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621300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出恐惧5认识期待与信任我们内在情绪化小孩的第二种反弹行为模式是期待。每一个人都在期待,而且很多时候我们完全相信自己的种种期待是合理的。放弃期待是一份让人感到十分痛苦的觉醒,因为那意味着唤醒自己去面对内在情绪化小孩不喜欢的世界。我们总是习惯以否认来掩盖自己的期待,然而一旦我们开始看到它们,我们就不得不对自己的生活竟然是这么充满无意识的期待感到惊讶。我们的期待是人们应该如何对待我,他们应该用什么方式以及花多少心力来爱我,我的聪明才智应该如何得赏识,人们应该如何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我想要的,并且总是能预料到我的感觉和心情的变化;我非常期待自己能够被了解,甚至天气的变化也应该顺合我意。我们内心深处

2、的情绪化小孩总是会有所期待,这是一个正常现象,因为它是一个深层生存机制。我们害怕得不到自己所想要的,或是担心会受到某种方式的伤害;在更深的层面,我们甚至害怕生命会消失。它们造成我们内在一股几乎无法忍受的恐慌,因为情绪化小孩的心智状态总是认为,自己内在的匮乏必须从外界环境中来取得;在这个空间,我们认为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不幸的是,我们通常不会认知到自己的行为是受到这个受创小孩的驱使,而让这样的行为给自己的生活带来接连不断的问题;因为任何期待总是会导致挫折和失望。没有人会改变自己来满足我们的期待,即使他们试着要这么做。此外,当他人感受到我们的期待时,会产生怨恨不满的情绪,我们也因此

3、无意识地把对方推开了。只要我们期待从某人那里得到某些东西,无论它是多么合理,我们在当下就无法清楚地看到对方当时的真实状况,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期待或要求对方成为我们想要的模样。在每个期待的背后,都潜伏着受到背叛、遗弃或是侵犯的创伤。期待的一个重要面向就是是任性,这样的态度要表达的是:“这是我应得的!这是你欠我的!”它与期待密切相关。有时候,我们的任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会真实地相信某人或是某种情况没有给予我们应得的注意力,或是满足我们的期待,然后我们就感到愤慨且怒火中烧。我们的任性是非常隐蔽而无意识的,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期待发展时,我们就会感到暴躁易怒,却时常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沮丧。

4、任性的另一个指标是,我们带着期待在做一些事情,但是没有觉察到自己正在做着这样的事情。比如说,我们不会将事情完全地完成,因为内在期待着某人会为我们收拾善后;或者是,我们会让人们等待,因为我们无意识地期待某人可以任我们使唤。在我们任性的态度中,我们不会去体谅别人的感受。我们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股内在的空虚感,同时学习到只有借由索求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制约;而这种情形制造了双重的痛苦。我们感到匮乏而绝望,而当我们竭尽全力地想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却总是得不到。在内心深处,我们其实不喜欢自己不断地索求或是反弹。只是,对内在受创小孩而言,根本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很少认知到自己

5、内在任性小孩的各种外显行为。这种心碎是这么深深地埋藏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即使有人指出了它,我们也会完全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当成人的头脑与我们任性的孩子气心碎依附挂钩时,我们会对自己的期待觉得非常理直气壮。我们个人所有的标准,都被用来支持灌溉我们的任性与期待,而这些标准来自我们的情绪化小孩试着要创造出秩序和谦和。事实上,生活就是它所呈现的样子,人们也就是他所表现出的那个模样,和我们的标准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的期待会很精准地反映出,我们在过去所感受到背叛和被侵犯的方式。我们期待人们不要以那些会触动这些创伤的方式来对待我们。我们大概会认为自己有绝对的理由可以期待别人是敏感而尊重的,是能够言出必行的;

6、但是,对方却不见得一定会合乎我们的预期。所以,当我们紧紧地抓住自己的期待,认为它们是合理的,而且无论是什么人都不应该辜负我们的期待时,我们就无法穿越期待,也就无法看到对方的真相,而且也就无法在期待落空时,回到内心来感觉当下被触动的伤痛。我们只感觉到自己是个受害者,并感到义愤填膺。但是,借由检视自己的期待,我们可以有效地探索自己过往被背叛或侵犯的创伤。我们甚至不需要深入挖掘过去的经验,因为现在生活中就会出现许多的触动事件。我们会吸引一些能准确地引起自己过往创伤的情境,它可能来自我们的伴侣、小孩、员工、老板、父母亲或是朋友。我们感到失望与挫折,隐藏在这些感觉背后的是期待,而潜伏于期待后面的是创伤。

7、当我们给自己一些时间来经验静心的过程时,它为我们的内在会带来更多的究竟 与其让自己一直活在充满失望和挫折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开始回到内在。这并非意味着我就不会生气或者感到沮丧,只是通常我们就卡在这些情绪里,自在自己任性的心态里,而且觉得这是自己理所应得的。我们无意识地活在情绪化小孩的心态中,用充满期待的眼睛向外看着世界,而当别人或世界辜负了我们时,永无止境的挫折就会接踵而来。当我们能够从愤怒回溯到期待,再回溯到创伤时,就会为我们的内在增加许多不同的面向。有些时候,我们其实想得到某些东西,但又生怕得不到,于是我们就作出相反的期待。这种放弃的情况,就好像是我们在自己的期待中垮了下来,还将它们压抑了下

8、来。让自己可以不用感受到因为期待落空而带来的失望挫折的最安全方式,就是直接否认。每当我们淡化自己的需求时,看起来好像是自己没有什么需求,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确是有一箩筐的需求。留意到自己的烦躁易怒,是揭露隐藏的期待的方法之一。隐藏于烦躁易怒背后的,就是我们未满足的期待。试图停止期待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的内在小孩总是会有所期待,而这就是它本然的样子,而且也将永远会是这个样子,这就是我们情绪化小孩一个很主要的特征。然而,我们可以经由多加留意的方式来超越期待,进而深入探索潜伏于期待下面的伤痛,然后它们自己就会逐渐的自行消退。渐渐地,我们可以开始看到并且接受人们与生命的真实面貌,而不是看到我们自己所期待的模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