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622310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材料教案第四章混凝土(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混 凝 土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性能和影响性能的因素,以及配合比的基本设计方法。另外,还简单介绍了其他种类的混凝土。第一节 混凝土概述一、混凝土的分类混凝土:指胶凝材料、水、天然或人工的粗细骨料,必要时加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材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混凝土的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很多。(一)、按表观密度分(主要是骨料不同):1、重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大于2600kg/m3的混凝土。常由高密度骨料重晶石和铁矿石等配制而成。主要用于辐射屏蔽方面。2、普通混凝土:干表观密度为20002500kg/m3的水泥混凝土。主要以天然砂

2、、石子和水泥配制而成,是土木工程中最常用的混凝土品种。3.、轻混凝土:干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包括轻骨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等。主要用于保温和轻质材料。(二)、按所用胶凝材料分类: 通常根据主要胶凝材料的品种,并以其名称命名,如水泥混凝土、石膏混凝土、水玻璃混凝土、硅酸盐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等等。有时也以加入的特种改性材料命名,如水泥混凝土中掺入钢纤维时,称为钢纤维混凝土;水泥混凝土中掺大量粉煤灰时则称为粉煤灰混凝土等等。(三)、按使用功能和特性分类:按使用部位、功能和特性通常可分为:结构混凝土、道路混凝土、水工混凝土、耐热混凝土、耐酸混凝土、防辐射

3、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高强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等等。(四)、按施工工艺分:泵送混凝土、喷射混凝土、真空脱水混凝土、造壳混凝土(裹砂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压力灌浆混凝土(预填骨料混凝土)、热拌混凝土、太阳能养护混凝土等多种。(五)、按掺和料分:粉煤灰混凝土、硅灰混凝土、磨细高炉矿渣混凝土、纤维混凝土等多种。(六)、按抗压强度分:低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小于30Mpa)、中强混凝土(抗压强度30Mpa)和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等于60Mpa);按每立方米水泥用量又可分为:贫混凝土(水泥用量不亏过170kg)和富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小于2

4、30kg)等。二、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是指以水泥为胶凝材料,砂子和石子为骨料,经加水搅拌、浇筑成型、凝结固化成具有一定强度的“人工石材”,即水泥混凝土,是目前工程上最大量使用的混凝土品种。“混凝土”一词通常可简作“砼”。(一)普通混凝土的主要优点:1、原材料来源丰富:混凝土中约70%以上的材料是砂石料,属地方性材料,可就地取材,避免远距离运输,因而价格低廉。2、施工方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可根据工程需要浇筑成各种形状尺寸的构件及构筑物。既可现场浇筑成型,也可预制。3、性能可根据需要设计调整:通过调整各组成材料的品种和数量,特别是掺入不同外加剂和掺合料,可获得不同施工和易性

5、、强度、耐久性或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满足工程上的不同要求。4、抗压强度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一般在7.560MPa之间。当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时,强度可达100MPa以上。而且,混凝土与钢筋具有良好的匹配性,浇筑成钢筋混凝土后,可以有效地改善抗拉强度低的缺陷,使混凝土能够应用于各种结构部位。5、耐久性好:原材料选择正确、配比合理、施工养护良好的混凝土具有优异的抗渗性、抗冻性和耐腐蚀性能,且对钢筋有保护作用,可保持混凝土结构长期使用性能稳定。(二)普通混凝土存在的主要缺点:1、自重大:1m3混凝土重约2400kg,故结构物自重较大,导致地基处理费用增加。2、抗拉强度低,抗裂性差:混凝土的抗拉强

6、度一般只有抗压强度的1/101/20,易开裂。3、收缩变形大:水泥水化凝结硬化引起的自身收缩和干燥收缩达500106m/m以上,易产生混凝土收缩裂缝。(三)普通混凝土的基本要求:1. 满足便于搅拌、运输和浇捣密实的施工和易性。2. 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3. 满足工程所处环境条件所必需的耐久性。4. 满足上述三项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即经济合理性。为了满足上述四项基本要求,就必须研究原材料性能,研究影响混凝土和易性、强度、耐久性、变形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配合比设计原理、混凝土质量波动规律以及相关的检验评定标准等等。这也是本章的重点和紧紧围绕的中心。第二节 普通混凝土

7、的组成材料混凝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因此必须根据工程性质、设计要求和施工现场条件合理选择原料的品种、质量和用量。要做到合理选择原材料,则首先必须了解组成材料的性质、作用原理和质量要求。一、水泥:(一)水泥品种的选择:水泥品种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工程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确定。如高温车间结构混凝土有耐热要求,一般宜选用耐热性好的矿渣水泥等等。详见第三章水泥。(二)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若用低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混凝土,不仅会使水泥用量过多,还会对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反之,用高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混凝土,若只

8、考虑强度要求,会使水泥用量偏少,从而影响耐久性能;若水泥用量兼顾了耐久性等要求,又会导致超强而不经济。因此,根据经验一般以选择的水泥强度等级标准值为泥土强度等级标准值的1.5-2.0倍为宜。二、骨料:普通混凝土所用骨料按粒径大小分为两种,粒径大于5mm的称为粗骨料,粒径小于5mm的称为细骨料。普通混凝土中所用细骨料,一般是由天然岩石长期风化等自然条件形成的天然砂。根据产源不同,天然砂可分为河砂、海砂、山砂三类。海砂可用于配制素混凝土,但不能直接用于配制钢筋混凝土,主要是氯离子含量高,容易导致钢筋锈蚀,如要使用,必须经过淡水冲洗,使有害成份含量减少到要求以下。山砂可以直接用于一般工程混凝土结构,

9、当用于重要结构物时,必须通过坚固性试验和碱活性试验。机制砂是指将卵石或岩石用机械破碎的方法,通过冲洗、过筛制成。通常是在加工碎卵石或碎石时,将小于10mm的部分进一步加工而成。普通混凝土通常所用的粗骨料有碎石和卵石两种。粗、细骨料的总体积一般占混凝土体积的60%-80%,所以骨料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各项性质的好坏。为此,我国在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2-92和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53-92这两个行业标准中,对砂、石提出了明确的技术质量要求,下面作一概括性介绍。(一)泥和泥块含量:含泥量:是指骨料中粒径小于0.08mm颗粒的含量。泥块含量在细骨料中

10、是指粒径大于1.2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0.630mm的颗粒的含量;在粗骨料中则指粒径大于5mm,经水洗、手捏后变成小于2.5mm的颗粒的含量。骨料中的泥颗粒极细,会粘附在骨料表面,影响水泥石与骨料之间的胶结能力。而泥块会在混凝土中形成薄弱部分,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更大。据此,对骨料中泥块含量必须严加限制。(二)有害杂质含量:普通混凝土用粗、细骨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炉渣、煤块等杂物,并且骨料中所含硫化物、硫酸盐和有机物等,它们对水泥有腐蚀作用,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对有害杂质含量必须加以限制。其含量要符合表4.1的规定。对于砂,除了上面两项外,还有云母、轻物质(指密度

11、小于2000kg/m3的物质)含量也须符合表4.1的规定,它们粘附于砂表面或夹杂其中,严重降低水泥与砂的粘结强度,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性和抗冻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此外,由于氯离子对钢筋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当采用海砂配制钢筋混凝土时,海砂中氯离子含量要求小于0.06%(以干砂重计);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宜采用海砂,若必须使用海砂时,需经淡水冲洗至氯离子含量小于0.02%。用海砂配制素混凝土,氯离子含量不予限制。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1992)中对有害杂质含量也作了相应规定。其中云母含量不得大于2%,轻物质含量和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分别不得大于1%,含泥量及泥块含量的限值为

12、:当小于C30时分别不大于5%和1%,当大于等于C30时,分别不大于3%和1%。表4-1 砂中有害物质含量限值项 目类类类云母含量(按质量计,%)1.02.02.0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0.50.50.5有机物含量(用比色法试验)合格合格合格轻物质1.01.01.0氯化物含量(以NaCl质量计,%)0.010.020.06含泥量(按质量计,%)1.03.05.0粘土块含量(按质重量计,%)01.02.0(三)颗粒形状及表面特征:河砂和海砂经水流冲刷,颗粒多为近似球状,且表面少棱角、较光滑,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往往比山砂或机制砂好,但与水泥的粘结性能相对较差;山砂和机制砂表面较粗

13、糙,多棱角,故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相对较差,但与水泥的粘结性能较好。水灰比相同时,山砂或机制砂配制的混凝土强度略高;而流动性相同时,因山砂和机制砂用水量较大,故混凝土强度相近。砂的颗粒较小,一般较少考虑起形貌,石子就必须考虑起针片状颗粒的含量,其中针状颗粒是指长度大于该颗粒所属粒级平均粒径的2.4倍者;片状颗粒是指其厚度小于平均粒径的0.4倍者。针片状颗粒不仅受力易折断,而且会增加骨料间的空隙,所以标准JGJ5392中对针片状颗粒含量做出了限量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限制混凝土强度要求C30C30针、片状颗粒含量(按重量计),%1525 (四)坚固性:骨料是由天然岩石经自然风化作用而成,

14、机制骨料也会含大量风化岩体,在冻融或干湿循环作用下有可能继续风化,因此对某些重要工程或特殊环境下工作的混凝土用骨料,应做坚固性检验。如严寒地区室外工程,并处于湿潮或干湿交替状态下的混凝土,有腐蚀介质存在或处于水位升降区的混凝土等等。坚固性根据GB/T14684规定,采用硫酸钠溶液浸泡烘干浸泡循环试验法检验。测定5个循环后的重量损失率。指标应符合表4-2的要求。表4-2 骨料的坚固性指标项 目类类类循环后质量损失(%)8810(五) 碱含量:骨料中若含有活性氧化硅,会与水泥中的碱发生碱-骨料反应,产生膨胀并导致混凝土开裂。因此,当用于重要工程或对骨料有怀疑时,须按标准规定,采用化学法或长度法对骨

15、料进行碱性检验。 (六)粗细程度与颗粒级配:(1)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砂的粗细程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混合后平均粒径大小。通常用细度模数(Mx)表示,其值并不等于平均粒径,但能较准确反映砂的粗细程度。细度模数Mx越大,表示砂越粗,单位重量总表面积(或比表面积)越小;Mx越小,则砂比表面积越大。砂的颗粒级配:是指不同粒径的砂粒搭配比例。良好的级配指粗颗粒的空隙恰好由中颗粒填充,中颗粒的空隙恰好由细颗粒填充,如此逐级填充(如图4-1所示)使砂形成最密致的堆积状态,空隙率达到最小值,堆积密度达最大值。这样可达到节约水泥,提高混凝土综合性能的目标。因此,砂颗粒级配反映空隙率大小。图4-1砂颗粒级配示意图砂的粗细程度和颗粒级配用筛分析方法测定,用细度模数表示粗细程度,用级配区表示砂的级配。根据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筛分析是用一套孔径为5.00,2.5,1.25,0.63,0.315,0.160mm的标准筛,将500克干砂由粗到细依次过筛(详见试验),称量各筛上的筛余量mi(g),计算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率ai(%)(各筛上的筛余量占砂样总重量的百分率),再计算累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