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57600700 上传时间:2023-07-01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38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音乐教学设计第一单元北国之声第一课时美丽的家乡教学目的:1学唱歌曲美丽的家乡音高准确、声音和谐统一。2了解歌曲是一首达斡尔族歌曲,了解“傲蕾一兰”的相关资料介绍。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边唱能边加入简单的少数民族的舞蹈动作。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歌曲,能自己自由的创编歌词。体会二声部的演唱,为下节课做准备。教具运用:电子琴、实物投影、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相互问好,开始上课。二、设计问题:我们都是生活在呼伦贝尔的孩子,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同民族的同学,请你说一说,都有那个民族的?你对这个民族的了解给大家讲一讲吧。(学生可以自由回答,师做适当的介绍补充)三、学唱歌曲1、

2、师做介绍,在呼伦贝尔的最北面,是美丽的莫力达瓦,生活着很多达斡尔族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2、设问,播放视频短片回答问题。3、引入新课,并介绍歌曲选自歌剧傲蕾一兰4、家乡美,有什么美景呢?听师完整的范唱,找到答案。5、按节奏读歌词,跟节拍进行练习。6、跟琴模唱第一段歌曲的旋律,唱乐谱。7、师弹奏歌曲旋律,生自己练习填词唱,不足之处师给予指导。8、跟琴完整的练习歌曲的演唱。9、师示范简单的达斡尔族舞蹈动作,请生模仿。9、边唱歌曲,边加入歌表演。四、巩固创新1、歌曲中唱的家乡的美景镇的是很美,你能说说你自己家乡的美景吗?2、学生自由的发言3、有这么多的美景,我们把它写出来唱一唱吧。4、学生以小

3、组为单位,进行歌词创作。5、把学生创作的歌词进行展示,大家唱一唱。6、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7、聆听歌曲二声部的演唱,下节课学习二声部。五、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有所收获,如果你有更好的方法来表达对这首歌曲的理解,下节可我们可以一起分享!第二课时驯鹿冬猎教学目标通过欣赏教学活动,学生感受了解北方民族的生活,感受富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生活场景,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1. 欣赏乐曲、感受月琴、柳琴的音色美。 2. 如何感受音乐中“怡然自得”的生活情绪和安静、祥和的生活状态。 教材分析1.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刘锡津作于20世纪70年代末,分赛马驯鹿渔歌冬猎四个小

4、曲。乐曲通过这四首小曲描绘了北方少数民族幸福而又多彩的生活,充满生活气息。作者曾深入北方各少数民族地区生活采风,选取了内蒙古、鄂温克、赫哲和鄂伦春等民族生活和劳动中最具有特征的场景为内容,以简练、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四幅充满生活气息而又形象各异的北方少数民族的风情画。2.冬猎冬猎也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描写了居住在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人的狩猎场面。“鄂伦春”意即“山岭上的人”。引子渲染出原始森林的神秘和狩猎前特有的紧张气氛。接着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追猎的场景,随后乐队全奏出欢乐明朗的歌调,抒发猎人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一、导入1. 出示柳琴图片,介绍乐器。

5、师:今天的音乐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两样乐器,首先带来的是“柳琴”。(柳琴简介) 下面就请大家欣赏柳琴独奏曲冬猎,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柳琴的音色。(冬猎音频) 二、新课学习1. 聆听乐曲,发挥想象,说说乐曲描绘的场景。学生交流。2. 再次听乐曲,请用线条或图案记录乐曲的段落。学生活动。3. 哼唱主题乐段、律动感受欢快的“冬猎”主题。出示冬猎主题谱例,让学生跟琴哼唱,注意表现出欢快、热烈的情绪。鼓励学生用“骑马、射击”的动作跟着音乐律动,感受冬猎生活的自由自在。 4.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弦乐背景和声,感受宽广、辽阔的场景。师:请同学们仔细听音乐,注意透过柳琴的声音,在伴奏的弦乐背景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想

6、到了什么场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电子琴模拟弦乐的效果,让孩子直接感受。)学生交流。5. 出示月琴图片,介绍月琴。 师:接下来老师再为大家介绍一样乐器月琴。(月琴简介)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月琴独奏曲驯鹿。完整聆听。(驯鹿音频) 6. 聆听乐曲,感受“怡然自得”的情绪。师:请大家欣赏乐曲,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音乐的情绪吗?(学生回答。)月琴的演奏和伴奏之间很有节奏的配合、弦乐器的加花、填空等一切都显得:安详、悠然自得。7. 诠释乐曲的背景。驯鹿是描写我国东北边疆的鄂温克族人驯鹿的情景。“鄂温克”意即“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捕鹿、驯鹿是鄂温克人最主要的生产活动。乐曲的引子以月琴演奏泛音与笙呼应,

7、模拟驯鹿的哨声。接着在乐队舞蹈般的节奏上,月琴奏出极富民族特色、优美欢乐的主题,巧妙地运用装饰音和推拉滑音,使旋律显得温柔可爱,表现了鄂温克人驯鹿时的喜悦心情和鹿群的驯良、柔顺。主题反复时月琴与二胡及乐队形成对比复调,丰富了乐曲的意境和色彩。最后月琴和乐队奏出渐轻渐弱的脚步声,仿佛是人们赶着鹿群渐渐远去。8. 哼唱主题,利用打击乐器跟着主题音调演奏。第三课时鸿雁教学目标欣赏内蒙古民歌鸿雁,能跟着音乐演唱歌曲,并通过多种活动体会歌曲的意境,理解歌曲表达的情感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探究鸿雁的旋律写作方法,并尝试用简短的音乐动机创作一、两句旋律。2、 欣赏其他蒙古族长调风格歌曲,激发学生对蒙古民歌

8、的了解。教学过程1、导入(1) 教师:你去过美丽的蒙古大草原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它、了解它。欣赏蒙古大草原的美景,感受草原的辽阔、天空的高远和蒙古人的豪迈。(播放蒙古自然风光,背景音乐使用鸿雁)(2) 请学生谈谈看视频后的感受。2、学习新课(1) 安静欣赏鸿雁演唱视频。教师: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2) 教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跟着视频学唱这首歌曲。(3) 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感觉跟着视频学唱这首歌。(4) 教师:观察旋律线,你发现了什么特点?(5)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旋律走向驼峰正是北方很多民歌的特点。大家观察一下,这首歌曲中使用了哪几个音?(6) 男女生分角色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9、。(7) 简介蒙古族长调民歌。3、最后师生边唱边舞鸿雁,结束课程。第四课时长城放鸽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歌曲长城放鸽,学生能用抒情、豪迈的情绪和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表达对祖国的热爱。教学重点:对歌曲的难点进行练习,如升记号处进行练习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良好品质。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段音乐,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听长城放鸽前奏) (2)这是歌曲的前奏部分,辉煌的前奏仿佛为我们描述了长城的巍峨,雄伟。今天我们就来学唱长城放鸽这首歌。2、学唱歌曲:教师播放课件长城放鸽,上学生初步感觉歌曲的特点。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怎么?我们要用什

10、么样的感情来演唱歌曲(抒情、自豪、豪迈等)3、学习歌谱: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视谱练习,鼓励小组向老师提出问题,什么地方需要得到帮助,教师可以直接辅导也可以让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4、跟老师一起拍节奏,跟伴奏唱谱。5、教师教唱6、完整演唱7、分角色完整演唱8、欣赏歌曲天边飞来的小鸽子 请学生跟音乐轻唱歌曲,感受歌曲的不同情绪。第五课时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表现儿童明朗、乐观的性格,展示纯洁、美好的心灵。2、认识降记号,并进行听辨及练唱。3、指导学生针对歌曲特点,进行有个性的音乐创作活动

11、。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歌曲情绪,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歌唱,并进行独特 的音乐活动。教学难点:歌曲的强弱对比教学教法:指导法、情境教学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现在的季节是春季,那么你喜欢冬天吗?你喜欢冬天的什么景物?雪花是冬爷爷派来的使节,它带着冬爷爷的叮嘱与祝福,乘着银色的马车“哒、哒、哒、哒”地向我们走来了。请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银色的马车从天上来啦1、初听歌曲,谈感受。导言:这是一支活泼、欢快、富有童话般色彩的歌曲.那么.同学们你们见过马车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看看这些漂亮的马车.2、新歌教学学习旋律A、教师带唱歌谱师:同学们,在演唱这首歌之前首先我们一起来唱唱歌谱

12、.B、用“la”轻唱。师:接下来,我们用“la”轻轻的演唱.C、指导演唱。学习歌词,有感情地齐读歌词。想一想A、这首歌词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拟人.B、冬爷爷的叮嘱和礼物是什么呢?生:祝天下的小朋友.导言:同学们说的真好,我希望你们不仅要唱好歌曲,同时,也要做一个心地纯洁善良、身体健壮的孩子,你们能做到吗?C、填词齐唱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处理,教师置疑,小组讨论。A、“银色的马车冬爷爷的叮嘱”该怎样演唱?轻声地演唱B、过渡句“送给你,送给我,送给他”声音如何处理?渐强C、“祝天下的小朋友心灵永远洁白无暇”该怎样演唱?D、结束句该如何处理?从弱渐强,休止符时停顿,结束音越来越弱.3、音乐活动:(形

13、式:小组活动)导言:同学们,我想在我们教室里塑造一幅鲜活的雪景图,老师给你提供三种方式:A、歌唱B、表演C、打击乐伴奏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尽情地表现音乐。a) 小组合作创编阶段,老师巡视指导。才艺展示阶段。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吹起羌笛跳锅庄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们在热爱自己民族的同时加深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并能充分感受民族音乐风格的特点。2.学会歌曲吹起羌笛跳锅庄3.学会运用愉快的、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在音乐活动中大胆投入、人人参与、热情表现。教具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图片及视频资料教学重难点:把握好歌曲的演唱风格特点;唱准音高,控制好结尾处的高音;把握好歌曲节奏

14、,并能较好的运用多种方式表现歌曲。教学方法:听唱法、视听结合法、对比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师生互相问候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有几个小小的问题想问大家:(1)、你们知道我们国家共有几个民族吗?(56个)(2)、你知道你是什么族吗?(3)、你能说说你自己的民族或你所了解的少数民族的相关情况吗?(先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后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相关资料做拓展)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个民族羌族,羌族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民族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羌寨。二、了解羌族、揭示课题1、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因此各个民族的文化也就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歌曲中的“羌笛”是羌

15、族的民间乐器,但跳的“锅庄舞”却是藏族的民间歌舞,从中可以看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羌族也用汉文,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有自己的语言,他们世世代代以农耕为生。2、多媒体播放歌曲并展示有关羌族的相关民居、服饰、人物、羌笛、跳羌族锅庄舞等的图片并作简单的介绍。(加深学生对羌族的了解)3.羌笛和锅庄舞羌笛:羌笛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有了。现在的羌笛都是双管,可以吹出七个不同的音,羌笛在羌族人民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每逢过节、喜庆丰收,羌寨里就处处想起羌笛的声音。羌族的锅庄舞:锅庄是一种藏族民间歌舞,羌族人民也经常跳锅庄,在羌寨只要听到哪里在跳锅庄,不论男女老少都会高兴的去参加,可见羌族人民对锅庄舞的热爱。锅庄舞的动作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