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546672 上传时间:2023-10-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肩周炎的蜂疗治疗.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肩周炎的蜂疗治疗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俗称凝肩、五十肩。以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达到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肩周炎是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不便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 肩关节周围炎用蜂疗方法治疗,疗效显著,在一般情况下,患者经蜂疗10?30次即可治愈。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多发生于中老年的慢性肩部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髙于男性,非体力劳动者多见。其特点是肩部系统产生疼痛,日轻夜重,晚间痛醒,晨起稍加活动肩关节疼痛可得缓解,由于疼痛使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此病早期以疼痛为主,后期病

2、变组织产生黏连,故后期疼痛程度减轻,以功能障碍为主。因该病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故又称“五十肩”。 该病多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以肩部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国外文献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肩部疾患的42%,占骨科疾患的1%;国内文献资料表明,肩周炎在城市发病率约占人口总数的8%。肩周炎好发于中、老年人,常为单侧发病,亦偶有双侧同病者。肩部疼痛范围比较广泛,常涉及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胸小肌和胸大肌等。 肩周炎属中医的“痹证”、“肩胛周痹”、“漏肩风”、“锁骨风” “冻结肩”、 “肩凝症”,等范畴,其发病原因包括六淫、

3、劳伤、外伤、肝肾亏虚、气血虚衰、 内伤七情等,其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筋骨、关节、气血、经络和脏腑的改变,有邪入经络,凝滞关节;劳伤筋骨,气滞血凝;筋脉受损,瘀血凝滞;筋骨失养,筋挛骨松。 急性期:这是肩周炎的早期。肩部自发性疼痛,其疼痛 常为持续性,表现不一。有的急性发作,但多数是慢性疼痛,有的只觉肩部不舒适及有束缚的感觉。疼痛多局限于肩关节的前外侧,可延伸到三角肌的抵止点。常涉及肩胛区、上臂或前臂。 活动时,如穿上衣时耸肩或肩内旋时疼痛加重,不能梳头、洗脸患侧手不能摸背。以后肩痛迅速加重,尤以夜间为甚,患者不敢患侧卧位。 慢性期:肩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但肩关节挛缩僵硬逐渐加重,呈“冻结状态”。肩

4、关节的各方向活动均比正常的减少 1/4?1/2;严重者肩肱关节活动完全消失,只有肩胛胸壁关节的 活动。梳头、穿衣、举臂、向后伸均感困难。此期持续时间较长,通常为2?3个月。 方一、 蜂针取穴:天柱、哑门、肩井、肩外俞、大椎、膏肓、肾俞、秉风、曲垣、天宗、肩贞、足三里、肩髑。 肩髑在肩胛隆起两骨的凹陷中,屈臂上举,在肩部两骨的凹陷中。 秉风:肩胛骨下窝的中央。 曲垣:肩胛骨上窝内侧端凹陷中。 天宗:肩胛骨冈下窝的中央。 肩贞:垂臂,腋后皱襞纹头上1寸。 操作方法: 局部螫刺法:每用2?4个蜂,进行螫刺,每次2?4穴,隔日1次。 功效:行气破滞,散寒柔筋,疏通经络,调理气血。 主治:肩关节周围炎。

5、 说明:螫疗时要配合甩臂、手臂爬髙动作。此法能逐风湿、通经络、行气血,对于初起或久患的肩关节周围炎均有良效。 方二、 组成:炙黄芪40克、当归15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地龙10克、桃仁6克、红花6克、鸡血藤15克、海风藤15克、桂枝6克。 随症加减:寒邪较重、冷痛较盛加炙麻黄6g、炙川乌5g以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病久湿郁化热,热痛较盛者加忍冬藤15g、桑枝15g以清热除湿,舒经通络。刺痛较甚,肩不能举加制乳香6g、制没药6g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伴颈项僵痛加葛根15g以舒经解痉,痛连腰背加威灵仙10g、杜仲15g以疏风通络,濡养筋骨。疼痛剧烈,夜不能寐加炙马钱子3g、全蝎3g(包冲)以蠲

6、痹通络止痛。 治疗方法: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舒经通络、散寒止痛。 经验心得:肩关节周围炎主要病机在于气血虚弱,气血凝滞不畅,筋脉失养,脉络瘀阻。蜂疗能行气破滞,散寒柔筋,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因而临床中运用蜂针疗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每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内服方取炙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当归辛温养血活血,红花助当归活血通络;赤芍凉血活血、兼能止痛并制温药太过,地龙活血通络,其咸寒通降制黄芪升阳助火之势,二药为使,桃仁、川芎活血化瘀,鸡血藤助当归养血活血、通经舒筋,桂枝温经通阳,海风藤辛温通经,诸药合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舒经通络、散寒止痛之功,温阳而不燥烈,生阳而不耗散,散寒而不伤阴,活血而不耗血。特别提醒:本文收集的资料仅供患者了解疾病及一些治疗方法,具体治疗措施应按照临床医生结合患者本身的状况决定。本文转自39蜂疗网内容仅供参考,不足之处,敬请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