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561058 上传时间:2024-03-22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局部解剖学主要问题.doc(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部皮肤感觉神经面部的感赏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三个终末支1眼裂以上:眼神经的终末支眶上N及滑车N,出眶上切迹(孔),分布于额区皮肤。2眼裂与口裂之间:上颌神经的终末支眶下神经穿眶下孔分布于下睑鼻背外侧及上唇皮肤。3口裂以下:下颌神经的终末支颏神经穿颏孔分布于下唇额区。危险三角由口裂及两侧口角至鼻根的连线所围成,内有面静脉通过面静脉借内毗静脉、眶内的眼上静脉与海绵窦相通,此三角内静脉无瓣膜,故此三角区内的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而导致颅内感染。)头部的境界及分区下颌骨下缘下颌角乳突尖上项线枕外隆凸的连线为头、颈的分界线。头部以眶上缘颧弓外耳门上缘乳突的连线分线上的颅部与线下的面部。颅顶神经名称

2、及其来源滑车上神经来自V12,眶上神经来自V12,颧神经的颧颞支来自V2,耳颞神经来自V3,枕小神经来自C23前支,枕大神经来自C2后支,第三枕神经来自C3后支。腮腺浅份前缘穿出结构面神经颧支、上颊支、下颊支、腮腺管和面横动脉。颅部危险区位于帽状腱膜与颅骨外膜间的疏松组织间隙,又称腱膜下隙。此隙范围较广,内含若干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及颅内的硬脑膜静脉窦相交通。颞区境界及层次结构境界:上为上颞线,下为颧弓上缘,前为颧骨额翼及额骨的颧突,后为上颞线的后下段。层次:1皮肤移动性较大2浅筋膜脂肪较少,有血管神经3颞筋膜上附上颞浅、下分浅、深两层,分别附于颧弓的内、外4颞肌起自颞下线、颞筋膜深层的深面

3、,止于下颌骨冠突5骨膜薄,紧贴骨外面。腱膜下隙1特点:是位于帽状腱膜与骨外膜之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范围广泛,移动性大,可达眶上缘。内有导静脉与颅骨板障静脉和脑膜静脉窦相交通。2意义:出血可广泛蔓延,血肿范围大并可见上睑皮下淤斑。头皮撕脱多发生于此处。感染时,细菌可经导血管扩散至颅内。下颌后窝内腮腺深份毗邻结构1茎突诸肌及其相邻的骨性结构。2血管神经:浅面有颈外动脉;深面有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和舌下神经。面侧深区重要结构1翼内、外肌2上颌动脉及其分支下牙槽动脉和上牙槽动脉和硬脑膜中动脉。3下颌神经及其分支耳颞神经、舌神经和下牙槽神经。垂体毗邻关系毗邻:前为鞍结节,后为鞍背,

4、前上方与视神经和视交叉相邻,下方借薄骨板与蝶窦相隔,两侧为海绵窦。区别颅顶部以下部位血肿形成的解剖学基础:1皮下浅筋膜血肿2腱膜下血肿3骨膜下血肿1皮下血管神经丰富,结缔组织小梁将脂肪分隔成无数小格。因此血肿小疼痛剧烈。2疏松结缔组织,范围广泛。因此,出血可广泛蔓延,血肿较大。3骨外膜与骨缝愈着紧密,血肿常局限在某块颅内范围。海绵窦的位置及穿行结构位置:蝶鞍两侧,前、后可互相交通。穿行结构:窦外侧壁自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的眼神经和上颌神经。窦内侧壁有颈外动脉及其外侧的展神工。因此,颅底骨折或海绵窦病变,可累及上述神经血管,出现海绵窦综合征。颅中窝骨折可能伤及什么结构?什么症状?

5、1.可能伤及颅底的海绵窦及穿行于窦内的结构。窦内侧壁有展神经和颈内动脉,外侧壁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2.出现相应的颅神经损伤症状。3.颈内动脉破裂时,可导致海绵窦动、静脉瘘,使窦内压增高而引起眼球凸出或波动性眼球。垂体瘤时可能出现的压迫症状1.前上方:视交叉和视神经,第3脑室底双颞侧视觉障碍,脑脊液循环障碍,颅压增高。2.下方:垂体窝底薄骨板,蝶窦加深窝底或侵入蝶窦。3.前、后方:鞍结节、鞍背压迫或破坏骨质4.两侧:海绵窦海绵窦淤血及窦内脑神经受损的症状。腮腺位置及与面神经关系1.位置:腮腺浅部位于下颌支与咬肌后份浅面;腮腺深部位于下颌后窝内。2.面神经主干位置:末穿腮腺实质

6、。3.面神经腺内段分支。包括上、下干及其分支,位于腮腺浅份深面,与腺组织容易分离。4.面神经腺外段分支。五组分支的名称及发出部位。颈静脉角的组成、位置及注入静脉角的结构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汇合成头臂静脉,其汇合处形成的角为颈静脉角,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起端的深面。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颈动脉鞘内结构如何排列?该鞘浅面和深面各有何神经?颈动脉鞘内的重要结构有颈内动脉(鞘上部),颈总动脉(鞘下部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其排列于两者的后方,该鞘的浅面有颈袢鞘的深面,有颈交感干。斜角肌间隙经过的结构斜角肌间隙是由前、中斜角肌和第一肋围成的,通行锁骨下动脉和臂丛。下颌下三角内位于舌骨舌肌浅

7、面的结构三角内有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及其导管,舌下神经。位置关系:上述各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徘列。颈外动脉结扎术结扎后患侧面部组织会坏死吗?所经层次? 1层次:皮肤皮下组织(颈阔肌)颈筋膜浅层颈鞘暴露颈外动脉。2不会坏死。因为供应面部的动脉有广泛吻合,结扎后患侧面部的血供可来自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应保留哪部分?该部分血液供应来自什么?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应保留甲状腺后内侧部的腺体(内有甲状旁腺)。保留部分甲状腺血液供应主要来源邻近的食管和气管动脉。胸膜顶的位置及毗邻关系1.位于颈根部,高于锁骨1/3上方2-3cm2.前外侧为前斜角肌和锁骨下动脉3.后方为:第一肋骨小头4.内侧为头臂干或左

8、颈总A5.外侧为中斜角肌和臂丛前斜角肌前后面的毗邻前方有:.膈神经.锁骨下静脉.颈横动脉.肩胛上动脉后方有:.锁骨下动脉.臂丛胸导管颈部的行程及毗邻行于食管左侧,平第7颈椎高度呈弓状,经颈动脉鞘后方,弯行向外,跨胸膜顶上方,锁骨下动脉前方,注入左颈静脉角。颈上部环状(或称环组)排列的淋巴结链的组成由枕淋巴结、乳突淋巴结、腮腺淋巴结、下颌下淋巴结和颏下淋巴结五组共同围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结链。椎前间隙的位置,此间隙积脓时,脓液如何扩散?1.位于椎前筋膜与脊柱颈部之间2.向前穿破椎前筋膜至咽后间隔,并下延至后纵隔。3.向两侧扩散至颈外侧区,并沿腋鞘至腋窝下颌下三角构成?下颌下腺切除所经层次?下颌下三角

9、由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的前后腹围成,行下颌下腺切除需经的层次: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腺鞘术中应注意:1.结扎面静脉和面动脉2.勿伤及舌神经和舌下神经。气管切开须经哪些层次,术中应注意哪些解剖结构?气管切开的层次:皮肤、浅筋膜、封套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前筋膜。术中应注意:在第24气管软骨前方有甲状腺峡,峡的下方有甲状腺下静脉、甲状腺奇静脉丛和可能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高位胸腺。什么是颈袢?甲状腺手术如何避免伤此神经?颈袢由颈袢上根(第一颈神经支)和颈袢下根(第2、3颈神经的降支)在颈动脉鞘浅面,相当于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处(平环状软骨弓)合成,由此处发出神经支配舌骨下肌群,甲状腺手术时平环状软骨

10、切断该肌群,可避免伤及神经。枕三角区淋巴结摘除时应注意保护什么神经?该神经在此处走行特点?损伤后有哪些症状?在枕三角区行淋巴结摘除时勿伤及副神经,该神经在此区沿肩胛提肌表面下行,并有枕小神经勾绕。副神经损伤后会出现胸锁乳突肌及斜方肌瘫痪,表现为斜颈和耸肩无力。二腹肌后腹深面有哪些重要结构?怎样排列?二腹肌后腹深面通行的重要结构有:颈内动、静脉、颈外、颈内静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由外向内排列,副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并行于内静和颈内动脉之间,在二腹肌下缘处副神经向外越过颈内静脉的浅面行向下后,舌下神经向内越过动脉(颈内外动脉及舌动脉)弯向前方,颈交感干在颈内动脉深面下行。锁骨下动脉起始、分段、

11、各段位置及分支左锁骨下动脉起于主A弓,右锁骨下A起于头臂干,至第一肋外缘改名为腋动脉。以前斜角肌为标志将锁骨下动脉分三段:第一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发出椎支脉、甲状颈干、胸廓内动脉第二段:位于前、中斜角肌间,发出肋颈干(有时自第1段发出)第三段:位于第一肋上方,有时发出颈横动脉。颈内动脉鞘的毗邻浅面有:胸锁乳突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状肌及肩胛舌骨肌下腹、颈袢及其分支、甲状腺上、中静脉后面有:甲状腺下动脉横过,隔着椎前筋膜有颈交感干,椎前肌和颈椎横突内侧面有:咽与食管颈段、喉与气管颈段、甲状腺侧叶和喉返神经。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所经层次?术中应注意什么问题?切口所经层次:皮肤、浅筋膜、舌骨下肌群、气管

12、前筋膜(假被膜)术中注意产问题:1结扎甲状腺上动脉要紧贴上极进行,以免伤及喉返神经返支2结扎甲状腺下动脉要远离下极进行以免伤及喉返神经3甲状腺中静脉的结扎4甲状腺最下动脉(出现率10)的结扎(5)保留甲状旁腺。甲状腺肿大可能引起的症状甲状腺侧叶后内接喉和气管、咽和食管以及喉返神经,该部受甲状腺肿朋的压迫,可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声音嘶哑,侧叶的后外侧部邻近颈动脉鞘和颈交感干,颈交感干受压可出现(Horner综合征):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球内陷。喉返神经来源、行程、功能及寻找的标志迷走N:左喉返N钩绕主A弓,位置较代右喉返N钩绕右锁骨下A,位置较高都返行向上,行于气管与食管之间的沟内入喉,管理喉内

13、肌运动,及声门裂以下喉粘膜感觉,左、右喉返神经入喉前都经环甲关节后方,故甲状软骨下角可作为手术寻找喉返N的标志。胸部的上、下界上界:颈静脉切迹、胸锁关节、锁骨上缘、肩峰至第7颈椎的连线;下界:剑胸结合、两侧肋弓、第11肋前端、第12肋下缘至第12胸椎棘突。女性乳房淋巴回流乳房上部腋尖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外侧部胸肌淋巴结内侧部胸骨旁淋巴结下内侧部腹前壁上部、膈下、肝上面淋巴结深部胸肌间淋巴管、腋尖淋巴结肋间神经皮支在胸前、外侧区的节段性特点及临床意义1.分布特点:呈明显的节段性,自上而下按神经序数排列,呈环形条带状,第2肋间神经分布于胸骨角平面皮肤,第4肋间神经至乳头平面、第6肋间神经到剑胸结合

14、平面,第8肋间神经至肋弓平面2.根据分布特点可测定麻醉平面和诊断脊髓损伤节段;相邻皮神经分布相重叠,共同管理一带状区的皮肤感觉,当相邻两条肋间神经受损时,才出现共同管理带状区感觉的丧失。膈的三个裂孔名称和穿经结构主动脉裂孔:降主动脉、胸导管食管裂孔:迷走神经前后干、食管腔静脉裂孔:下腔静脉、右膈神经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锁骨中线 腋中线 肩胛线肺下界 平第6肋 平第8肋 平第10肋胸膜下界 平第8肋 平第10肋 平第11肋肺的血管功能性血管:肺动脉、肺静脉、司气体交换功能营养性血管:支气管动、静脉,供给氧气和营养物质。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肺丛),淋巴管。纵隔

15、的分区(四分法)以胸骨角与第4胸椎下缘平面为界,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下纵隔又以心包的前、后壁为界分为前、中、后纵隔。纵隔边界和位置边界:上为胸廓上口,下为膈前界:胸骨和肋软骨内侧部后界:脊柱胸部两侧:纵隔胸膜位置:胸腔正中偏左,呈矢状位,分隔左、右胸膜囊和肺。上纵隔有哪些主要器官?前层的器官中层后层心包横窦的位置及意义位于主动脉外部,肺动脉与上腔静脉,左心房之间。心血管手术时是阻断血流的部位。心包斜窦的位置及意义。位置:前壁后壁意义动脉导管三角的位置、边界和内容位置边界内容后纵隔的重要结构主要有:食管,主动脉胸部,胸导管,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迷走神经,胸交感干,骨脏大、小神经纵隔内淋巴结群1.纵隔前淋巴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