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要说大实话.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637845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话要说大实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话要说大实话.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零:说话要说大实话 主持人:欢迎走进世纪大讲堂,这里是思想的盛宴,这里是学术的殿堂。在北京的未名湖畔,有这样一位好读野书的“非学者”,虽然他身为北大的教授,但是他却对自己评价说,他也幻想当学者,可是怎么当也不像,因为他用专业的态度去研究业余,用业余的态度去研究专业。最近这样一位好读野书的“非学者”出版了一本杂文集,叫做花间一壶酒。虽然杂文涉及的内容五花八门,但是同样这本书受到了读者的热烈吹捧。而今天的世纪大讲堂,我们就很荣幸地把这本书的作者,这位好读野书的“非学者”,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李零先生请到了现场,欢迎您。 我们首先一起来认识一下李零先生。 李零简历(短片介绍) 李零 1948年出

2、生于河北邢台,1949年到北京生活,称自己是红旗下的蛋。经历了建国后中国所发生的大小事情并记忆深刻。高中毕业后,去山西和内蒙古插队七年,向贫下中农学到了不少东西。1975年底,李零回到北京,两年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又直接考入社科院研究生院考古系,1982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在从事了七年考古工作后,1985年,李零调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任教,被人称为从专业领域“开小差”的历史学者。但他说,我一直在逃,从专业学术的腹地逃向边缘,从边缘逃向它外面的世界。杂文就像荒漠中的绿洲,是我的栖息地。 今天我们就请到了李零先生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 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持人:李零先生,刚才我们介

3、绍您的简历,实际上是从花间一壶酒前面的简历当中摘取的,抄录的。但是据说您不喜欢出版社加在前面的三句话,是这样吧,好像第一个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学者,第二是北大教授,第三是博士生导师,为什么不喜欢这三句话? 李零:我觉得不太好,一个是享誉海内外这样的词,这个太吹捧了,我当不起。而且我觉得像博士生导师,就是这个头衔吧,现在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逐渐地就要淡化了,而且我自己在书里面也谈到这一点,就是说最好把这个名称废掉,所以我自己在书里这样讲,反而在这个前面的这个简介里面,又给我戴上这个帽子,所以我就感到不舒服,所以建议他们还是把它去掉。 主持人:如果您不喜欢被别人称为是学者,也不喜欢被别人称为是博

4、导,那除了教授这样的头衔之外,您还喜欢被别人称作是什么? 李零:教书匠吧,教书匠。 主持人:很多人对您的杂文,都有非常高的评价,而且我想读您的文章,其实我们也能够感受到,应该说读每一个人的文章,我们都应该能够感受到,其实人生的经历都会沉浸在这个杂文的文字当中。 李零:这个杂文,我觉得它就不是学术,它不能够专门守着某一门专门的学术来谈话,是吧!我总觉得说杂文呢,对我来说,为什么我说它是像沙漠里的一块绿洲呢?因为我觉得,一站到这儿,就有点像在海德公园一样,我就可以随便讲话,是吧。但是不是可以说,我可以胡说八道,但是我可以比较自由地就各个方面,像所有的普通人一样,关心着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发表你自己

5、的看法,不管你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也介绍了您的简历,那您自己呢,会一直形容说,您是生在旧社会,但是红旗下的蛋,能不能给我们讲述一下,在这个红旗下成长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李零:我说,我是生在旧社会吧,就因为我是1948年生的,所以还在旧社会呆了一年。当然,1949年就已经在北京了,所以我当然是一个红旗下的蛋。就是基本上呢,从我很小的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一些事情,我差不多都看见了。像这个“三反五反”运动,我还在幼儿园,突然有一天好几个小朋友就告诉我说,在我们的后院啊,关着一个大老虎。我们都想,听说,哎,我们幼儿园里有一个老虎,得到后面去看看,结果一看,关着是

6、我们做饭的大师傅。像那个时候抗美援朝签字运动,我是在火车上签的字。那时候有那个毕加索那和平鸽,到处都可以看到。还有我记得我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那个阿姨突然有一天都嚎啕大哭,我们感到很奇怪,因为阿姨这么厉害怎么还会哭呢?原来那一天就是斯大林死了。比如大跃进运动,人家大炼钢铁,我们就去给工人叔叔砸废铁;人家要种这个高产田,我们小学生也种了一小块高产田;结果是洒了好多种子,最后连种子都没有收回来。所以我写这个杂文集的时候,实际上背后真正的东西,不是从书本上得到的东西,而是从我生活中得到的一些感受。我想把这些感受,放到我的书里面去谈。 主持人:前面我们谈到有您下乡的经历,是自己主动选择的吗,要下乡,还

7、是当时形势逼迫,不得不走? 李零:当时也感不到逼迫,就是1968年的时候谁都得下去,只不过我们不太想按照学校的安排,自己挑了一个地下去了。 主持人:回顾知青经历,今天很多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有的人是觉得特别苦,有的人是觉得,那是一个还挺理想主义的年代,您回想那七年,您会想到什么? 李零:七年,当然很长吧。就是我在内蒙古呆了两年,在山西呆了五年,在山西,是在我自己的老家,感受很多吧。就是我觉得,我对于就是说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那种顽强的生命力,他们生活那种发自本能的一些冲动吧,让我经常想到就是说,如果他们换了一个环境,不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也可能比我们还聪明。当然我也不必美化很多农民的

8、所有的行为。当然我也说了,他们教给我们很多的东西,其中包括,就是像我在这个集子里面写的什么“大营子娃娃、小营子狗哇”,就是讲我养狗的这个事情,不是都是贫下中农教我们怎么养狗嘛。还有贫下中农给我们讲了很多骂人的话呀,这些东西都对我启发很大。 主持人:那段时间除了和农民打交道,除了和土地打交道,还有机会能读书吗? 李零:那个时期还是读了不少书的,另外我们插队的时候,我不光是教书,我还当过广播员,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教过各种乱七八糟的课,但是唯一就是没有当大学老师。 主持人:那现在接着当大学老师,所以这个一生当中从小学教到大学了。 李零:对,那倒是。 主持人:后来,离开了农村来到城里的时候,回到

9、北京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考古呢? 李零:其实我在我们家乡的时候呢,我就有一点寻根的兴趣,另外像读古书什么这个,我是从中学一直到插队的时候都一直都在读,我离开农村以前,有一段就是迷孙子兵法,天天搞孙子兵法。而且当时1974年的时候,我还没有离开农村的时候,已经发表了银雀山汉简这个材料,那个时候我就开始研究这个。而且也主要是在“文革”中嘛,觉得无事可做,实在无事可做,所以读书是唯一感到精神上的一种安慰,所以那个时候就开始看这样的东西。其实也就是因为这个银雀山汉简这样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才走到了考古这条路上来。 主持人:如果和考古那么有缘分,又是曾经在那个年代,很长时间对您来说可能是一种心愿,从事那方

10、面的工作。怎么后来一直要逃离它? 李零:这个我在考古所呢也干了七年,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但是为什么会逃离呢,这个很复杂,我其实对考古始终是保持着很大的兴趣,我的一个最大的愿望就是说,我觉得我要做一个学者,就要做一个自由的学者,如果不自由的话,我可以不做学者。 主持人:那接着李零先生这句话来说,李零先生想做一个自由的学者,所以我想接下来呢,就请李零先生来给我们进行今天的主题演讲,说话要说大实话。 李零:今天呢,既然那个凤凰台让我谈一下我自己的这本书,所以我就想了一个简单的题目,就是想今天跟大家沟通一下,交流一下,就是写杂文的一点体会,不是写学术文章。我的题目想不好,过去大跃进时代有一首歌,歌词是

11、“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唱歌要唱跃进歌,听话要听党的话。”这个插队的时候,我就把这个歌给改了一下,这个叫“吃饭要吃过油肉,种地要种沙盖楼,唱歌要唱爬山调,娶媳妇要娶一篓油。”过油肉,是那时候我们只有到县城才能吃到的肉。沙盖楼,是我们插队那个地方最肥的一种土壤。爬山调,是当地的民歌。一篓油呢,就是胖嘟嘟的闺女。这些都是老乡教我们的一些说法,所以我就套用了这样的歌词作为我们今天的题目,就是叫说话要说大实话,我觉得这是写杂文最重要的一点。 写杂文我是练手,写着玩。八年前牛刀小试,我写过一本放虎归山,放虎归山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是说,怎么把这个坏蛋给放走了,但是我的意思呢,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就

12、是要逃出专业,走向业余。我曾经说,我过去的一个很大的愿望呢,就是能够读野书,因为干了学术以后,就没有时间读野书了,这是我感到很难受的一点。我那个放虎归山的意思呢,也就是说想重新能够回到读野书。读野书,当然就会说一些外行话,可是外行怎么了呢,在各种专业知识面前,哲学家是外行,文学家也是外行,专家虽然对某一门知识好像很内行,但是他一旦讲大问题,反而更外行。我在我的书里面说,离开家门一步就找不着北。专家好像是会庖丁解牛,但是解完的牛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挂在那个肉铺里面是很不好看的,所以我谈到就是说,专家要想把自己的想法变成一种能够跟一般读者交流的这样的东西,是很不容易的。其实写杂文,我的最大体会就是,

13、说话一定要说大实话。大实话的意思就是真诚的话,掏心窝子的话,哪怕是错话,哪怕是得罪人的话。一个人敢说真心话,别人会说胆子大,其实我很胆小,特别是害怕得罪人。 杂文和学术文章不一样,学术的目标是求真。求真只是一种事实判断,和真诚、勇气没什么关系。杂文也有赏心悦目,逗人好玩的一路,也不是缺了这两样就不行。可是我认为,要谈大问题的话,真诚和勇气却不可少。为了和大家沟通,我想讲一点我自己读自己的书是个什么样的感觉。 李零:刚才我讲过我的一点人生的经历,我叫草木一生。我这样草木一生呢,是一个人生的很大的反差,就是有那种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那种感觉,很强烈。所以在这本书里,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说点什么

14、呢,就是我们是不是应该跳出那种时装化的历史观,时装就是以前长,可能现在就短,以前穿红的,现在就穿白的,什么都吃后悔药,什么都倒霉看反面,就是这样一种历史观。过去中国人民大学的老校长郭影秋先生写过一首诗,他说,“城南有古井,往来吊者多。庸人多自扰,古井本无波。”八十年代以来呢,我越读历史,就越觉得古今一体;越经常出国呢,越觉得中外同理。我的印象是,天下的很多对立其实都是一回事,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认自家人。我们只有看问题的全过程,发现它上面还有一个管着它的大道理,才能明白这个对立本身是什么意思,这是做历史学家的人和政治家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光明和黑暗对立不对立,对立。月亮是光明,影子是黑暗,但

15、没有月亮哪来的影子,这就是我在我的第一篇文章里想要说明的一个道理。我借李白的诗打比方,讲出这样的一点道理。 另外,我是研究三古的,就是考古、古文字、古文献,但我是个全盘西化者。全盘西化,就是老老实实承认,西化已经是个既成的事实,普遍的事实。我们要承认的就是西化才是大道理,才是硬道理,不管说好的坏的,各种事情现在都是以此为前提的。土的东西再挣扎也还是包在洋的里面,影子是中国的影子,但光从西方来。 再比如我说过一个问题,就是近百年的中国革命史,一直受两股力拉扯,生拉硬扯,好像拔河的绳子。绳子的一端是“强国梦”,另一端是“人民大爷”。这两条,谁敢怀疑?一个国家,不强就挨打,受欺负谁都不干。但强国的样

16、板是谁?正是欺负人的国家。强国梦是抢国梦,不抢则不强,不抢别人呢,就得抢自己。反正中国是大国,自己抢自己也够抢一把。 李零:但中国强了,真的就能拔地飞升?彻底摆脱强国制定的游戏规则吗?强国,大家都说变了,真的已经放弃他们五百年的行事原则了吗?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还有人民,人民谁敢怀疑?人民是“母亲”,人民是“英雄”,没有人民就没有政治,特别是民主政治。但“文革”史,大家讲不清,最主要就是“人民”讲不清。我的感受是,人民,人民,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群众也有洪水猛兽的一面,既能载舟,也能覆舟,倾侧反复,非常可怕。如果我们把人民摘出去,把自己摘出去,那可是冤无头,债无主。比如知识分子多半就是知识分子整死的。洪水,一滴一滴的水都很可爱,但从政治的闸门放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