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768648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合》教学设计(小学).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模板课题摘要学科数学学段中段年级三年级单元第九单元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名称一、学习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集合思想虽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广泛地渗透,便并不是必须掌握的内容。教学的落脚点不是掌握与集合有关的概念,也不是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集合的思想,并获得有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2.学情分析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的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1、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2、能借助直观图,利

2、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集合的思想,进而形成策略。3、渗透多种方法解决重叠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能初步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对重叠部分的理解。二、教学环境选择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 网络教室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活动设计信息技术使用说明一、创设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初步感知。2、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师:“大家的猜测都有自己的道理,但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暂时老师还不想告诉你们,我想通过下面的活动,大家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的。Ppt出示题目二、创设实践情

3、境,引领学生深入理解。(一)通知: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健身比赛:跳绳和踢毽。1、师:明天我们学校就要举行第14届运动会了。同学们都报了自己喜欢的项目。光明小学也举行了健身比赛。三年级一班同学报名参加了跳绳和踢毽比赛。2、出示参加跳绳、踢毽学生名单:跳绳杨明 陈东 刘红 李芳 马超 赵军 徐强 王爱华踢毽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李芳 卢强 朱小东数一数,参加跳绳的有几位同学?(9人)参加踢毽的有几位同学?(8人)师:我把这些同学的名字都贴在黑板上了,现在我请四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两位同学一组,看谁能迅速的把本组的同学找准位置。请四位不同小组的同学上来,给名字卡片找位置。学生会发现少了三个同学的卡片,

4、可能会出现争抢的情况。师:为什么会少了三个同学的呢?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处理?同学们分组讨论一下,想一个好的办法出来。学生分组讨论。请找到方法的小组到前面来进行调整。(把三个重复同学的名字放在中间位置,并说一说各个组的名单。)师:如果我们不用语言和动作,我们还是不知道哪些同学是参加跳绳比赛的,哪些同学是参加踢毽比赛的。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把两组同学很好的表示出来吗?学生想办法。请同学到前面来圈一圈。师:你真有创意,只用简简单单的两个圈,就把两个组成员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了。这样的图我们把它叫做集合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数学广角集合。(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这种图我们也叫它韦恩图或文氏图

5、,因为它是十九世纪英国数学家韦恩最先开始使用的,所以就以“韦恩”来命名了。3、投影出示集合图,让学生了解集合图各部分的意义。师:谁来当小老师,介绍一下集合图中各个圈表示的意思啊?4、三(1)班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小组讨论,在答题纸上写算式,并进行汇报,老师板书:9+8-3=14(人)。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学生回答后,板书:6+3+5=14(人)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Ppt出示题目,动画演示并集三、读懂韦恩图,再次体会。1、我们认识了韦恩图,你知道图中各部分分别表示什么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两人一组说一说,再全班交流。老师PPT出示,学生回答。2、 既然我们读懂了韦恩图,你能根据韦恩图计算:三(1

6、)班参加跳绳和踢毽的一共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如果学生只说一种,再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9+8-3=14(人) 6+3+5=14(人)3、说一说这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Ppt出示题目,用不同颜色表示各部分,便于学生区分。四、巩固应用,建构模型。1、课本第105页“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查,再全班交流。2、课本练习二十五第1题。3、看图回答问题。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引导学生借助重叠图来理解算法),然后全班反馈。反馈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五、解决课前问题,全课小结,共同提高。1、现在,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看上课开始时老师给大家出的脑筋争转弯吧:两位

7、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同去海洋极地世界(每人都得买一张票),可是他们只买了3张票,便顺利地进了电影院。这是为什么?师:两位爸爸和两位儿子一共是几个人?真有这么多人吗?学生回答想法和算式。2、 师:同学们今天表现都很突出,谁愿意来说说自己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课后希望大家留心观察,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六、拓展提升。根据学校要求,每班要选拔8人参加跳绳,6人参加踢毽子比赛,你觉得三(3)班可能会选拔多少人?判断:1.参赛的同学最多有14人。( ) 2.参赛的同学最少有6人。 ( )四、教学评价设计1.评价方式与工具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 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1)课本第105页“做一做”(2)课本第106页练习二十三第1题。(3)三(4)班学生组织野炊活动,每人至少准备了一样物品,有18人准备了食物,有15人准备了餐具。两样都准备的有3人,有多少名学生参加了野炊活动?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