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724471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知斋琴谱?的研究角度和意义摘要:?五知斋琴谱?是清代康熙末年刊印的一部琴谱,前人虽对它的根本情况已有探讨,但在琴谱版本、作者、古琴美学、指法和曲目分析等方面还存在缺乏。本文主要阐述该琴谱研究的角度和意义,为琴谱的进一步研究和整理奠定根底。关键词:?五知斋琴谱? 版本与史源考 ?琴声十六法?箕山秋月?字母源流?清代康熙末年刊印了一部琴谱,名为?五知斋琴谱?。这在清代琴坛是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五知斋琴谱?被誉为“广陵琴谱之冠。它意味着古琴琴谱繁杂开展之后的标准统一,意味着指法、谱字进入成体系的阶段,也意味着琴曲前后载有曲评已成为新的体例。关于?五知斋琴谱?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起,虽然已

2、有学者开始探讨它的根本情况,但至今还没有专门的著述问世。鉴于此,笔者从四个方面入手,以?五知斋琴谱?作为其中的一环,联系上下相关的琴谱,对琴谱做全面的解读。本文采用文献学的研究方法,既包括对琴谱的根本情况的文本研究,也包括对琴谱所记录的琴论和琴曲的历史研究。通过研读?琴曲集成?中与?五知斋琴谱?相关的古琴文献,全面梳理琴论、琴曲资料,其目的是为琴谱研究提供根本的历史资料。综观前人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以下四点缺乏:(1)仅着眼于史料的粗略记述,因而对?五知斋琴谱?的版本、成书年代、正式成帙的时间、琴谱刊印过程、琴谱命名缘由、徐俊的生年,以及徐祺、徐俊编撰、继述琴谱局部,周子安在琴谱刊印过程中发挥的

3、作用和参订琴谱的内容,凡例中的信息,琴论等根本情况没有细致地比对分析,其结果是混淆了四个编撰、参订者与琴谱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模糊了琴谱的成书年代、刊印过程、琴论的出处以及在转抄过程中不同版本的差异。(2)从古琴美学的观点出发,探讨?琴声十六法?的内涵,其结果是忽略了其中演奏技法的丰富性,也忽略了对其根源?溪山琴况?从演奏技法的角度分析的必然性。(3)仅从一个大的脉络去分析古琴指法。例如顾梅羹在?古琴古代指法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古琴指法通常分为三个体系。其中徐上瀛、徐常遇、徐祺的指法属于第三种体系。这一体系主要是阐释左右手的指法、谱字,更将运指、取音的要诀详加说明。很显然,这种研究会对?大还阁

4、琴谱?澄鉴堂琴谱?五知斋琴谱?指法之间的延续性和差异性视而不见。(4)仅从琴谱自身出发分析琴曲,其结果是忽略了不同琴谱转载同一琴曲中隐含的师承关系,忽略了不同琴派琴谱之间所载的相同琴曲的继承性和琴曲的时代性,实际上也模糊了琴曲在传播过程中的历史流变。基于此,对?五知斋琴谱?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对该琴谱以及相关琴谱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研究。一、?五知斋琴谱?版本梳理和史源考?五知斋琴谱?是清代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琴谱。不过,由于研究者视角上的限制,关于琴谱的根本情况仍有假设干认识模糊之处,因此,也有假设干精义值得挖掘。鉴于此,笔者以?中国音乐书谱志?琴史续?历代琴人传?琴史初编?,琴谱的序

5、、跋、凡例以及琴谱中的琴论为根底,讨论版本梳理、琴谱的刊印过程和成书年代、琴谱的编撰者、通过“凡例了解全书的概貌、琴谱中与运指相关的琴论分析五个问题。二、?五知斋琴谱琴声十六法?考关于?琴声十六法?的解读,一直以来都是学界非常关注的课题。这种情况不是偶然的。因为?琴声十六法?拥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对音乐史研究者而言,它是记录了古琴美学的艺术珍品。对古琴演奏者来说,它是现存最有体系的古琴演奏技法史料之一。尽管我们对其终极认识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挖掘其全部的内涵无疑是一个有意义的目标。?琴声十六法?源于?溪山琴况?,与之后的?琴声十六那么?是开展和继承的关系。不过,就?琴声十六法?研究的目前进展来说

6、,分析的角度还不够全面。由于研究者多从美学的角度探讨其价值,多注意各个字外表的美学意义而无视其弹奏技法层面的含义,同时由于中国古琴开展的特殊性,它从没有系统的演奏技法问世,故关于?琴声十六法?中演奏技法的解读,从未被探讨过。这使我们不得不去寻找一个更宽阔的视野,并在这个视野中重新讨论这样一些根本的问题:?琴声十六法?的作者是谁?它与?溪山琴况?是怎样的关系??琴声十六法?中有怎样的演奏技法?从演奏技法的角度看,?溪山琴况?中“况与“况之间、?琴声十六法?中“法与“法之间是怎样的逻辑关系??琴声十六法?与?琴声十六那么?存在哪些差异?三、?溪山秋月?还是?箕山秋月?箕山秋月?是清代有名的大曲之一

7、。其说见于?五知斋琴谱?,曰:“琴之大曲有五:洞天、箕山、羽化、秋鸿、胡笳是也。这里说的?箕山秋月?,又曰?箕山月?,传为许由、巢父隐于箕山而作。据?五知斋琴谱?中的曲评记载,是曲“幽奇古澹,弹此曲仿佛身在“幽岩邃壑中听松涛争鸣,如在仙境,而相忘人世间。不过,由于研究者视角上的限制,关于?箕山秋月?研究一直被束之高阁,只有查阜西在?藏春坞琴谱?的提要中有所提及。查先生认为,?箕山秋月?是?溪山秋月?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的讹误,并篡改了?遁世操?的内容而成的一首琴曲。这也正是本章以此曲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所在。?箕山秋月?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在历史长河中刻下浓重的一笔。无论?箕山秋月?是否被人关注,它在

8、琴曲中的地位,以及在传播过程中与其他琴曲产生的关联,都是不容无视的。?箕山秋月?的前身?溪山秋月?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与明代宫廷太監参与制谱有关,还以其独特的传承脉络呈现在世人面前。因此,对?溪山秋月?的研究主要强调承载该曲的?藏春坞琴谱?与参订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琴曲自身的传承脉络。另外,?溪山秋月?与?箕山秋月?虽实为一操,但在传播的过程中却开展为两种不同的支派。其中,?箕山秋月?与?遁世操?产生了关联。虽然?溪山秋月?在300年的流传中发生讹误,产生了?箕山秋月?一曲,但该曲一直有自己的传承脉络,并与?溪山秋月?一起并行开展。最后,关于琴曲的作者,各个琴谱解题记载不同,共出现过三人:一为沈音、

9、一为毛继祖、一为周桐庵。沈音、毛继祖、周同庵都是明万历年间的琴坛风云人物。因此,琴曲作者之谜也需要查找数据,进一步研究。关于以上几个方面,其存在及形成都包含了非常多的研究价值,留有很大的探讨空间,有必要作全面而细致的讨论。四、?五知斋琴谱字母源流?考中国的指法、谱字形成和开展的历史大约经历了1400多年。在这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清代的指法、谱字上承前人的成果,又结合时代特点,开展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阶段。清代前期,徐上瀛的?大还阁琴谱?开创了标明徽分数的先河,在阐释指法、谱字的根底上,更将如何取音、用指,的如何区分指法向背等内容一并添入,成为这一时期指法、谱字最突出的特点。在此根底上,广陵琴派

10、的?澄鉴堂琴谱?和?五知斋琴谱?也步其后尘,全面阐释指法、谱字,形成一种新的体系。?大还阁琴谱?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古琴文献。首先,它是现今可见的最早标记徽分数的琴谱。徐上瀛将徽位之间分为十等分。琴谱记写指法徽位时,会将徽分数记写清楚。明代以前琴谱中的减字谱,只记写徽位,不记写徽分。?大还阁琴谱?第一方面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古琴徽分数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大还阁琴谱?的第二方面价值,在于它们指出了勾、剔、抹、挑的用法要诀。以前曲谱所遗指法大多简略,只记勾、剔、抹、挑,而不说明为何勾、为何剔、为何抹、为何挑。其实指法中的妙处很多,勾、剔、抹、挑皆有秘法。得其法而知其妙,知其妙方能明了琴曲的精微之致。?大

11、还阁琴谱?的第三方面的价值表达在指法的内在逻辑方面。勾、剔、抹、挑等指法不仅有顺逆相背之别,指法和指法之间还有轻重力度和节奏缓急之分。一个乐句中指法的安排,关系到乐句中音与音的连接。在这方面,指法、谱字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音乐信息。清代琴谱的数量很多,其中的指法、谱字和减字体式仍然在不断变化开展。有些演变是因为琴曲的风格表现和情感开展而产生的,如左手吟揉的种类不断增加;还有一些是因为琴家为表达一家、一派,而标新立异的结果,如沈绾的?琴学新聲?中的指法。其中清初期以虞山派阐释性为特征的各个指法、谱字,一般是吸收、总结了前人多方面研究的成果,是现在的琴学研究者较普遍需要参考的数据,因此,在清代初期三

12、个琴谱指法、谱字考这个名称下,选择这方面有代表性的琴谱进行整理。所选的指法、谱字并非全是以阐释性为特征的,这是因为有的琴谱未曾作阐释,或虽然有人作了阐释,却不够完善,但是其中的指法、谱字对说明问题有直接的帮助,故也入选。对收入的书,均按统一的体例加以解释。注释: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五知斋琴谱(M).北京:中华书局,2023:479.参考文献:(1)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58.(2)北京古琴研究会.琴论缀新第一辑(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编油印本,1962(1):1-8.(3)庄臻凤.琴声十六法(抄本)(M).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1962.(4)中国音乐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五知斋琴谱(M).北京:中华书局,2023.基金工程:本文系2023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工程“?五知斋琴谱?古琴音乐理论研究(工程编号:YS17204);2023年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工程“?五知斋琴谱?琴曲研究(工程编号:YG2023116)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李一俊,女,博士研究生,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史、音乐文化人类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