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756307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十一 Word版含答案(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专题十一环境问题(含选修)与可持续发展考纲原文呈现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选修):1.环境与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2.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2)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3.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1)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2)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4.环境污染与防治(1)环境污染形成的

2、原因、过程及危害。(2)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5.环境管理(1)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考点一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全国卷近5年12考)理主干知识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主要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1)环境污染问题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水污染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影响工业生产、人民生活,危害人体健康,破坏生态,影响动植物繁殖保护水源、限制污水排放、建污水处理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提高环保意识大气污染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出的大量粉尘和酸性气体;自然原因:特定的气象和地形条件会加重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3、污染土壤、水、生物,腐蚀建筑物节约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发展洁净煤技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植树造林,加强绿化等固体废弃物污染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生活垃圾和工业等生产活动排出的生产垃圾污染大气、水体、土壤,占用耕地,影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处理并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商业活动、娱乐等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损伤听力,诱发各种疾病声源控制,传播途径控制,接受者的保护(2)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

4、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

5、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3)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表现滥垦草地、沼泽地,非农业用地面积不断扩大等滥伐森林,毁林开荒,对野生动物滥捕滥猎过度抽取地下水,不合理的灌溉等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废弃物处理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土地遭到水蚀、风蚀和沙漠侵蚀,耕地面积不断缩小等森林面积不断减少,许多野生动物已灭绝或濒临灭绝,不同程度地破坏了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地下水水位下降、地面沉降、土壤次生盐碱化矿产资源浪费以至枯竭,污染环境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1】(2017课标全国,10分)干旱区的柽柳

6、为耐旱灌木,侧向枝条多,种子多,不易发生病虫害,移栽易成活。近年来,某东北林区的公路绿化中引种了柽柳,生长良好,然而不久,在公路两侧的天然林中,发现了柽柳幼苗。分析该林区潜在的柽柳入侵天然林的危害。(10分)解析柽柳耐旱,不易发生病虫害,说明其生存适应能力强。种子多、易成活,说明繁殖力旺盛,能够迅速生长,扩展生存领地。柽柳侧向枝条多,会影响其他乔木树苗对光热资源的获取。久而久之,树柳不断挤压当地天然植被的生长,导致自然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答案柽柳种子多,繁殖快(易扩散),侵占其他植物的生存空间;侧向枝条多,妨碍其他乔木幼苗的生长,导致森林结构变化(乔木林向灌木林演化)。破坏

7、食物链,减少植食动物数量。借题发挥植物入侵植物入侵是指某种植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在当地适宜的土壤、气候和缺少天敌抑制的条件下得以迅速繁殖,并取代原有植物,大部分外来植物成功入侵后,其长势难以控制,压制或排挤本地植物,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植物的生态,最终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典例2】(2017课标全国,44,10分)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地区因受人为干扰,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土壤侵蚀严重,出现“红色荒漠”(下图)。为治理这一环境问题,20世纪80年代,当地采用人工种植松树和自然恢复等方式造林育林,形成了不同的植被景观。分析自然恢复的次生林比人工松林防止水土流失效果更好的原因。

8、(10分)解析植被恢复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根本,不同的次生林,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密度不同,根系所扎的深浅不同,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答案植被结构更复杂,截留降水效果更好;地表植被更丰富;延缓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地表水下渗作用更强,涵养水源效果更好;地下根系更发达,固土能力更强;植被多样性更好,水土保持更稳定。环境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练高考重点题组一环境污染问题分析1.2017课标全国,36(2)、(3)、(4),1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

9、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1)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2)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4分)(3)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6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由于科技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每个小焦化企业资金实力弱,生产设备落后,能源利用率

10、低,废弃物排放量大;众多的小焦化企业形成大量的污染源,污染严重。第(2)题,主要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煤炭运输工程中会伴随扬尘、遗落等污染;运输工具产生大量噪声、尾气,影响居民生产生活。第(3)题,主要考查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针对运输过程中的问题,可设计专门的运输线路,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工具,比如洒水、密封运输;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可选用优质煤炭、可进行规模化生产经营,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技术水平,集中收集粉尘、尾气等,通过宣传、教育、立法等手段提高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保。答案(1)(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

11、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2)(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漂浮等问题。(3)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题组二水污染防治2.(2017合肥二模)洱海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境内,湖泊面积252.91平方千米,流域面积2 565平方千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洱

12、海流域人口迅速增加,资源过度开发,大量的生活污染物、工业污染物及农业面源污染物排入洱海,流域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造成洱海水质不断下降。请依据材料提出改善洱海水质的可行措施。解析一方面,控制生产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加强生态建设,利用林地和湖泊建设提高环境自净能力;第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通过立法等途径提高居民的环境意识。答案减少农药、化肥、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排放;增加洱海水量,提高洱海的环境自净能力;建设水源涵养林,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进行湖泊湿地生态保护区建设;控制人口数量,进行生态移民;加强环境保护立法与执法,提高居民环境保护意识。考点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全国卷近5年3考)理主干

13、知识1.水土流失问题(1)水土流失的一般原因2.荒漠化问题(1)荒漠化在我国的分布土地荒漠化“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北部、东北西部)。石质荒漠化西南喀斯特地区。次生盐渍化华北半湿润区、西北干旱灌溉区。(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a.根本原因:一是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二是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b.直接原因:过度樵采;过度开垦;过度放牧;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3)防治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作区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碱化;在牧区减少水井数量;在干旱内陆地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在绿洲外

14、围沙漠边缘,封沙育草、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业,优化林业结构开发新能源改变西北农村能源以生物能为主的能源结构,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开发农村沼气等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3.湿地(1)湿地的成因分析湿地形成原因:湿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现举例如下所示: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地表水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化较多

15、;低洼地易积水;地下冻土层厚,地表水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湿地的生态效益(3)湿地的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主要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具体如下所示:4.不同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地区森林的主要生态功能丘陵、山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较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美化环境、减弱噪声、调节气候交通道路两侧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热带雨林“地球之肺”,维持全球碳氧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悟方法技巧典题感悟【典例】(2017山西考前质检二)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京新高速公路(北京乌鲁木齐)临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