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622266 上传时间:2024-03-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荔枝图序教案及习题.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译文:荔枝生于四川湖北一带,树的形状团团像车上的帷幕和篷盖;叶子像桂树叶,冬天还是青色的;花像菊花,春天开放;果实像丹砂一般地红,夏天成熟;众多果实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壳如红色丝绸;膜如紫色的绸缎;瓤肉莹白像冰雪;浆液甜酸像甜酒和奶酪。大致就是那样,它的实际情况比它还要详细。如果果实离开树枝,一天变颜色,两天香变了,三天味变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离去了。公元820年的夏天,南宾(四川省忠县)太守白乐天让工吏作画并且亲自写下了这篇序,那是给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样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后过了一天、两天、三天后的变化的人看的。选自白香山集。【巴峡】:指唐代的巴州和峡州,在今四川省东部

2、和湖北省西部。这里作者只说“荔枝生巴峡间”,其实我国生产荔枝的地方还有福建杭州等地。【帷盖】:车的帷幔和篷,围在四周的部分叫“帷”,盖在上面的部分叫“盖”。【冬青】:冬天还是绿的。这是一篇题画的文章,属说明文。运用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祖籍山西太原,出生于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故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

3、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荔枝图序是白居易为一幅荔枝图写的序,图和序的目的,正如白居易所说“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而作,含有宣传荔枝的意思。 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文章运用简洁的语言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点描绘得栩栩如生。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教学目标 通过课前预习能够自主介绍白居易的生平;

4、能够了解序的写作特点; 能够借助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大意,找出课文中的实词(实如丹)、虚词(而、之、者),并能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进行翻译; 能够熟练朗读课文,翻译课文,归纳总结实(实)、虚词(而、之、者)的用法。培养对文言文的语言感悟力,学习条理清晰的说明顺序。学习简洁而富于表现力的说明语言,并能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兴趣; 领略荔枝的鲜美和自然景观的美妙。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荔枝图序是一篇短小精悍咏物小品,是白居易为他身边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教学内容不太难,通过预习、自学、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了解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针对

5、本班学生的整体特征,采用激趣法、启发式教学,利用媒体展示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能明白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利用仿写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你们喜欢吃什么水果?能不能从色香味三方面来描述一下?你们见过荔枝吗?吃过荔枝吗?如果没有,我们先来看一些图片,让大家来了解一下。(出示幻灯片)杨朔的荔枝蜜赞道“荔枝也许是世界上最鲜美的水果”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提供资料,让学生了解写作背景)今天

6、我们就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板书课时少写一个“序”字让学生发现并且强调不可少,这是一种文体。常绿乔木,木质坚实,枝叶繁茂,可作防风林树种及家具用材,果可食,果壳、根、树干可提拷胶。引辞海二、解题序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宗旨和经过,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文内容。)荔枝图序是作者为荔枝图作的序。三、作者简介四、朗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性目标。(投影展示,查找互助。)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范读课文,其余同学闭上眼睛想象有关荔枝的画面。3.跟读课文,把握文言词汇。4.结合注释和实物疏通文意,小组内交流,教师答疑。五、思考讨论,完

7、成下列问题。1.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荔枝的?请根据屏幕上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或句子回答。(投影展示)(明确:介绍了荔枝的产地、形状、树叶、花、果实及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荔枝的保鲜)2.根据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体会清晰的条理,学习说明的方法。)明确:由外到内,如在介绍果实的具体情况时,先说朵,再依次说到壳、膜、瓤肉、浆液等;从整体到局部,如开头从树的形状依次说到树的叶、花、果实等。3. 本文说明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呢?(明确:以果实为说明重点,具体介绍果实的内外形态及保鲜不易的特点,突出重点,且可以层次清楚的介绍荔枝)4.作者在介绍荔枝的时候,使

8、用了那些说明方法?举例说说。(明确:作比较,如: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运用了打比方,如:瓤肉莹白如冰雪。)5. 哪几个句子用了比喻?为什么用比喻?(任务驱动,小组合作)唐代交通不发达,很多人只听说过而没有见过或品尝过荔枝,作者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设喻。用帷盖、桂、橘、丹、葡萄、枇杷、红缯、紫绡、冰雪、醴酪这十种可感知的美好的东西使人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每个比喻与荔枝本身的特点贴近,使人如见其形,如品其味。语言简洁,但极富表现力,给我们留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六、写作特点:(归纳总结,提高认识)1.巧用比喻 作者用人们较为熟知的事物来打比方,使读者能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比喻贴切形

9、象,对比鲜明生动,使人如睹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2.层次分明 作者开篇以“荔枝”二了总领点题,统领全文。紧扣“荔枝”二字,从其形、色、香、味诸方面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内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地介绍说明了荔枝的特点。3.详略得当 作者坚荔枝的形、色、香、味介绍较为说尽,而对其产地,其色、香、味随时间的推移而迅速发生变化的特点,作画的时间及作画者,还有作序的目的等介绍则一笔带过,显得主次分明,详略得当。七、拓展训练1. 全班齐读课文打比方的句子,并展现其它常见水果,利用课文句式“叶如桂,冬青浆液甘酸如醴酪”写一种水果,尽量形象逼真。(过程迁移)2交流作品。(合作交流,提高学习)

10、3学生散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八、知识积累(投影展示,加强积累)苏轼的惠州一绝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流露出对荔枝的的喜爱;杜牧过华清宫中嘲讽“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翻译重点段落。2.搜集有关荔枝的诗词美文。荔枝图序习题精选一、自主实践1填空。(1)叶如_,冬_;华如_,春_;实如_,夏_;朵如_,核如_,壳如_,膜如_。(2)一日而_,二日而_,三日而_,四五日外,_。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1)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2)大略如彼,其实过之()()(3)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3下列每组红色字注音中,都有一个错的,请找出来,

11、并把正确的写在后表中。(1)华如橘(hu)壳如红缯(zng)瓤肉莹白如冰雪(rng)(2)膜如紫绡(xio)核如枇杷(pp)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y)(3)树形团团如帷盖(wi)荔枝生巴、峡间(jin)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l)(1) (2) (3)二、能力提高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1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A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译文:荔枝的特点大致如上所说,它实际上比我介绍的

12、还要好。B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译文:如果离开了树的枝干,一天就会变颜色。C树形团团如帷盖。译文:它的树形呈圆的形状,很像古代用来遮蔽东西的“帷盖”。D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译文:叶子像桂树,冬天青翠;华丽像橘树,春天一片繁荣。2下列对本段层次的分析正确的是()ACBD3填空题(1)文章写树从_、_、_再写到_。写果实是由_写到_、_、_。(2)文章大量运用_,连用十个“如”字从_、_、_、_各个方面加以描述。4文段中作者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十种物体作比,依次进行具体生动地说明,请你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写作攻略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写一篇文章。提示:1内容可以描绘一种物,也可描绘一处

13、景;2观察要仔细,描绘要细腻;3所选景或物要新颖,语言要有感染力。答案与提示1略2(1)甜酒(2)大体上它的实际情况(3)画图写序3(1)hu(2)p p(3)jin能力提高1D 2A3树形树叶花朵果实外壳内膜果肉浆液比喻形色汁味4这样写可以使读者借助帷盖、桂、橘等十种可感的东西,对荔枝获得具体而形象的感受;而且比喻贴切形象,使人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闻其香、如品其味,可触可感。1、写作背景据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转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在当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2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

14、为之作序。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2、预习检测。(1)、本文的作者是 ,字 ,号 , 代诗人。(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帷盖( ) 枇杷( )( ) 红缯( ) 瓤肉( ) 紫绡( ) 橘 ( ) 醴酪( )( )(3)、重点字释义帷盖: 华: 荣: 实:果 : 缯: 绡: 瓤:莹白: 醴:(4)、重点句子释义。(1)大略如彼:(2)命工吏图而书之:(3)盖为不识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二、取长补短1、你批我改大家做。2、口头翻译课文。(展现我们的风采。)(提示:各小组选代表,只允许前三名站起来的同学翻译。团队奖和点评奖各5分)三、知识冲浪1、挑战自我。(提示: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面6个小题。)(1)、文章可以分为几层?请概括每层的意思。第一层:“荔枝生巴、峡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