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528130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油麻菜籽看中国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觉醒.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從油麻菜籽看中國女性的地位及自我覺醒林家瑜 (2001)台灣女作家廖輝英憑油麻菜籽而一舉成名,使她榮獲中國時報文學獎首獎;該作品同時也獲改編為電影上演。這部被譽為一筆寫盡台灣婦女三十年悲苦生活的作品,看來並不因寫作技法而飲譽文壇,因為全文大致是用一條比較傳統、比較樸素的單一主線來把主人公的生活遭遇和思想演變過程貫串起來,逐步深入地去解剖主角性格心理的變化,完全沒有一些特別跳躍紛繁的寫作技法,但也就是勝在脈絡清晰。在本部作品中,廖輝英有條不紊地深刻揭示出傳統中國婦女的命運、地位、際遇和自身掙扎的種種問題。小說中阿惠的母親出身名門,但在父親之命下、千挑萬選之下卻誤嫁了一個浪蕩自私、沒有責任感的男子

2、。這個嬌生慣養、曾於日本讀新娘學校的千金小姐,在這種生活境遇下竟然也變成了一位刻苦耐勞、飽受欺壓的普通母親。她一方面十分憎恨花盡金錢去養別的女人、不顧自己女兒死活的自私的丈夫;另一方面卻又心甘情願地替他收拾一切殘局。既然常常給丈夫按在地上拳打腳踢,但卻又一而再、再而三地為他生兒育女,誠然是充當了他的奴隸,一生的日子在半是認命、半是不甘的吵嚷中過去。但是,她卻沒有想過要離開這個沒見笑的四腳的禽獸。即使丈夫毫不留情地用刀插傷自己,又或者自己在難產、快要沒命時,做丈夫的還在跟情婦鬼混時,她仍然沒有要離開這個男人的念頭,反而在他欠下債項時,情願為他當掉亡父僅留下的那一點點遺物。在旁人看來,這是多麼的愚

3、蠢、多麼的不值得。造成這個令人慨嘆的原因,究其實,原來是認命帶來的悲劇。故事開始不久,那位連娶六妾而苦無一子的外祖父,只能夠用查某囡仔是油麻菜仔命,(意思是指女人是油麻菜仔,落在哪裏,就長在哪裏。) 來勸慰婚姻不幸的女兒。他只能無助地看著千金受別人欺負,但卻沒有任何方法來幫助女兒脫離這困境,只曉得叫她認命。做女兒的,當自己最大的人生憑仗都束手無策時,也就只有無可奈何地按著這認命的觀念,走上她作為他人母親的路途。在若干年後,當自己的女兒要與哥哥一爭公平待遇的時候,母親自自然然地嚴詞以對說:你計較甚麼,查某囡仔是油麻菜仔命,落到那裏,就長到那裏 你阿兄將來要傳李家的香煙,你和他計較甚麼?將來你還不

4、知姓甚麼呢!當阿惠考人了第一志願的名牌大學時,做母親的竟衝著成績單撇大嘴:豬不肥,肥到狗身上去。母親的這一教導,恰似某些年前外祖父的勸慰。兩者無不透現出男權社會中男尊女自卑的不平等信息:女性不能夠計劃自己的生命和前途,女性生出來就是虧本貨。母親是男女不平等下悲劇婚姻的痛苦受害者,但她卻從沒有自覺地要脫離或者改造這種厄運。或許,在她生活的社會裏,社會分工,各種人事物也還未能允許她衝破男權利益至上的樊籬,對於一切,她只能看作是天意命定般那麼簡單,女人的生命就如油麻菜籽般,落在哪裏,就生在哪裏,別無任何選擇。但最可悲的就是:她自己不單沒有積極去抵抗男權主義,反而成為了鞏固男尊女卑觀念的忠實者。她一次

5、又一次地、不經意地在向一代傳播著臣服父權統治和認命的消極觀念。阿惠母親在這裏,實際上就是代表了千百年來千千萬萬淹沒自我的中國傳統女性。在她們自小所形成的思想世界裏,父親是家裏一切的巨大支柱,她們生活是生活在父親的家裏,再加上其它親情、孝道、禮儀等的驅使,她們無不聽從父親。在長大了的時候,也就要踏上女性找尋歸宿的生命軌跡,從此告別父家,永遠生活在另一個男性的家裏;也就在這個時候,她們自己的全部生命就永遠離不開丈夫、孩子;為了這個家,她們不再講自身的個體自立和發展,而是願意隨時犧牲掉自己的一切,她們透過愛情和婚姻,下定決心地一生跟隨著丈夫,不離不捨。正所謂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直到某一天,家庭之舟破

6、爛得覆沒時,也要抓住那半塊浮木,期待著丈夫有一天回頭打救。從婦女受壓迫,受歧視這一點看來,我們不能不承認:五千年的古國文化,的確存在了不少陰暗的一面、殘酷的一面。指導中華民族的儒家思想,有其輝煌的、優秀的一面,但它在歷史上三次興盛的時期裏,卻不可否認地含有不少對女性壓抑、貶低和監管的色彩。在先秦的時候,這種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婚姻制度,使結婚當事人不能夠擁有對婚姻的決定權,真的不知道剝奪了多少女性的婚姻自主權,許多的深閨怨婦默默地終其一生。漢代的時候,以三綱、三從、七出等倫理重重枷鎖在女性脖子上的教條,嚴重摧殘了女性應有的人權和自由,多少無辜的女性含怨黃泉。等到宋明理學時期,理學家們卻又用存天

7、理、去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等訓誡窒息了女性的精神思想。在這種以男性為中心的千年古國裏,女性對自己的人格和價值的認識變得十分模糊,從而慢慢地失去了表達聲音和申訴聲音,陷入了一個淹沒自我的忘我境界,轉過頭來好像阿惠的母親般自覺地去傳播男尊女卑的教條和觀念。如果把阿惠的兄長譬喻為傳續李家香火的香鼎,那麼,在阿惠母親看來,阿惠就是神壇上面可以被犧牲、被祭供的豬狗。尼采說:男性為自己創造了女性形象,兩女性則模仿這個形象創造了自己。阿惠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一個塑像。但是,在中國裏,我們還可以找到千千萬萬同樣的塑像。然而,在歷史長阿的演變過程中,它有其不同的交匯之處,新舊的文化思想、社會環境也就受到種種的衝

8、擊。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因此而不斷地變換著。婦女們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的環境地位問題,自覺地去思索自己在社會和家庭的定位和價值。在這種新舊思想文化的衝擊下,有的婦女依然淹沒在舊觀念、舊思想裏,有的卻沉浮在新舊觀念的困惑泥淖裏,但同時也更是努力地找尋掙脫的途徑。就本部作品來說,如果母親是被淹沒者,那麼阿惠就是掙脫者:她走向了一條尋找自我的路途,跟母親的認命道途背道而馳。父母問的惡劣關係,父親的沒良心、母親的苦心,使阿惠自小養成了一種堅韌不屈、愛惡分明的性格。當爸爸用刀插傷母親後,七歲多的阿惠就哭著、喊著,在夢裏答應要為她報仇;當得知阿川講她壞話時,也就從此不再跟他講話。在年幼時已懂得咬實牙關做盡家務、照

9、顧弟妹;在大學畢業後,在企業部門儼然成為了一個女強人,個性一向平和的她,在闖盪數年後,性子裏居然也冒出了激越的特色 從前那種半是聽天由命的不落力的生活,這會兒竟變得異常迢遙。但是,照顧家庭的重擔卻要由她一人來肩負了。一家之主的父親始終是像駝鳥一樣沒事人似的躲著。而母親一心一意指望傳續香火的三個兒子都因受不住家裏那種氣氛而離家他住,沒有一個留下來承歡膝下。從這裏看來,也就體現出廖輝英的內心話:平心而論,女性在謀生技能、學識基礎這些方面絕不輸於男性。因此,有些卓拔的女性必然超群而出。1 阿惠就是她筆下的一個典型人物。在戀愛婚姻等問題上,阿惠雖遭到母親的諸多叫人心痛惱恨的阻難,但她沒有再好像小時候那

10、般凡事屈服在母親的教導下,也沒有被身邊人不幸婚姻的惡夢所嚇退。因此她也就沒有聽從媽媽那種對婚姻採取逃避的消極態度,她堅持獨立自主。最後跟自己相戀了一段日子的戀人締結良緣,並且深信自己一定會擁有幸福的婚姻生活。自信,反映出她對自己生命的十足把握。在小說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一位在婚姻土、事業上都取得極為成功、極為美滿的女性終於在現代的社會上誕生了。她是一個具有獨立人格,可以掌握自己人生的新女性。雖然她按著傳統的人類生活軌跡結了婚,但她跟傳統的中國女人卻有著巨大的區別,即使要她離開身邊的男人,她也可以逍遙自在地過著屬於自己的、比較愜意生活。阿惠代表了新時代千萬的新女性,把握了新時代的各種契機,打破

11、了傳統以來夫受命於朝,妻受命於家、男主外,女主內的社會分工規條和階層制約。她們都紛紛投身於社會,在各行各業顯顯身手、施展才干,使本來以男性為中心的傳統社會結構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在事業上、感情上都跟男性展開了平等的交鋒和發展。在這部小說裏,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這一時代裏,兩類女性不同的生活面貌,隨著現代的教育程度越來越普遍和提高,工商、金融、數碼科技業等的蓬勃發展,昔日只能呆在家中被迫淹沒自我的女性,必定會是越來越少;而覺悟要找尋自我、開創自我世界的女性也就必然會是越來越多。歷史開始把機會償還給女性,使男、女越來越能夠同享公平競爭、公平待遇的機會。因此,從歷史長河發展、流傳下來的一些傳統文化,必

12、會在現代社會裏的一段段矛盾衝擊下而慢慢地消失,所以三綱、三從、七出等觀念也就會成為歷史陳跡。千百年來主導中華民族思想的儒家文化,如果還要在新世紀裏保持著一定影響地位的話,那麼,必定要更仔細、更認真地對它加以修改。與此同時,也就更需要有更多一流的學者來參與發掘儒家的資源,從而開創出更適合新世代中華民族的思想。其中更要積極地探索、開採出能夠促進男女間融洽平等共處的條件,真正發展出、生活出上天賦予每一個人,(不論是男人,也不論是女人)的人生價值,使兩性積極地彼此尊重互相的人性和人格。註:1 參考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期第225頁或參看紅塵劫中紅塵劫作者與作品簡介海峽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參考書目油麻菜籽廖輝英台北皇冠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83年第l次印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期徘徊在這棵文明大樹之下及1990年第8期廖輝英小說創作初探由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出版及印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