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57521365 上传时间:2023-01-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姬春玲《飞天不再是神话》.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飞天,不再是神话教学设计 课题飞天,不再是神话解读理念本主题活动以“家乡、祖国的巨变”作为切入点,让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航天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感受祖国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立志建设祖国。学情分析根据我班的学情,教学时把握教学目标,通过播放视频、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虽然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资源有限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还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差距,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要彻底改变这种面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教育学生从小立志为国争光,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力量。教材分析内容标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放手让

2、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思考。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明白合作交流的意义,体会“合作交流真好”。能力目标让学生明白合作交流的意义,体会“合作交流真好”。知识目标了解与“神五”“神六”相关的人和事。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爱祖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方法解读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教师查找关于“神五”“神六”的照片,并制作成课件;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神五”“神六”的资料。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播放课件:从“东方红”到“神舟”,看后让学生谈感受。播放课

3、前准备的课件资料看后谈感受。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走近“神5”研讨会;2、走近“神6”研讨会;3、“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对接;4、新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1、播放课前准备的4个活动环节的课件资料;2、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1、观看课件;2、合作交流;3、谈感受。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1、对于“神舟”号, 你还想了解什么?2、查找有关的资料,办一期“飞天颂”墙报。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学生讨论交流。板书设计飞天不再是神话东方红 神州 尖端技术教学效果 预 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多学生应该掌握:1、初步学会了运用网络选择、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2、阅读交流了“神舟

4、6号”研制、发射过程中的人和事。3、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科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飞天,不再是神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与“神五”“神六”相关的人和事。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3、让学生明白合作交流的意义,体会“合作交流真好”。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怎样才是爱祖国?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教师查找关于“神五”“神六”的照片,并制作成课件;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关于“神五”“神六”的资料。教学时间一个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播放课件:从“东方红”到

5、“神舟”,看后让学生谈感受。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活动一、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走近“神5”研讨会。 1、教师:同学们,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发射成功了。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通过各种途径,对“神舟”5号,对杨利伟,对我国的航天事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2、学生分为四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课前,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资料,想看吗?(教师播放杨利伟载誉归来的录像片段) 3、采访活动。当杨利伟载誉归来时,假如你是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你准备怎样采访杨利伟? (学生讨论交流提示:如在飞船里是什么感觉,能看到地球吗,载誉归来

6、最想说什么等。采访时要注意礼貌,认真做好记录。) 教师:从梦想到现实,从国家领导人到13亿人民,从英雄到战士。看了这些图片,此刻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学生交流: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教师提供相关网址,各组自由选择本组所要研究的问题分工浏览共享。) 4、用小组交流的方式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课件播放:出示神舟5号资料: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在发射载人飞

7、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 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作出的重大贡献。”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 活动二、走近“神6”研讨会。 1、对于“神舟6号”,你又想了解些什么? 课件展示神州6号材料:2005年10月12日上午9时,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船;10月17日凌晨4时32分飞船顺利返回地面。神舟6号载着2名宇航员

8、,他们是聂海胜和费俊龙。10月15日下午4点,胡锦涛主席代表全国人民向两位航天员表示祝贺和鼓励。在飞船上,费俊龙打开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费俊龙迈出了一小步,但这一小步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大步。 2、小结。 神舟6号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神舟6号载着2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115小时32分,并进行科学实验;而2003年10月16日发射的神舟5号是载着 1名宇航员在太空中飞行23小时。这说明经过两年的努力,我国的航天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活动三:“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对接 课件播放:2011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两天

9、前发射的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成功,为中国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初步建立长期无人在轨运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载人空间试验平台,开展空间应用、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建设载人空间站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活动四、新中国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 1、教师:除航天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计算机、机器人、汽车、潜艇、生物学、医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了成就?(出示相关资料) 2、收集反映中国科学技术成就的图文资料,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同学们交流。感受祖国的强大。 3、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伟大,让我们对她深情的说一声,祖国我为你自豪。 三、课后践行、内化感悟 浩瀚无边的太空、神秘辽阔的宇宙、还有无穷的秘密,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我国已经宣布,将实施探月计划,建立太空站,进而飞往火星。我们的梦想也因此飞翔得更高更远。对于“神舟”号, 你还想了解什么?提出你的问题,小组合作,查找有关的资料,办一期墙报或举行一次“飞天颂”主题班会。 板书设计: 飞天不再是神话东方红 神州 尖端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