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530163 上传时间:2023-07-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我准备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五个角度来简要阐述我对这节课内容的理解和处理。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是在学习完古代世界文明开端后安排的,对于把握早期封建社会的特点,把握本章的总体阶段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观点评价历史人物、解析历史现象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日本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

2、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二、说学情我在农村乡镇中学任教,学生的阅读面小,视野不宽,认知水平相当有限,需要老师在授课时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初三学生刚接触世界史,对当时的国际形势认识有限。学生除了仍然要加强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实际情况,社会形势的发展及推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目标也应进行科学分析,弹性操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能描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亚洲的主要封建国

3、家东亚的日本,西亚的阿拉伯国家在封建时代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对以下问题的讨论,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初步培养学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正是由于这场改革,日本才从野蛮落后的原始状态步入文明。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形成和扩张的过程中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最终建立起来。(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教学难点:大化改新是日

4、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三、说教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实现创新素质培养目标,我采用了自学、质疑、讨论、指导、释疑五个环节构成。在这个流程中,“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贯穿始终,在此模式下,为了“激其情,发其智”在这中间,我主要使用了网络平台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网络平台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播放材料,并与教师提问相结合,把握重大历史事件,识记历史事实,创设情境,渗透情感教育。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起到化难为易、化抽像为具体的作用。、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分析

5、问题,交流思想,提高认识,采用小组竞赛形式,活跃气氛。、问题教学法:主要采用启发式发现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和指导学习方法,把学生注意力从历史现象提升到历史思考,以史为鉴。四、说学法:教是为学服务的,在本课学习中,我主要采取了分组合作学习法和联系实际法。(1)通过对问题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2)历史教学应为现实服务,将历史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可以使遥远的历史更贴近学生,更为学生所接受。五、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组织学生阅读24页“导入框”图文,教师提问:日本这场刺杀大贵族权臣的宫廷政变发生时,中国正处于什么朝代?接着提问

6、:发动这场政变的主要人物是哪两位?设问:统一后的日本,还是奴隶制国家,日本是什么时候、怎样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呢?直接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探究问题的好奇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二)、自主学习,获取新知围绕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入手,首先请让学生按老师要求通读阅读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课件演示导读提纲(引导学生探索、交流、讨论、练习。)1、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其作用各是什么?2、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创立的过程(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及其作用主要有哪些?(三)、合作学习 展示成果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言交流,整合信息,跟学生一起探究上述问题的

7、相关答案。由学生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同时做好标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各抒己见,互相启发,互相促进,铭记基础知识,加深和提高对教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不清楚或不完整的地方教师要鼓励其他同学给予质疑和补充。教师运用课件总结“大化改新”的作用。为了加深知识点的巩固,引导学生读课本第25页“动脑筋”题,从而达到比较、完善知识的效果。接着引出引出讨论题:日本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却成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从古代日本历史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学生们进一步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她既影响经济,又影响政治和文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因此要历史的看待问题。在学习“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这一目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初步了解伊斯兰教的基础上,列出伊斯兰教的基本线索。教材第二目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主要介绍的是伊斯兰教创立的背景、过程及作用。在学习这一目内容时,我指导学生读世界历史地图册第9页及相关教材,了解阿拉伯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重要城市及阿拉伯人的社会情况。让学生在初步了解穆罕默德的基础上,整理列出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通过指导学生整理线索,让学生认识到伊斯兰教创立的艰辛和曲折,但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取得了成功,以此来教育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指导学生在书上标注伊斯兰教所起的作用。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

9、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学生讨论,积极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及点评并鼓励学生在尚不明白的地方向同学提问,同学自答或请其他同学、老师代答,调控课堂,对表达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激励学生发言,,对发言好的进行及时表扬,对发言较弱的给予及时鼓励,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学会学透。(四)、探究延伸为日本大化改新5世纪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大和统一了日本。大化改新时间:政治:7世纪中期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把许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定期分给农民耕种,并收取赋税标志着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阿拉伯国家的建立伊斯兰教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630年征服麦加穆罕默德病逝,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基本建立1世纪前后经济:内容:影响:622年632年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老师进行点评,只要言之有理,都要进行鼓励,保护学生大胆思索的积极性和探究的勇气,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分析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不断进取意识,从而达到知识的巩固和升华。(五)、小结巩固为使学生对所讲内容有一个明确完整的概念,强调重点和难点,必须做好课堂总结。这里可采用串讲形式,在教师的引导下,整理本节课的基本线索,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结构示意图,巩固知识。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