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63789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造适合张扬学生个性的学习环境.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造适合学生张扬个性的学习环境金凤区第五小学 王丽娟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的理念。当前,怎样把标准中的理念精神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以促进学习者素质的有效提高,已越来越成为我们数学教学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现实问题。怎样营造适合学生张扬个性的学习环境,我认为从以下方面做起:一、把选择的权力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学习中让学生拥有选择的权力,可以说,每个学生的发展道路都是不一样的,让学生要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习惯和个性爱好,自主选择,促进学生在选择中发展个性,形

2、成能力,得到主动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森说过:“儿童是个有个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让学生学习自己或团伙选择的内容,他们更感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学生学起来更投入。因为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尊重他们的选择,师生情感会更融洽。例如,在教学“估算”中,让学生自己设计购物方案,学生自主选择的愿望得到满足,情绪激昂,争着说出自己所关心的、所需要的物品, 我因势利导,选择学生提出的一个购物方案,让同学从方案中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学们各抒已见,深刻理解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理念。学生在学习中

3、,渴望交流、渴望沟通、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乐意去帮助别人解决难题,当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他们会选择伙伴进行合作学习,在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合作意识和依靠集体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设计购物方案中,同学们选择合作解决问题,这种合作是自发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把参与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经历。课堂上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充分展开学习过程。教师要把课堂内容当作一个小社会,把静态的知识改变成动态的探究对象,展示知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提供并且引导学生例举学

4、习材料,设计开放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有助于强化富有个性的学习行为。如:庆“六一”联欢会,请同学们创设购物方案,我设置“你认为要考虑哪些问题?”学生一下子就有许多个人的想法说出来。三、把质疑的权力还给学生现代心理学家认为,疑是思想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以解决问题告终。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能特征,而且是一种人格特征、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教师要运用创造性教学策略,遵循教学原则,坚持面向全体,求异求优,启发探索,成功激励的原则,设计发散性提高,延迟评价,多

5、角度解题等方法。要鼓励学生向书本、向老师、向高层次挑战,激励学生刨根问底。在学生表达时,教师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语言,不能因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而过于注重具体内容的反复训练,却忽略了形象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是各不相同的,教学中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让学生暴露不同的思维,才能确保学生的学习富有个性。暴露学生不同的思维,就要让学生有奇特的想法,有新颖的做法,有不同的见解,而不能统一的要求去框死学生的思路,或者让少数学生的思维代替全体学生的思考。例如,在学生进行口算时,学生出现较多的口算方法,在评说方法时,能辩证地看问题,而不是以哪个对,哪个错来简单评价,并且相互借鉴,互有启发,这些足以说明学

6、生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学习是生动活泼的、主动的教师不能限制他们,而应该鼓励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观察、去分析。当然,发展学生的思维,要重视学生的数学现实,促进学生认知的自主建构,学生对于例题的计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同分母相加减”的教学中,有的学生受到分数与小数关系的影响,想到用“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求计算,有的用“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求计算,有更聪慧一些的学生想到了用“向被减数的整数部分借1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来计算。这足以说明学生有自己丰富的数学现实,并能用之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对同一问题的解决,我们不能强调学生思路,必须与教师一致,或只拘泥于书本上的一种现成方法、思路,要求学生划一地去学习,只会阻碍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开放的艺术去粘住学生,从课的开始就使其跃跃欲试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掌握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成长欲望,把主动参与的权利还给学生,积极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金凤区逸夫小学课堂教学将因此而焕发出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