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570109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Machining Surface Quality4-1加工表面质量及其对使用性能的影响一、 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加工表面质量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 微观几何形状误差:Ra-表面轮廓算术平 均偏差;Rz-微观不平十点高度) 波度(宏观几何形状误差: 圆度误差、圆柱度误差) 纹理方向:刀纹方向(图4-2) 伤痕:砂眼、气孔、裂痕 力学物理性能: 冷作硬化;金相组织变化;残余应力一、 表面质量对机器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润滑液存留;接触面积大小)(一) 对耐磨性的影响1、粗糙度 磨损曲线 (图4-3) 最优表面粗糙度: 载荷大,起始磨损量大,最优Ra大 (图4-4)载

2、荷小,起始磨损量小,最优Ra小2、纹理(有效接触面积,润滑液的存留)(图4-2) 圆弧状,凹坑状 刀纹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3、冷作硬化 一般硬化程度大-耐磨性高(二) 表面质量对疲劳性的影响1、粗糙度(交变载荷) Ra小 -耐磨疲劳性好(凹谷应力集中) (材料对应力集中的敏感程度,钢材料的强度极限)2、力学物理性能 硬化提高疲劳强度 残余压应力提高疲劳强度(三) 表面质量对耐腐蚀性的影响1、粗糙度(大气中的气体与液体) Ra大 耐腐蚀性差2、力学物理性能 残余压应力-耐腐蚀性好(四) 表面质量对零件配合质量的影响 Ra大-间隙增大,过盈减小 4-2影响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因素及其改善措施一 切削

3、加工表面粗糙度切削残留面积高度:刀尖圆弧半径;主偏角;副偏角及进给量 (塑变)(图4-6)切削速度: 塑性材料(图4-7积屑瘤)、底速宽刃精切; 高速精切 脆性材料(影响小)精加工前调质(均匀细密晶粒组织、硬度)二 磨削加工后的表面粗糙度(一)几何因素1、磨削用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V砂轮增大- Ra小 纵向进给量小-Ra小V工件 增大- Ra大 2、砂轮粒度磨粒粒度号大(磨粒细)-Ra小磨粒间距小-Ra小(二)物理因素对Ra的影响 热多-塑变增加-晶粒拉长、裂纹、堆积1.磨削用量V砂轮增大 -塑变小-Ra小V工件增大 -塑变增大 -Ra大磨深增大-塑变增大-Ra大2.砂轮的选择 粒度大-Ra

4、小(4660号) 砂轮硬度-硬度大,磨粒不易脱落,自锐性差,塑变大 砂轮组织磨粒、结合剂、气孔的比例 砂轮材料: 氧化物(刚玉)-磨削钢类件 碳化物(碳化硅,碳化硼)-铸铁,硬质合金 高硬(人造金刚石,立方氮化硼)极小Ra 4-3影响表面层力学物理性能的工艺因素及改进措施切削(力、热)一加工表层的冷作硬化(一) 概述 硬化 :强化(塑变硬化); 弱化(热) 硬化指标: 显微硬度 HV 硬化层深度 h 硬化程度 N=(HV-HV0)/HV0*100% (二)影响切削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1.切削用量进给量大 -硬化程度大 V切 (力、热综合作用,热作用时间短)-硬化程度大 切深影响较小2.刀具几何形

5、状的影响切削刃钝圆半径大硬化程度大前角-20度刀具磨损- 后刀面 - 硬化3.加工材料性能影响 塑性大 -冷硬程度大(三)影响磨削加工表面冷作硬化的因素1.工件材料性能影响塑性好- 硬化程度大导热性好- 弱化程度小2.磨削用量的影响磨深增加-硬化程度大纵向进给增加-硬化程度大V砂轮增大-弱化程度大V工件转速增大 - 冷硬程度大(热作用时间短)3.砂轮粒度影响粒度大-冷硬程度小三、表层金属的金相组织的变化 (一) 机械加工表面金相组织的变化磨淬火钢:未超相变温度:马氏体转变为索氏体或托氏体(回火烧伤) 超相变温度加急冷: 表层二次淬火马氏体 (淬火烧伤) 内层-回火组织 超相变温度: 退火组织(

6、退火烧伤) (二) 改善磨削烧伤的工艺途径 1.正确选择砂轮硬度: 硬度大,钝化不易脱落结合剂: 弹性结合剂组织: 孔隙浸石蜡 2.选择磨削用量磨深小-热少横向进给量大-热少V砂轮 和V工件增加-热少 3.改善冷却条件 外冷 (图4 -16) 内冷(图4 -17)开槽砂轮 (图4 -18)四、表层金属的残余应力(一)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塑变-比容增大,体积膨胀,受基体牵连产生残余应力(二) 影响车削表层金属残余应力的工艺因素1、切削速度和被加工材料的影响 45钢:车刀正前角;所有切速。热因素-残余拉应力 18CrNiMoA: V低速-残余拉应力 V中速-残余压应力 V高速-残余拉应力2、进给

7、量的影响 增大进给量:塑变增加,产生的热多-残余拉应力3、车刀前角影响负前角: 残余压应力正前角: 残余拉应力(三) 影响磨削残余应力的因素1磨削用量的影响磨削深度: 小 塑变为主 残余压应力 大 热影响为主 残余拉应力 V砂轮:大 热影响为主 残余拉应力2、工件材料 强度高、导热性差、塑性低-残余拉应力 (四)工件最终工序加工方法的选择承受交变载荷: 残余压应力相对滑动体: 残余拉应力相对滚动: 内层残余压应力四、 表面强化工艺(冷态塑变 ,硬度增加,产生残余压力)(一) 喷丸强化(二) 滚压强化4-4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振动:振痕(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移) 表面质量,影响使用性能 工艺系统受

8、动态变载荷 刀具加剧磨损、崩刃 机床连接特性破坏 噪声 危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一 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强迫振动 强迫振动 由于外界周期性干扰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振动 (影响精密加工质量、生产率的关键问题)(一) 强迫振动产生的原因机内振源 机床旋转件的不平衡 机床传动机构的缺陷 往复运动部件的惯性力 切削过程中的冲击等机外振源-地基传给机床(隔振地基)(二) 强迫振动的特征(频率特征、幅频相应特征) 频率特征 振动频率与干扰力的频率相同或是干扰力的整数倍 幅频影响特征 干扰力的幅值大,强迫振动幅值大。 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A)如干扰力的频率远离工艺系统各阶模态的固有频率,振动幅值很小 (强迫振动响应将

9、处于机床动态响应的衰减区) (B)如干扰力的频率接近工艺系统某一固有频率时,振动幅值明显增大(C)如干扰力的频率与工艺系统某一固有频率相同,共振(阻尼小,振幅 十分大) 变动参数;工艺系统的结构 :干扰力的频率发生变化工艺系统某阶固有频率发生变化: 远离减小幅值 二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Self-Excited Vibration)(一) 概述定义(自激振动;颤振)由系统内部激发反馈产生的周期性振动 振动位移yt 电动机(维持自激振动的能量)机床振动系统 调节系统(切削过程)自激振动系统: 动态切削力-(硬度不均,余量不均)交变切削力F(t)自激振动特征a)无外力干扰b)自激振动频率接近与系统

10、固有频率c)自激振动不因阻尼而衰减(二) 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工艺系统存在自激振动的条件)1.自激振动实例(单自由度机械加工振动模型)图4-27 刀架振出: 切削力对振动系统作功,振动系统则从切削过程中吸收一部分能量(W振出=W12345),储存在系统中 刀架的振入: 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振动系统对切削过程作功,振动系统消耗能W振入=W54621 当W振出W振入时,切削力Fy对振动系统作功大于振动系统对切削过程作功,加工系统有持续的自激振动产生,加工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W振出=W振入+W摩阻 , 加工系统有稳幅自激振动产生 W振出W振入+W摩阻 , 加工统系将出现振幅递增的自激振动W振出 F振入yi(三) 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1、再生原理 再生型颤振-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引起的自激振动 再生型颤振产生的条件本次切削振纹与前次振纹的同步程度(相位差)2、振型耦合原理(多自由度系统) 例如:一个二自由度振动系统,如因偶然干扰使刀架系统产生角频率为的振动,刀架将沿两X1 、 X2两刚度主轴同时振动 运动方程: y=Ay sint z=Az sin(t+)式中 Ay-y向振幅 Az-z向振幅 - z向相对于y向在主振频率上的相位差。不同,刀尖振动轨迹不同如果:是某值时,刀尖振动轨迹为沿椭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