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715982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表内乘法.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第一单元:表内乘法备课人: 执教者: 执教时间:2012年 9 月 日教学内容 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景,经历把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经历编1-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熟识1-5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地口算15的乘法。3、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4、在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5、结合情景图,在学习中受到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保护环境等方面的教育,在情感、态

2、度方面健康发展。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2、在具体的情景中初步感知乘加、乘减式题的运算顺序,会计算乘加、乘减式题。3、初步培养抽象、概括以及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增加自主学习的意识,感受学习成功的乐趣。教学难点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计算乘加、乘减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挂图、图片等教学时数16课时(除考试、评讲)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教科书第13页)课时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分析、推理能力。3、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

3、系,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称,会正确读写算式。教学难点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感受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流程教师教学设计教学个性化设计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几个几”1课件演示“校园情境图”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1:我看到教学楼上有许多窗子,我想问一共有多少扇窗户。教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2:一共有27扇窗户。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2:我是一扇一扇数的。学生3:我是一层一层数的。每层有9扇,一共3层(按学生数的方式闪动画面),9+9+9=27(扇)。(教师板书算式)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学生可能会说出:

4、树的棵数:5+5=10(棵)。参加接力赛人数:8+8+8=24(人)。花的盆数:9+9=18(盆)。坐跷跷板的人数:4+4+4=12(人)或2+2+2+2+2+2=12(人)。(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以上算式)点评: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图,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知,相同加数相加的情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为学习乘法的意义作好了孕伏。2初步体会“几个几”教师: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汇报交流。学生1:都是加法。学生2:每个算式的加数都相同。教师:在“9+9+9=27”中,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相同的加数?学生:相同的加数是9,有3个9

5、。教师:这个算式可以说是几个几相加?学生:是3个9相加。教师:其余的算式分别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略)二、设置疑点,导入新课教师:该校二年级2个同学坐一张桌子,一共坐了100张桌子,你知道该校二年级有多少同学?你会列式吗?试试看。(稍停片刻)教师:列完了吗?学生:没有。教师:你有什么感觉?学生1:太长了。学生2:太麻烦了。学生3:有没有简便方法?教师:像上面这样的算式,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想学吗?(板书课题:乘法)三、探究新知1教学例1(1)引导观察例1“植树图”。教师: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学生1:一共植了32棵。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

6、是一棵一棵数的。学生2:我是横着看的,每排有8棵,一共有4排,也就是4个8,所以列成算式是8+8+8+8=32(棵)。学生3:我是竖着看的,每列有4棵,一共有8列,也就是8个4,4+4+4+4+4+4+4+4=32(棵)。(教师板书算式)(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教师:4个8相加,如果用乘法计算,可以用84表示,也可以用48表示。教师介绍读法。84读作:8乘4;48读作:4乘8。教师:想一想,84等于多少?学生1:8乘4等于32。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8+8+8+8和84都表示4个8,所以都应等于32。教师:你真聪明!48等于多少?学生2:48等于32。教师:看到这两个乘法算式,你想说

7、些什么?学生1:用乘法真简便!学生2:用加法算要用“+”,用乘法算要用“”。教师:“”叫乘号,乘号两边的数叫“因数”,也可以叫“乘数”,乘得的结果叫做“积”。同桌相互说一说84=32中各部分的名称。教师:4+4+4+4+4+4+4+4=32用乘法应怎样表示?学生1:用48表示。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1:4+4+4+4+4+4+4+4=32表示8个4相加,所以可以写成48。学生2:8个4相加,除了用加法和48表示,还可以用84表示。四、巩固应用1完成教科书上课堂活动的内容第1题:让学生看算式,并读一读,掌握读法。第2题:同桌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说算式,然后交换角色活动。第3题:同桌协作,一人

8、摆小圆片,一人说算式。五、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学生:(回答略)。教学检测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4+4+4+4+4+4+4+4=32 8+8+8+8+8=324 8 = 32 84=32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课时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将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2、会读、写乘法算式。3、经历观察、操作等学习乘法的过程,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会将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2、读写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将连加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教学流程教师教学设计教学个性化设计(一)创

9、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第1页单元主题图,请学生仔细看图,并提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2把学生引导在第1页图中左面的两个对话框的问题上。3激发学生兴趣:这些问题通过我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一定能得到解决。(二)情景导入,探究引新1、教学例2教师提出要求:每次摆3盆花,照这样摆6次。学生动手操作小圆片,让一名学生到展台上摆。教师:你一共摆了几个小圆片?学生1:3+3+3+3+3+3=18(个),我一共摆了18个。学生2:36=18(个)。教师:你是怎么想的?学生2:每次摆3个,摆了6次,也就是6个3,所以可以写成36=18。学生3:6个3相加,我写成63=18。3引导发现教师

10、:观察以上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汇报交流:学生1:我发现加法可以用乘法计算。学生2:必须是相同加数的加法才能用乘法计算。1出示第2页植树的情景图,提问:看到这幅图,你想知道什么?鼓励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并有意识地追问:怎样才能知道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呢?2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并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可能会有如下情况)8+8+8+8=32(棵)4+4+4+4+4+4+4+4=32(棵)提问:在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出:两个算式都是连加法,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结果相

11、同等等。教师:小明要我们提个问题,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几个几相加(将小明及问题贴在黑板上)?启发学生说出4个8相加和8个4相加。告诉学生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连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方法计算,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运算乘法。揭示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1引出乘法教师: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板书:84=32(棵)。48=32(棵)告诉学生:“”叫做“乘号”,并板书。比较一下,用加法算和用乘法算有什么不同?2介绍读法和写法对照乘法算式教读:84=32读作8乘4等于32。48=32读作4乘8等于32。出示32=659=4578=56让学生练

12、习读。(三)组织课堂活动,巩固新知完成例2后的课堂活动第1题;先用学具摆一摆,再填空;第2题,一生摆一生说算式,然后互换角色进行活动。教师巡视,鼓励学生与同伴合作交流。小组汇报,同时注意对学生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四)课堂小结教师: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引导学生说出:知道了相同加数相加,用乘法算较简便,知道了怎样读写乘法算式。教学检测1、学生将校园图(课件出示)中的几个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2、100个2相加是多少?怎样写比较简便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内容1、2的乘法口诀课时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2初步

13、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类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1,2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口算1,2的乘法算式。教学难点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口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学流程教师教学设计教学个性化设计一、情境引入教师出示例1的情境图。教师:小兔家来客人了,看,小兔正在干什么?学生:正在摆筷子。教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学生1:小兔正在数有几根筷子1双2根、2双4根9双18根。学生2:桌子上摆了8双筷子,小兔的手里还有1双筷子,一共有9双筷子。教师:同学们观察

14、得真仔细,你在家里也摆过筷子吗?今天我们也来摆一摆,好吗?二、探究新知1摆一摆,填一填教师:请同学们用小棒代替筷子,1双1双地摆,一边摆,一边说出摆的双数和一共的根数。学生操作小棒后,教师出示例1下面的表格。教师:小兔把它摆的筷子的双数和筷子的根数列成了表格,你能帮它填完整吗?学生填写书上的表格后,抽学生说一说7双筷子有多少根,是怎么想的。学生1:我两根两根地数,因为6双12根,往后数2个,13,14,7双就有14根。学生2:我用加法算的,多1双筷子就加上1个2,6双有12根,12+2=14,7双就是14根。教师:根据刚才摆筷子的过程,你能用算式来表示2双、3双9双筷子有多少根吗?(1)学生独立写出算式。(2)小组讨论交流。(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2=42+2+2=62+2+2+2+2+2+2+2+2=182列乘法算式,编口诀教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加数都是2。学生2:一个算式比一个算式多加了一个2。学生3:算式越来越长。学生4:这样的加法算式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表示。教师:你们能把这些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试一试。学生写,写后展示: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