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605922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友人》教学设计[94].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送友人教学设计 来苏中学 唐黎明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把握意象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了解李白诗作的豪放风格。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诗歌语言,简单学习诗歌鉴赏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送别友人的真挚而复杂的感情,树立积极向上的正确友情观。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诗歌传统意象所蕴涵的深刻含义。2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课前几分钟读李白送别诗几首复习导入同学们,你们学过李白写的诗吗?(预设:静夜思赠汪伦望庐山瀑布)请大家齐读赠汪伦,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汪伦依依惜别之情)李白的一生,朋友遍天下。他有许多送别诗,今天,我们又将学习李白的另

2、一首送别诗送友人。新课教学初读感知1、齐读送友人,正音,理解诗题。2、读了这首诗,那你读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预设:孤独、伤感、失落)问题引领,分析研讨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孤蓬万里征)2、为什么说“孤蓬万里征”表现了诗人当时很孤独呢?(孤蓬)3、你们知道蓬草吗?这是一种很小很轻的草,随风飘飞,古人总喜欢用“征蓬”来象征天涯游子。4、为什么诗人在“蓬”前面用了一个“孤”字?(更加突出孤独)5、请问是诗人孤独?(即将远征的朋友孤独,朋友还未远征,可李白就已担忧,说明他对友情非常珍视)6、“孤蓬”是一种事物,那这首诗中还写了哪些事物?你可以找出来吗?(预设:青山、白水、浮云、落日

3、、班马)7、诗人是如何来描绘青山白水的?(预设: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8、“横”写出了青山什么特点?(连绵、静态美)那“绕”呢,写出了流水什么特点呢?(动态美)(你知道其他古诗句中用字用得特别好的例子吗?预设“春风又绿江南岸”我这里也有两例,出示PPT: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9、虽是别离,可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诗人又是怎样来描绘浮云落日这美景的呢?(预设: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与落日,本是两种自然景观,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吗?有什么作用呢?(预设:比喻,天空中的浮云随风漂浮,好像友人即将远行,行踪不定。夕阳徐徐而下,不忍离去,就好像此时的诗人

4、舍不得又友人的离去。所以这首诗诗人借浮云和落日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10、送君千里,终须一别。诗人又是怎样与友人作这最后一别的呢?(预设: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大家想一想:诗人当时对友人说什么了吗?(预设:说了,要珍重,后会有期!没有说,只写了马儿萧萧长鸣)此时无声胜有声,不需要太多的话语,一次次洒脱的挥手告别,包含着诗人对友人最诚挚的祝福。)11、无论是青山流水还是浮云落日,无论是孤蓬飘飞还是班马嘶鸣,这些事物在古诗里面,我们称之为“意象”。那你知道什么叫意象吗?(简单介绍“意象”“意境”的概念)12、其实,古人特别喜欢借助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两句诗不知大家听说过吗?(

5、出示PPT: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你可以说出这两句诗中的意象吗?)13、(出示PPT)背景链接:这首诗写于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左右。李白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东游。那时的李白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开元十八年(730)左右,他曾一度抵长安,争取政治出路。(所谓志同道合,天涯难遇一知己,为了实现自己与朋友的理想,所以纵然有万般的不舍还是萧洒的挥别。)14、此景此情,萧萧马鸣,浮云落日,略显惆怅与感伤,可完全不会感到灰心颓废。这就是李白,乐观豁达,豪放洒脱的李白。反复诵读古诗: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注意朗读时的重音、停顿及语气。15、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拓展延伸:赏析送元二使安西(机动安排)我们了解了以送友人为代表的李白的送别诗豪放洒脱的风格,下面来看看王维的 送元二使安西,找一找意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结束语:李白的一生,风流倜傥,豪迈洒脱,明月相伴,美酒相随,朋友遍天下,诗作传古今,我们在八年级下学期还将会学习他的渡荆门送别,在那里我们会再一次与他相约。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