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77198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怎样培养有自信的孩子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 一位哲人说的好:“谁拥有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但现实中,很多孩子却非常不自信,总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中,最后导致不求上进,自甘落后。孩子一旦对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丧失自信,还可能会连带着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丧失信心,最后造成多方面甚至全面地落伍。严重的还会出现更多的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异常。那么孩子不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是缺少成功的体验,在对大

2、部分有失败感的学生调查中,有的孩子想获得好的学习成绩,结果事与愿违;有的孩子想组织好一项活动,效果却不理想;有的孩子想使自己勇敢起来,但还是受到别人讥笑。如此一次又一次地经受失败与挫折,使孩子在心里产生一种“我不如人”的消极心理,生活和学习的热情与动力逐渐地减退,甚至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念与求知的欲望。 二是世俗的偏见,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是超乎寻常的,有的家长甚至拿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成绩好,孩子一切都好;只要成绩不好,孩子一切都不好。家长的这种思维方式和评价标准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他们背负了太多的学习压力,尤其是那些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或偶然在考试中失利的孩子

3、,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从而产生自卑心理。 三是自身能力不足,孩子同大人一样都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一些先天或后天能力相对较弱的孩子在能力较强者面前往往感到自愧不如,他们会由于自身的条件不如别人而产生挫折感。更为糟糕的是,如果这些某一方面能力较差的孩子不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对待与引导,他们就会在心里产生畏惧,对许多事情望而生畏,从而产生恶性循环,强者更强,弱者更弱,与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自己的自卑心理也越来越强烈。四是有的孩子生活在崇尚完美主义家庭中,父母有着追求完美的一贯作风,表现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也要求孩子做到尽善尽美,不允许孩子出任何差错,孩子犯错误或达不到要求就予以批评。长期如此

4、,孩子的自信心丧失,以致做每一件事时,都会潜意识地感觉“我不行”“我笨”“我做不到最好”“这么简单我怎么都不会”“做不好爸妈又要骂了”,长期的否定评价和悲观心理会使形成心理障碍,从而丧失自信心。自信是一个成功者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但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由家长和老师对孩子加以正确引导,使孩子逐渐学会相信自己,建立起自信。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呢? 一、尊重和信任孩子。尊重孩子,使他切实地体会到自己是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信任孩子,调动孩子做事的积极性,并给予积极关注和表扬、切忌包办代替,更不可打击、讽刺。 孩子具有好奇心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家长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引导他们去尝试或探

5、索身边的各种事物,让他们在尝试或探索中了解事物的性质,增强自身的能力,从而增加自信。这样既培养孩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品质,又培养了自信心。 二、善于发现并时常肯定孩子的优点。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孩子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活动是十分投入,十分自信的,孩子由于做成了一件小事而受到赞赏,他就会更乐意去做更多的事,接受更多的挑战,以获得更多的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其自信也随之日趋强化。 所以家长要了解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经常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是孩子充满自信,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家长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

6、上,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三、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 父母的责任在于怀一颗期待的心,帮助孩子建立自己每一阶段的适合自己的目标。父母期望过高,目标定的太高,超过了孩子能达到的限度,就容易使孩子产生失败感,丧失信心,也不能把目标定的太低,孩子完成得轻而易举,就会变得轻率和骄傲。家长在帮助孩子获得初步成功体验的同时,要逐步提高要求,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使孩子不断提高能力,获得更大的成功,从而增强自信心。 所以建立合乎孩子能力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孩子在每一个目标的同时,也逐渐建立了自信。四、鼓励孩子迎接困难。对困难的成功跨越,都是对自己的一次肯定,都会增加一份自信。家长应多鼓励孩子学习勇敢行事,不

7、断战胜,如洗衣服、下棋、打球等。当孩子战胜了困难,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时,自信心就会提高,而且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成功的积极体验会增强孩子的学习动机,激发他们再尝试的欲望。同时家长应教会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任何事物都是有好有坏的,让孩子了解失败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要让孩子知道,失败是例外是过程,成功是必然是最后。家长应鼓励孩子面对失败的挑战愿意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孩子才会养成乐于尝试,勇于克服困难,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品质,树立良好的自信心。 但是我们应该格外留意孩子的第一次尝试,这将是他人生道路上的良好起步,我们应该多多给予孩子指导和支持,让孩子充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五、家长以身作则,树立典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难想象缺乏自信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自信心十足的子女。父母能够充满希望地看待未来,充满自信,孩子就会深受感染,所以父母在要求孩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做好孩子的典范。 自信心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学习过程中的润滑剂,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勇气。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孩子学会辩证地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优点,又发现自己的不足,使他们在一次次地尝试、探索、创造中,不断地证实自己,增强自信心。一个人只要有成功的决心和信心,就能保持最佳状态,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追求目标上。只要坚信自己成功的人,才会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