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529056 上传时间:2023-1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对策 教育投入和师资队伍是影响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两者不可偏废。实行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以来,教育投入和师资队伍状况对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对此,笔者根据近几年来对部分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呈现状的初步调查和理解,对目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及对策谈一下粗浅的结识。 一、经费投入局限性是困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始终在经费局限性的困扰下艰难前行,重要体现为: 1学校办学条件浮现滑坡。由于教育投入局限性,学校办学条件始终滞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某些农村中小学,办学

2、条件滞后现象更为严重。一部分农村中小学内部装备水平仍然基本处在当年 “普九”验收时的状态。由于当年“普九”验收时拟定的原则低,质量规定不高,后期维修和补充跟不上,既有某些设备已很难满足现时教育教学的需要。如图书室,由于当时是突击建设,图书的复本量较高,来源多数是师生或社会捐赠,实用价值非常低,可供师生阅读的书目少。而这些图书在十几年后的今天,已基本没有可读性,图书室已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实验室中的许多仪器、设备的运用价值也大大减少,由于平常使用的消耗和损坏,相称一部分仪器、教具得不到及时维修、更换和补充,现已满足不了正常教学的使用,严重制约了课程筹划的实行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2办学规模缩减,

3、办学成本加大,公用经费明显局限性。目前,农村地区入学适龄小朋友数量逐年减少的问题体现尤为突出。学校预算外收入骤减。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被取消,农村教育捐集资的渠道也相应地减少,农村教育经费的补充渠道变窄。尽管国家实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转移支付补贴的措施,但就其用于农村教育的数额来看,在某些地方与当年农村教育附加和农村教育捐集资的总额相比,尚有局限性,而这些资金真正直接用于补充农村学校公用经费的数量明显局限性,多数用在了农村学校的校舍改造上或用在了补充解决农村教师工资。在全面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前,无财政性公用经费的学校普遍存在。实行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后,虽然广大农村学校的学生杂费和

4、生均公用经费按原则由国家和地方按比例分担统筹解决,但是由于学校办学规模不断缩小,而农村学校的办学成本并没有相应减少,加之物价水平的上升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学校办学成本相对加大,学校正常运转仍然面临着一定困难,使许多学校变成了“生存型”学校。这些学校把能维持正常办公、学校正常运营,当作学校目前办学的最高目的,其他如教学设备的更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出培训已无力去实现。 3教育技术手段现代化水平低。目前,“新三室”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城区学校远远好于乡村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农村绝大部分村小“新三室”装备基本是空缺,现代化教学手段处在零起点。如此落后的教学手段,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信息资料

5、的收集,以及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都受到了一定限制,严重制约新课改的贯彻和教科研水平的提高,导致学校办学条件城乡严重失衡和教育的不公平,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尽管国家实行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建设工程,某些农村中小学按国标相继建设了网络教室、远程教育接受站或远程教育资源播放点,但现实中真正充足有效地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还需要一过程,由于远程教育不仅是一种技术问题,它更是一种学习观念、教学模式的变革问题。 二、学校校长和教师队伍构造失衡,整体水平较低,严重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力所在,只有拥有了一流的师资,才干办成一流的学校,获得一流的质量。近

6、几年来,各地普遍注重了加强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培养出了一大批省、市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和骨干教师,这些教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起到了一定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综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长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现状,也有诸多令人堪忧的问题。 一是领导素质不均衡,管理水平差距大。校长的思想观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某些农村学校的校长没能做到针对学校的实际来确立学校的发展目的,确立符合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办学理念,用现代教育思想来引领学校发展,而是把重要精力放在了跑关系、筹经费等本应由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解决的问题上,无暇顾及学校的全面管理和内涵发展。有的学校领导班子思想僵化、观

7、念陈旧,不积极去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老马旧车推着干,对自己的学校没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和规划目的,管理缺少个性,更谈不上办学有特色。某些学校领导班子创新有余、踏实局限性,受盲从心理驱使,学校管理注重表面文章,缺少文化内涵;重一时轰轰烈烈,缺少持久坚持,使学校管理追求表面浮华。有的学校领导班子缺少文化底蕴和影响力。某些教师反映,教师均有渴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增进专业发展的愿望,但愿学校领导在专业上为自己起到支持、引领和示范作用。但实际状况是,有的学校领导,特别是某些重要领导,不肯进课堂、不敢进课堂或进了课堂也只是摆摆架势,听课不评课,或是评课评不到点子上,缺少有针对性的指引。学校开展的校本培训,多数是

8、走过场,应付完毕任务,没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增进作用;学校教学工作和各项管理缺少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校长在广大教师中威信不高,更有甚者成为教师群体的对立面。 二是教师素质差别较大,整体水平较低。某些中小学教师敬业精神局限性、进取精神不强、思想保守、竞争意识淡漠。“自我感觉良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走一步看一步”的思想在部分教师身上体现较为严重。由于队伍管理体制上的因素,人为因素的干扰和历史的因素,教师学历层次与学识水平现状令人堪忧。从面上来看,教师的学历所有达标,绝大多数学校教师学历超过规定原则,但学历与学识极不相符,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教学水平参差不

9、齐。因此,在新课改的实行过程中,对课改浮现的新状况束手无策,“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现状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实行。有的学校教师由于长期地处偏远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加上没有竞争压力,放松师德修养、缺少责任意识,不思进取,不求上进。某些农村学校教师来源复杂,专业不对口,基本素质低。近几年来,随着教师地位和待遇的不断提高,某些非师范专业或从事其他行业人员流入教师队伍,她们中的某些人在思想上不适应学校管理,在业务能力上很难找到胜任的岗位,而对于这些“教师”素质提高的难度非常大,也影响了学校和教师队伍在社会上的名誉。 三是城乡教师配备不均衡,使用不合理。由于有关教师调配管理的规定不健全或执行不力,调配

10、过程中的人为因素较多,难以根据学校的合理需求,全面、客观、及时地调配教师,使得市区所在地学校、交通便利的农村学校人员富余,甚至人满为患,条件较差的乡村学校教师紧缺,人员安排使用没有选择的余地。同步由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制度尚未健全,新教师更新补充的规范机制尚未建立,有的学校浮现了教师总量过剩,专任教师却严重局限性的问题,而教学急需的新教师却得不到及时的补充,这种由于城乡教师配备不均衡、补充渠道不顺畅而导致的师资资源挥霍,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四是教师培训制度贯彻不够,教师专业化水平较低。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缺少改革意识,专业化素质有待提高。城区学校不乏其人,农

11、村学校更为严重。农村学校教师,由于学习和工作地区小,学校经费局限性,外出培训机会少,有相称数量的教师从未走出过县域参与培训,甚至有的乡村教师都没有进城听过课。有学校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跟不上,与外界信息沟通交流渠道不畅,由于受经费困难所限,教学中必备的报刊、杂志、参照书等教学参照资料极其缺少,教师难以及时获得有关的教育教学信息。某些学校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活动少,有的学校主线就没有规范的教研和培训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措施落后,致使诸多教育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某些学校把开展课题研究当作学校的面子工程和校长的政绩工程,而事实上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育基本

12、理论和基本知识缺少,从事教学研究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够,对教研、科研的基本规定、基本程序、基本措施不够清晰。从事教研、科研的能力不强。教学活动中缺少必要的归纳总结,对教学中应具有的进一步探讨研究问题的选择能力、论证能力、研究方案设计能力、信息资料的收集、整顿能力、研究成果的分析、总结能力,研究过程的调控和协作能力等都需进一步提高。在实行的所谓课题研究中连基本的课题申报表的填写、研究论文、报告撰写都不够规范。课题的选择不是过大就是过时,论证概念不清,说服力不强,研究思路混乱,找不准突破点,研究措施的选择不切实际,或拼拼凑凑、剪剪贴贴成几篇文章就草草收场。有研究课题、科研成果无研究过程的现象

13、普遍存在。 五是学校缺少竞争的活力和和谐的教育教学氛围。由于既有的管理体制和鼓励机制不够健全,学校管理不科学,而新的人事制度改革尚未全面实行,学校的用人权没有完全还给学校,学校内部没有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在广大教师当中没有形成,许多责任意识差、进取心不强的教师,在思想观念、学识水平、业务能力上不能积极地去提高和完善自己,开拓创新和科学求实的精神不够。某些教师遇到挫折就知难而退,半途而废,致使综合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三、加快改革步伐,强化监督机制,努力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针对影响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诸多因素,必须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强

14、化行政监督机制,采用积极有效的对策,在较短的时间内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要加大督促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合理配备教育资源,推动城乡和区域间缩小办学差距,增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力度。要及时有效地宣传和贯彻新义务教育法,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经费投入等问题。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行”的基本原则,逐渐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畴,贯彻好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保证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学校基本建设经费由政府分项目、按

15、比例承当,切实保证教师培训费、学校办公费和教学设备购买费等学校公用经费的财政保障机制,并在保证生均公用经费原则不减的状况下,按现行办学成本重新进行核定,合理拟定学校办学成本底线,并做到逐渐增长经费原则。 二是要加快义务教育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努力形成有助于城乡教师合理流动的用人制度。在现行条件下要努力扩大城区优质学校对农村单薄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建立起优质学校对单薄学校“联、帮、促”的良性运营机制,贯彻好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可以向农村合理流动。要切实保证农村教师待遇,采用多种有效的倾斜政策,鼓励和支持优秀教师向农村合理流动,以解决城乡教师队伍素质失衡问题。

16、同步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校本研修制度为主的教师专业化成长培养机制,充足运用“教师网络联盟”等培训体系,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步伐。 三是进一步深化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内涵发展的督导评估,努力构建起有助于中小学实行素质教育的监督机制。要注重学校内涵发展,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增强督导评估的针对性,构建起有助于推动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主发展的完整“督学”体系,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增进学校形成自我规范、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动管理向制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在加快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道路上,我们没有可懈怠的理由,只有针对农村教育实际,采用有效措施,加快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强化对各级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的监督力度,增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才干真正实现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