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57296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7.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分析会计3班 文松2012124333摘要:财政支出作为政府分配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维持政府职能的财政基础, 也是市场经济下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的总体概括。它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对我国财政支出进行研究的意义重大。 现在主要是对 财政支出的结构进行分析。关键词:财政支出 结构变动一、财政支出结构的含义财政支出结构指站在不同的角度,或者基于不同的分类标准,财政支出各个 部门之间的相对关系。也就是说,各类公共支出占总公共支出的比重, 它直接关 系到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程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各个方面, 包括社会总供需结构、产业结构、社会事业

2、各个方面构成等,具对市场经济运行 的影响可能比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更大。二、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1.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情况随着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也逐步从过去直接、微观管理向间接、宏观管理转变,与此相适应,财政支出 的重点逐步由偏重经济建设转向公共事业和服务方向。表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年份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其他支出197864.813.114.964.713.16198058.2216.215.776.153.66198556.2620.389.568.535.27199044.3623.929.4113.448.86199

3、142.1825.099.7512.2210.75199243.125.9210.112.388.5199339.5225.389.1713.6612.26199441.3225.929.5114.638.61199541.8525.749.3314.68.47199640.7426.219.0714.939.04199739.526.748.814.7210.24199838.7127.18.714.810.7199938.427.68.215.310.5200036.1927.67.617.4211.19200134.2227.67.618.612200230.2626.877.7418.

4、616.53200328.0426.247.7419.0318.94200427.8526.297.7219.3818.75200527.4626.397.2919.1919.67200626.5626.837.3718.7320.51200729.7827.057.1425.5110.52200831.4727.016.6824.6710.17200933.3926.426.4920.0513.65201034.2128.485.9321.310.08从上表可以看出:(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比重仍然偏高。经济建设费所占比 重从1978年64. 1%降至2006年的26. 6%

5、。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 基础产业仍很薄弱,而通讯、能源、交通等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保障,需要政 府大力投入。所以,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经济建设支 出内部结构不合理,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呈下降趋势。(2)社会文教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过慢。1978年该项支出所占比重为13. 10%,至I 2006年则达至I 26. 83%,超过了经济建设支出所 占比重26. 56%,首次成为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最多的一项,这说明我国对教 育、文化和社会服务事业发展越来越重视。(3)国防支出比较稳定,并有所下降。1980年国防支出曾达到15. 77%,但由 于国防支出

6、受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较大,从 2000年以来,一直维持在8%以 下。在和平发展时期,国防费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相对稳定, 并以适当的比例下 降,有力地支援了经济建设。(4)行政管理费增长迅猛。从1978年的4. 71 %增至2004年的19. 38%,增 长了近4倍。这与我国政府机构膨胀、公共部门的行政效率低下有关。但 2006 年有所下降,从2005年的19%降到了 18. 73%,可见政府机构改革略有成效。(5)其他支出比重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90年代后期开始,升幅明显增加。1997 年用于其他支出达10.24%,是1980比重的3倍;2002年更是从2001年的12% 突增到17%,到2

7、006年是20. 51%,增长趋势相当明显。近些年,国家财政用 于政策性补贴、科研经费等支出也逐年增加。2.我国财政支出结构变化原因各类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 变化而相应产生的:1998年中国政府提出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这意味着政府职能由生产建 设向公共服务转型,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对财政支出结构提出了重大的改革要 求。多年来经济建设费的持续下降(由1994年占全部政府支出的41.3%下降到 2005年的27.5% ),相应反映了这一改革趋势。不过,由于期间适逢亚洲金融危 机,对我国出口需求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政府于1998年下半年不得不扩大 公共投资

8、以保持经济社会形势稳定,使得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停留在规范支出管 理方面,而财政职能的调整则被相应推后了。2003年,真正引起政策上对中国财政支出结构重视的公共事件,要追溯到 春天暴发的非典疫情。以此为契机,社会上对于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与就 业等社会性支出不足的呼声渐成声势,也使得政府在支出管理改革之外,对政府 职能的调整和财政支出结构的完善给予了更切实的关注。2006年,中国政府的社会文教费支出首次取代经济建设费,成为全部财政 支出中占比最大的一项开支。这一年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走共同富裕道 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这标志着公共政 策格局由经济政策向社

9、会政策的正式转型。 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以及落实社 会政策的制度保障。2007年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进一步阐述了我国社会政策的目标 ,指出必须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 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建设和谐社会。2008年以来,中央政策的重心定位于如何全面落实此前提出的社会政策目 标上,由此,十一五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其中最突 出的一点是,在经济建设支出比重持续下

10、降的同时,各级财政部门支出重点向三 农和民生领域倾斜,并配合以社会安全网的制度建设,致力于建立保障和改善 民生的长效机制。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日趋合理,政府尤其重视民生方面的支出力度, 如社 会保障支出、公共卫生支出、教育支出等。2011 年全国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和就业、住房保障、文化方面的民生支出合计 38539亿元,增长31.7%;用在 农业水利、公共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方面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 出合计35737亿元。其他公共财政支出约34972亿元,主要用于一般公共服务、 公共安全、国防、外交以及资源勘探电力信息、国债付息、金融监管等支

11、出,这 些方面的支出是公共财政必须予以保障的,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所需要 的。比如,国债付息支出用于发行国债所需支付的利息,而发行国债所筹集的资金也主要用于民生支出;公共安全支出促进了社会稳定,为保障改善民生营造了 良好的社会环境;国防支出保障了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力维护了国家主权、 安全、领土完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三、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特点1 .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财政支出中按功能性质分类的支出中有一类经济建设支出,而西方发达国家并没有相应的一项财政支出名为经济建设支出。 经济建设支出是是指国家用 于生产性投资和基本建设方面

12、的财政支出,这些支出或者是与社会公共需要有 关,或者是与宏观调控有关,它是我国财政预算内支出的主要部分, 其范围主要 包括:用于国有企业、农业、林业、水利、气象、铁道、交通、邮电、国内商业、 对外贸易、城市公用事业等的基本建设拨款或贷款、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以及核工业、航天工业流动资金拨款等;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 城市维护税等。由此可以发现,我国的政府资本性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都主要包 括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生产、提供公共产品三个方面的支出。尽管西方 财政的经济支出也对其经济产生重大的影响, 但其调控能力与我国财政相比有质 的区别。2 .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快,与体制改革

13、的方向背道而驰。在所有财政支出中,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是上涨速度最快的, 从改革开放初 期的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我国行政管理支出从52.90亿元增长至U 7571.05 亿元,增长了 142倍。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 1978年仅为4.71%,到2006 年上升到18.73%。根据200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报告中国公共支出 面临的挑战上的数据显示,我国的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于大部分 OECD国家,远高于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 经规定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不应高过 15.6%的标准,那么按此标准,以我国 的现实数据来看,我国无疑是世界上

14、行政成本昂贵的国家。而且,行政管理支出比重上升迅速,说明政府机构依然庞大, 政府监管依然过渡,与构建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建立“大社会、小政府”的社会框架的方向是相逆的。改革开放以 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这期间,行政管理成本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并不十分明显。行政管理成本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持续递增, 1978年,行政成本支出仅占财政支出的4.71% ,从2003年开始,仅通过预算的 行政成本支出基本上就占了财政支出的 20%从总量基数的道理认识,正常情况 下,行政管理支出成本的绝对数肯定是一个持续增长

15、的过程 ,而行政管理成本 支出的相对数应该是相对下降的趋势 ,反之,就说明行政管理成本是没有底线 的。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成本支出方面缺乏相应的有 效性。3,.民生类比重依然过低一些重要的民生类支出项目,如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福利 支出等近年来虽快速增长,但由于起点较低,其占财政支出比重仍然距离西方发 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要强化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住房、城乡社区事 务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持力度,这也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焦点较为集中的 领域。必须更加注重民生支出,使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四、结论财政支出结构和规模是否适当,不仅影响政府职能的实现,并且直接社会资 源配置的优化程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存在最优限度,政府支出规模过大或过小 都不利于经济的发展。而财政支出包括很多项目,不同的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的 效应不同,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是推动经济发展是重要保证。 合理的财政结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