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671915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范文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 1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平安稳定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为 认真贯彻上级妇联精神和总体部署,围绕“平安社区”建设,因地制宜, 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积极调动广大妇女、广大家庭参与“平安 家庭”创建活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的贡献。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十六大 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平安社区”建设的工作部署,以提 高家庭成员的法律、道德水平为重点,以创建健康、文明、和谐的家庭 为目标,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稳定,为建设“平安家庭”,构建和 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二、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平安

2、家庭”创建活动,努力营造“五个”环境,即安定 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社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诚信 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进一步增强“五个”意识, 既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 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使更多家庭做好“四防”和实现“四无”, 既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无暴力、无毒品、无赌博、无 犯罪;使家庭成员更加充满活力,家庭更加和睦美满,社区更加优美 文明,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三、活动内容1、充分利用市民学校、社区简报、宣传窗、楼道小黑板等宣传阵 地,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倡议书等形式,广泛宣传平安家庭创建, 使创建工作家喻户晓,

3、人人皆知、户户参与。2、以开展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孝德型 家庭评选为抓手,引导广大家庭成员提高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提高生 活质量,增强平安意识,以典型的示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家庭积极 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3、依托社区维权站,开展法制教育进家庭活动,积极发挥维权志 愿者作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使广大妇女懂法守法。开展不让家庭暴 力进社区、不让毒品进家庭、预防艾滋病等活动,认真接待来信来访, 及时化解婚姻家庭矛盾,构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第一道防线。结合 青少年零犯罪社区创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角回应”的法制教 育机构,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4、充分发挥巾帼志愿者作

4、用,积极开展“巾帼牵手银龄”活动, 为老个人提供精神上的慰藉,生活上有照料。深入实施“巾帼社区服务 工程”,拓展就业途径,做好扶贫帮困工作。5、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是居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更是凝聚人心的载体。充分利用节假日等契机,有意识地引导居民走出 家门,融入社区,做到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 2为认真贯彻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就我镇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作如下计划。一、工作思路及目标1、开展创建“平安家庭”的工作思路结合实际,体现特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点面结合,整体推 进,以提高家庭成员素质、提

5、高家庭生活质量和家庭成员文明程度为 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2、开展创建“平安家庭”的总体目标 以家庭为单位开展创建活动,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使 95%以上 的农村家庭达到“平安家庭”创建标准。二、宣传工作1、宣传内容(1)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2)平安、法律、道德礼仪、科普等知识;(3)省、市各级组织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家庭”活动的指导思想、 目标任务、基本条件、方法步骤等相关方面;(4)在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 个人。2、宣传方式(1)利用村报、墙报、书写固定标语等有形阵地进行宣传;(2)组织各类培训、利用镇、村各广播、上门宣传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三

6、、方法步骤及时间要求1、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进行宣传,把“平安家庭”创建宣传 到千家万户,使家庭创建宣传面达 100%,努力营造户户知晓,家家参 与的良好氛围,确保“平安家庭”创建活动顺利实施,扎实有效的开展。2、全面开展工作根据上级的总体部署和创建工作标准,做好平安家庭的自愿申报 工作;充分发挥妇女维权站的作用,维护广大妇女的合法权益;做好 妇女来信来访工作,深入到广大农户家庭中去,争取将不和谐的矛盾 消灭在萌芽状态;创新家庭教育的形式,搭建灵活多样的家庭教育平 台,依托农村活动中心,开展家庭教育工作;突出重点,关注特殊群 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寓教于乐活动。3、树立典型,示范

7、活动我们镇在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工作 方法,要不断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表彰先进。树立开展“平安家庭” 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和工作实效。对 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的经验,通过交流总结、信息通报等形式, 及时宣传、互相学习、全面推广。大力宣传典型事迹,全面推广先进 经验,不断将创建活动引向深入,最终实现家庭和睦美满,社会和谐稳定。 3、做到“四防”:防拐卖、防盗窃、防抢劫、防隐患。平安家庭创建的工作计划 3根据上级精神部署,为进一步推动“平安余坪”建设,广泛发动广 大家庭积极参与“平安家庭”活动,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创建“平安家 庭”的活动计划如下

8、: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在上级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全村的作用, 齐抓共管,综合治理,以家庭的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二、工作任务 1、增强五个意识:增强家庭成员的懂法守法意识、安全防范意识、 健康文明意识、和睦相处意识、男女平等意识。2、营造“五个环境”:安定有序的治安环境、优美文明的居住环 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信友爱的人际环境、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4、实现“四无”:无涉毒、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5、达到“四个更加”:家庭成员更加充满活力、家庭关系更加和 睦美满、乡里邻舍更加文明融洽、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稳定

9、。三、工作职责1、妇女组织在各村要为弱势群体和贫困家庭提供法律帮助和公益 服务;积极配合公安、司法等部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不断深化 “珍爱生命,不让毒品进我家”等多项活动;利用板报等多种宣传形 式,面向各村、各家庭和妇女,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和 村民的家庭法制观念,家庭道德意识和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2、各村要加大青少年禁毒教育、青少年维权中心的建设力量,依 托各村,村青少年法律学校等阵地,加强各村、村志愿者队伍建设, 与分管计生工作的主作共同做好流动人口子女、有不良行为的闲散青 少年、留守儿童、吸毒人员子女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救助和管 理工作。3、各村、村民政要做好收养登记工

10、作,落实对孤寡、残疾人、精 神病人和低保人群的扶贫帮困措施,切实贯彻实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 障制。4、计生主任要积极参与“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发挥各村、村人 口计生学校阵地作用,大力宣传计生法律法规,提供科学的卫生知识, 促进家庭成员提高健康意识;全面深化避孕节育全程服务;出生缺陷干 预服务、生殖保健服务等。参与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治理,建立相关的婚 育档案,提供生殖健康检查等各项计生服务。深入开展“关爱女孩”活 动,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四、工作措施(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一是以活动为载体,突出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每年“三八” 妇女维权周、“6.26”国际禁毒日等特殊纪念日

11、进行集中宣传教育,将 创建活动具体化、形象化、通俗化。二是建立志愿者队伍,以志愿者为依托,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维权志愿者、群众自治组织等力量对广大家庭成员展法治宣 传和“平安家庭”创建的教育。三是以积极下面的舆论为导向,大力开展社区、村宣传。充分运 用橱窗、板报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使家庭成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觉认同“平安家庭”创建活动, 努力实现创建活动的目标任务。(二)突出工人重点,丰富创建内涵 一是以提高家庭成员的法律素质为重点,以“六五”普法活动为 契机,将法制宣传教育纳入“平安家庭”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家庭 学法活动,形成“家家学”,法

12、律进万家;“家家议”,以案释法律; “家家做”,用法维权益;“家家评”,争做守法好公民的良好局面。二是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为重点,不断丰富“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内涵,大力开展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 睦、敬老爱幼、邻里团结,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拒绝黄、赌、 毒、暴、邪等不良现象对家庭的侵蚀和影响,用家庭的和谐文明促进社 会的和谐进步。三是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体育场为重点,实施“家教知识进家庭” 工程。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引导广大家长学习家庭教育新知识,进一步 提高家教水平,特别是要针对问题家庭、贫困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的特 殊性,应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帮扶和救助等工作,努力防控和杜绝家 庭不安全隐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把“平安家庭”创建与“五好文 明家庭”、“无毒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与开展法律援助和社会求 助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做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使“平安家庭”创建 活动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