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5757754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4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税务稽查查前自查报告(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税务稽查三服务自查报告 三服务自查报告 今年,我局开展了“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 服务企业”作风整顿活动,我结合稽查工作特点和职能,从服务态度,服务效率,服务廉洁三个方面认真的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深度不够。我平时注重政治理论学习,能够及时的学习新的税收政策,法律法规,但是不够系统全面,缺乏专研精神。在学习自觉性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没有对学习过的东西进行反思。 2、纳税服务的层次和标准还不够高。在税务稽查工作中,我一直把微笑服务,公平执法贯穿于整个检查过程,但是我们与纳税人是检查与被检查,监督

2、与被监督的关系,所以不管你是如何的笑脸相迎,耐心解释,少数纳税就是认定税务稽查来检查就是挑刺,执法就是代表罚款,而我有时没有将服务看成是执法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从纳税人得实际出发,纳税人更需要的是便捷有效的税务服务,而不是表面的笑脸相迎。 3、工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处理一些具体工作时目光短浅,思维不够开阔;考虑和安排工作时缺乏前瞻性,总是忙于眼前的任务,为了把工作做好主动想办法的少,被动应付的多,不能认真的思考最佳的解决办法;在日常的工作中,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争先意识。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党的基层理论学习和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用科学发展观的

3、观点和方法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做到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 2、深化纳税服务内涵。在检查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需求,为纳税人提供具有稽查特色的个性化服务和人性化服务。一是提供政策服务。发挥稽查工作与纳税人“零距离”接触和税收政策全面的优势,积极开展税收政策的宣传、辅导,答疑解惑,做纳税人的流动税法宣传站;二是及时提醒服务。查前提醒,提醒纳税人查前开展自查,给检查对象一个纠错的机会。作出的处理、处罚决定到期前及时提醒督促入库,防止发生加收罚款等额外经济负担;三是查后建议服务。通过深入企业检查,发现纳税人在财务、税收、经营等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检查后以稽查建议形式向纳税人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

4、的建议,做到以检查既促进税收规范管理,又促进企业规范经营管理。 3、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工作能力。要自觉的,刻苦的钻研业务,灵活运用合理的方法和措施。遇到问题多思考多比较,虚心向周围的同志请教,然后对比自身的情况进行总结,从而提高工作能力。 三、稽查工作纳税服务的建议 在稽查工作中如何更好的服务基层 服务群众 服务企业,我认为应该做好几下几点: 1、稽查局应该建立完善执法监督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日常监督机制,从内部行政管理上促使大家重实体、重程序、重政策、重细节,规范执法行为,强化税收执法考核,提高执法的透明度,切实维护纳税人权益。转变服务观念,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努力实现从管理本位向管

5、理和服务并重转变。 2、在送达税务处理决定书的同时,可以编印一份温馨提示,向纳税人宣传相关政策,提前告知纳税人享有申请复议权、诉讼权等法律权利和义务及违反税收法律的后果,将执行工作重点从追缴欠税前移至防止欠税的发生,使纳税人避免承担加收罚款等额外经济负担。 3、实行稽查后回访制度,通过稽查回访,以稽查建议书的形式,从税收政策规定、财税制度差别及账务处理等方面提出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使企业在接受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后,及时从自身出发优化经营管理,规范账簿设置,有效避免企业发生涉税违法行为。 推荐第2篇:税务稽查查账技巧 税务稽查查账技巧 2023-7-28 8:31 黄自安 【大 中 小】【打

6、印】【我要纠错】 税务稽查是从税收征收管理检查中分离出的特殊性质的检查活动。2023年10月15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税务稽查局是独立的税务行政执法主体,专司对涉嫌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涉税违法活动的查处。实践证明,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及查账技巧是决定稽查成果的重要因素。下面就税务稽查查账技巧进行简要阐述,仅供大家参考。 一、捕捉异常现象,从中发现涉税问题 税务稽查人员在查阅会计资料、账簿时,要特别注意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有关数字、时间、地点、往来单位、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等,查找异常现象,并从中发现涉税线索。 (一)异常数字 现实

7、中,数字本身所代表的涵义只是一个量的概念,只有将其与特定的业务内容相互联系,才能确定是否为异常数字。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查找: 1.数字的大小。某个数字在特定的经济业务中和特定的时期里,其大小是否正常是可以加以判断的。如某商品单价3000元,对于小型企业,如属“固定资产”账中的记录是正常的,而若是在“低值易耗品”账中的记录便是异常数字,应进一步查实其进项税金是否抵扣,是否应记入“固定资产”而未按规定记入。 2.数字的变化趋势或范围。经济活动的某些量化指标有其特定的变化趋势或范围。某个数字若超出了特定经济活动的变化趋势或范围,则应视为异常数字。如某企业1-11月份各月产品销售收入一直在50万元

8、-55万元之间上下变化,而12月份为105万元,这个105万元数字大大超出了企业月营业收入的正常范围,应进一步核查是否有销售滞后入账或虚转收入问题。 3.数值的正负。会计资料中的数字,表现为正数或负数,都是正常现象。只有当多方面证据表明“利润总额”不应也不会出现负数(亏损)的情况下,若表现为负数(亏损),那么,此处负数(亏损)就应被看作异常数字。如某企业“利润总额”数额为“0”时,而人员、业务等情况未发生变化,特别是企业收入在连续2年中分别为1500万元、2460万元,其“利润总额”数额均显示的数字“0”,就应被看作异常数字,需要进一步查实是否存在隐瞒收入或多报成本费用问题。 4.数字的精确程

9、度。会计资料中数字应根据其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决定其精确程度。该精确却没有精确到适当的程度,或不该精确而精确到不正常的程度都应当视为数字异常。如某商业企业,每个月的销售收入均是整数值,且较为接近。那么这些数字就属异常数字,应检查是否如实反映销售收入。某企业的销售收入计划的数字若有角有分则是不正常的,而这些数字就是异常数字,因为它精确到了反常的程度。这些数字,在查账时都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异常时间 所谓异常时间,就是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不正常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关时间。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 1.会计资料中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或记录的时间是否符合特定的时间。如对于季节性发生的经济业务,其设备

10、的大修理等会计资料上反映的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必须符合特定的季节,否则就应该视为异常时间。 2.根据会计资料中反映时间的长短是否超越了一个适当的时间界限。如对企业应付账款超过二年(甚至更长)的记录金额,其时间上已超过正常的时间界限,应视同异常时间进行检查分析,看其是否属截留收入或虚开发票。 (三)异常地点 所谓异常地点,是指反映在会计资料中的不符合正常情况的地点。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查找: 1.根据有关距离的远近确定其是否合理。经济活动发生后所涉及到的有关单位或地点,可根据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确定其距离的远近。如有些材料采购只能到外埠采购,而有的则不必舍近求远,否则就表现为采购地点上的异常现象,应进

11、一步核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2.根据物资运动流向确定其是否合理。经济业务发生的地点与经济业务的具体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物资运动的合理流向决定了经济活动所涉及的地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地点与经济业务内容无关,甚至相互矛盾,即违背了物质运动的合理流向,应将其视为异常地点,应进一步核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四)异常往来单位 所谓异常往来单位,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不应发生或一般不发生而实际却发生了业务往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一般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查找: 1.根据往来单位的各自业务范围。每一个经营实体,其正常生产或经营范围都是相对稳定的,如果会计资料中反映的经济活动超出了单位正常业

12、务范围和对方单位的正常业务范围,则可将其视为异常往来单位,应进一步检查是否有虚开发票行为。 2.根据经济业务发生后是否构成复杂的多角关系。一般情况下,有些经济业务只涉及两个单位,如购销业务涉及到购货单位与销货单位,即付款单位和收款单位;有些经济业务只涉及本单位,或者说只涉及本单位的有关部门或人员,而不涉及其他单位。在查账过程中,若发现应只涉及两个单位或只涉及本单位的经济业务发生后,记账中却涉及到多个单位,应将其视为异常往来单位。如在购销业务中,销货单位若不是收款单位,购货单位若不是付款单位,即构成复杂的购销业务的往来单位。应进一步检查该项经济业务的背后有无不正当的交易或是否存在虚开发票行为。

13、(五)异常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 所谓异常业务内容或科目对应关系,是指记录或反映在特定账户中的不正常的经济业务或某项经济业务发生后所涉及的科目(账户)形成不正常的对应关系。如记录或反映在“管理费用”账户中的广告费支出业务、罚款支出业务、分配福利部门人员的工资、奖金费用业务等;反映在“营业外收入”账户中产品或商品销售业务,接受捐赠收入业务等;反映在“其他应付款”账户中的有关营业外收入业务等。由此,使上述账户与其对应账户形成了不正常的对应关系,要进一步检查是否涉及税收问题。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查找: 1.检查记账凭证,根据所列的会计科目及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内容,对照会计制度,分析其是否构成异常

14、科目对应关系。如某工业企业对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耗用的自产产品业务,编制如下记账凭证: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此处的两账户便构成了异常对应关系。因为耗用自产的产品,属于销售业务,应按所耗用产品的销售价格记入“产品销售收入”科目,即: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产品销售收入”科目。同时,按耗用产品的生产成本价格结转销售成本,即:借记“产品销售成本”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被查单位的错误账务处理少列了此项销售收入,进而偷逃了有关税款及其他款项。 2.检查应收应付款的明细账户,将发生时间较长,金额较大的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调出,根据具体的经济业务内容分析其是否构成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

15、如在检查某商业企业“应收账款”明细账户时,发现12月末在某不经常发生往来业务的客户账上借记了300万元,调出会计凭证,了解到会计分录是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商品销售收入”科目,而记账凭证却未附有任何原始凭证。据此,可以认为被查单位此项账务是虚增商品销售收入的舞弊行为,此处的“应收账款”与“商品销售收入”两科目便构成了异常的对应关系。 3.检查能够反映经济业务来龙去脉的账簿记录,根据所反映的具体经济业务分析其是否存在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采用日记总账核算形式下的总账记录以及设有“对方科目”栏次的账簿记录能够反映出经济业务发生后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根据账户摘要所说明的经济业务内容,分析所运用的会计科目是否构成异常的科目对应关系。如审阅日记总账时发现一笔与某企业以物易物业务的账务处理是,借记“低值易耗品”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可以断定,此处两科目构成了异常对应关系。因为以其产成品换回对方的某种物品作低值易耗品,既应看作购进业务,又应看作销售业务,最根本的是应通过“产品销售收入”与“产品销售成本”账户进行核算,未作如此处理,便少列了此项销售收入,进而偷逃了有关税款及其他款项的缴纳或分配。 二、捕捉账外信息,从中发现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