)A.提高再生温度 B.提高提升管出口温度C.降低原料油预热温度 D.维持相对低的焦碳差5.下列选项中对剂油比阐述正确的是(C)A.指总进料量与催化剂循环量的比值;B. 指总进料量与反应催化剂藏量的比值;C. 指催化剂循环量与总进料量的比值;D. 指反应催化剂藏量与总进料量的比值;6.催化剂卸剂时,用卸料点器壁第二道阀门控制卸剂速度的原因是(B)。A.便于操作 B.便于阀门更换 C.习惯 D.防止烫伤7.分子量大致相近的不同烃类,(C)的辛烷值最高。A.环烷烃 B.烯烃 C.芳香烃 D.烷烃8.抗爆指数是反应汽车在(C)

5、行驶条件下的抗爆性。A.低速 B.高速 C.实际 D.匀速9.为提高抗爆指数,可在汽油中添加其他组分,目前国内不采用的是(A)A.四乙基铅 B.甲基叔丁基醚 C.乙醇 D.甲醇10.对于一定分离任务的分馏塔,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所需的理论塔板层数应(B),但得不到产品。A.最多 B.最少 C.无限多 D.无法确定11.烟气能量回收系统主要回收烟气中的(D)。A.催化剂和压力能 B.压力能 C.热能 D.压力能和热能12.对于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关于烟气描述错误的是(B)A.流量大 B.压力高 C.温度高 D.催化剂细粉含量较高14.下列选项中,关于金属钝化剂使用方法正确的是(B)A

6、.稀释后加入到催化剂中;B. 稀释后加入到原料油中;C. 稀释后直接喷入提升管中;D.稀释后加到循环油浆中;15.金属钝化剂最常用的加入方法是(C)。A.浸渍法 B.直接加入法 C.携带剂法 D.干混法16.油浆防垢剂一般加入到(D)。A.分馏塔底部 B.外排油浆 C.回炼油浆 D.油浆换热器前19.使用一氧化碳助燃剂可避免(C)现象。A.催化剂噎塞 B.待生剂带油 C.二次燃烧 D.跑催化剂20.一氧化碳助燃剂的主要活性组分是(C)。A.铂或锌 B.钯或锌 C.铂或钯 D.锑或钯21. 停工时重油分馏系统水洗的原理是利用重油在温度高时(A),将重油带出。 A、粘度低 B、粘度高 C、在水中溶

7、解度大 D、在水中溶解度小22.催化剂罐抽空器工作时,蒸汽进入喷射器中将(D)。A.热能变成动力能 B.动力能变成压力能C.热能变成压力能 D.压力能变成动力能23.开工装催化剂时,开始要快装是防止催化剂(B)。A.热崩 B.跑损 C.中毒 D.失活24.开工装催化剂时,在一级料腿被催化剂封住以后,应慢装催化剂是为了(C)。A.防止催化剂跑损 B.旋风分离器正常工作C.尽快提高再生密相温度 D.流化正常25. 冷热油泵是按照介质温度以(C)划分的。 A、100 B、150 C、200 D、25026 下列选项中,会造成干气带液原因的是(A)。 A、再吸收塔液面控制失灵 B、贫吸收油温度低 C、

8、贫吸收油量小 D、再吸收塔液面低27. 对于烟气能量回收系统的特点,下列选项中关于烟气描述错误的是(B)。 A、流量大 B、压力高 C、温度高 D、催化剂细粉含量较高28. 在催化剂罐抽空器的扩压管里是将(B)。 A、热能变成动力能 B、动力能变成压力能 C、热能变成压力能 D、压力能变成动力能29. 使用油浆防垢剂的效果是(A)。 A、提高油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B、降低油浆密度 C、降低油浆产率 D、降低油浆固体含量30. 单再生器催化裂化装置,双动滑阀最小流量是(B)。 A、主风机最小流量 B、主风机停车时进入再生器所有气体的量 C、进入提升管的介质的最小流量 D、主风机停车时进入提升管所

9、有气体的量31. 从节约操作成本考虑,处理蒸气压不合格的污汽油应直接进入(D)进行处理最为合理。 A、提升管 B、分馏塔 C、吸收塔 D、稳定塔32.再生器衬里烘干的目的是(C)A.防止超温 B.防止腐蚀 C.防止衬里破坏 D.防止流化磨损33.在开车过程中,投用冷却器时引循环水的速度是(D)A.越快越好 B.先快后慢 C.越慢越好 D.先慢后快34. 油浆防垢剂可以使用(D)稀释后加入。 A、催化汽油 B、新鲜水 C、油浆 D、催化柴油35. 顶循泵抽空时,应(C)。 A、适当提高塔顶温度 B、适当降低中段温度 C、先打冷回流,后切换备用泵 D、及时切换备用泵36. 原料油带水会造成(B)。

10、 A、反应压力上升,提升管出口温度上升 B、反应压力上升,提升管出口温度下降 C、反应压力下降,提升管出口温度上升 D、反应压力下降,提升管出口温度下降37. 离心泵在启动之前需要(C),以避免发生气缚。 A、切泵 B、加润滑油 C、灌泵 D、盘车38. 一中回流泵抽空时,可采取的操作是(B)。 A、回炼油补中段 B、轻柴油补中段 C、粗汽油补中段 D、油浆补中段39. 装置开车过程中,机泵如发生半抽空,此时泵出口压力表情况是(C)。 A、指示为0 B、指示超红线 C、压力一直在“晃” D、压力与进口压力相同40. 导致液态烃含大量C5的原因是稳定塔(D)。 A、塔顶温度低 B、塔底温度低 C

11、、塔底温度高 D、塔顶温度高41. 下列选项中,关于封油作用说法错误的是(C)。 A、密封作用 B、润滑作用 C、保温作用 D、冲洗作用42. 烟气能量回收系统主要回收烟气中(D)。 A、催化剂和压力能 B、压力能 C、热能 D、压力能和热能43. 再生器衬里烘干的目的是(C)。 A、防止超温 B、防止腐蚀 C、防止衬里破坏 D、防止流化磨损44. 液态烃泵密封泄漏时,(C)。 A、泄漏不大,可继续使用 B、用蒸汽皮带保护,继续使用 C、应立即使用专用扳手切换机泵 D、应立即使用普通扳手切换机泵45. 旋风分离器分离烟气中的催化剂主要靠的是(C)。 A、重力作用 B、离心力作用 C、重力和离心

12、力的共同作用 D、摩擦力46. 再生器内旋风分离器衬里的作用是(C)。 A、保温 B、隔热 C、耐磨 D、隔热耐磨47. 金属钝化剂最常用的加入方法是(C)。 A、浸渍法 B、直接加入法 C、携带剂法 D、干混法停留时间、高流速48. 装置正常生产时,辅助燃烧室一、二次风阀门开度正确的是(C)。 A、一次风阀全开,二次风阀全关 B、一次风阀全关,二次风阀全开 C、一、二次风阀均全开 D、一、二次风阀均全关49. 干气带凝缩油的处理方法是(B)。 A、提高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降吸收剂量 B、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降吸收剂量 C、降低吸收塔温度,降低吸收塔压力,提高吸收剂量 D、降低吸收塔温度,提高吸收塔压力,提高吸收剂量50. 金属钝化剂在使用前要加稀释剂的主要原因是(B)。 A、金属钝化剂容易分解 B、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