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57526462 上传时间:2024-03-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变异 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思路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并受环境影响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基因和环境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学生明确环境的影响是有限的,不能遗传的。同时变异是否对生物个体有利,还取决于生物体所处的环境。在引入的方式上,教师可以运用“一猪生九仔,九仔各不同”的谚语进行引入。也可以取几个不同颜色的玉米作为一如的话题。用投影仪将不同花形的菊花、不同颜色的玉米、红眼白眼的果蝇等的图片投影进行引入也可。在进行生物体变异的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时,适当渗透环境的选择作用,为以后自然选择教学做好铺垫。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生物的变异。 2.举例说出遗传育种的几种方法,以及在生产中的

2、应用。能力目标初步体验调查生物变异的方法,提高处理调查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调查结果的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了解遗传育种在农业中的应用,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通过理解不同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问题。三、重点难点重点:(1)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的区分;(2)生物体遗传的意义;(3)举例说明遗传育种的方法。难点: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在进行本部分的教学时要注意对照不同的环境说明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区分。四、教学媒体不同变异现象的图片,视频资料五、课时建议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身边事 教师语言:俗话说“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我们课本的

3、“身边事”反映的就是这种现象。不知道大家注意过身边的动物没有,家里的小猫生宝宝了每一只小猫都跟其他的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变异,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这种现象。教师组织学生思考身边不同的变异现象。(二)探究竟教师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完成“探究竟1”的活动。(注意: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充当“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积极展示自己的性格。)在统计完5项汇报之后,与组织者形状完全相同的人数会很少。教师要根据这个现象说明同一种生物体在许多性状上都会互有差别,并解释“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叶子”说明变异的现象是普遍的。(2)教师布置学生阅读课本“探究竟2”,并对几种情

4、况是否能遗传进行分类,并请学生说明自己划分的依据。教师以此为基础讲述有关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概念,并举例说明生物体的性状是由遗传物质决定并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比如“大花生与小花生是两个品种,大花生的平均长度大于小花生,但是如果生存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大花生会长的较小,而小花生在废水充足的时候也可以长得较大。” (3)布置学生分析“探究竟3”并说明得出答案的根据。(参考:小牛的毛色与亲代不同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这是因为小牛的颜色与父母都不同,而且农场中出现白色小牛的几率也远比隐性遗传低得多。这种小牛的颜色比一般牛的颜色更显眼,容易被敌害发现而被捕食,因此对其在野外生活不利。)教师以此为基础

5、讲解有关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的概念,并说明环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学生活动:思考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是靠什么来区分的。哪些原因可以造成变异。阅读课本,理解变异对生物生存能力的影响。(三)大家谈教师活动:课本的两个问题都富有讨论性,教师可以阻止学生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辩论,分为正方和反方。正方列举变异对生物生存有利的方面,反方列举变异对生物生存不利的方面。(注意:辩论时,双方只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陈述,辩题是由老师确定,所以应以双方的积极性和举例的丰富程度,而不是以观点的正确与否来判断双方的辩论结果。)当举例足够丰富时,教师说明变异又有利于生物生存的也有不利于生物生存的。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变异起

6、了重要的作用。在探讨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自由发言,对生物没有变异的情况进行假想,畅所欲言。教师积极肯定其中的合理假设,并指导学生假想并不等于乱想,而是有根据的推测。1.一切变异对生物体的生存都是有害的吗?参考:并不是所有的变异对生物的生存都是有害的。有的变异能提高生物体的生存和生殖能力,这是有利的变异;有的变异会降低生物体的生存和生殖能力,这就是不利的变异。大多数变异是中性变异。2.设想自然界中的生物如果没有变异,结果会怎样?参考:由于环境不断变化,如果各种生物不发生变异,那么每当环境剧烈变化时就会有物种由于对环境的不适应而灭亡。学生活动:进行辩论,并得出生物的变异有有利的变异和不利的

7、变异之分,大部分变异是不会影响生物正常生理活动的。通过设想没有变异时自然界的情况,理解生物的变异对其适应环境和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四)知识链通过前面的探究和讨论过程,学生已经将基本的知识点理解和消化了。教师可做小结性的总结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阐述:(1)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讲述这个问题时结合“探究竟2”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说明两种变异的区别,并通过课件演示简单介绍可遗传变异的产生的方式。(2)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涉及一些关于自然选择的知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伏笔。(3)变异的重要意义在讲述时,可以渗透一些进化的知识,使学生初步认识“适者生存”的合理性。七、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物的变异,变异与遗传一样都是生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由于有了遗传的功能才能保持本身特征的代代延续,又由于有了变异的基本特性才使神舞的个体之间产生差别。变异有不利变异、中性变异和有利变异之分。变异在生物的进化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