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57520366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docx(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写字的姿势与执笔方法 正确的写字姿势与执笔方法,不仅形象美观大方,也有助于把字写好,不可小视。 一、写字的姿势 写字的姿势很重要,姿势的正确与否,不仅关系到能否写好字,还关系到身体健康。特别是青少年,正处于发育阶段,不正确的书写姿势,便可能导致难以纠正的坏习惯,甚至影响身体的发育。 写字不仅是运用几个指头的问题,而且需要指、腕及配合贯注全身的气力。在书写中针对字的大小和条件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姿势。 写字是全身各个部位相互配合的整体过程,也是全身之功集于一毫的运动过程,如果没有眼(睛)、心(脑)、手三者的紧密合作,是写不好字的。 要写好字,就得将全身的功力通过臂、腕、指灌注到笔端,使笔力借墨毫达

2、于纸上。怎样实现这个目标呢?那就须有最佳状态的写字姿势,因为“心”正才能身正,身正才能笔正,笔正才能锋正,锋正则为中锋,中锋乃笔法之首则。 根据一般写字的实践,写字大体有坐势、站势、蹲势三种。 1坐势 写不太大的字一般用坐势。坐势的基本要求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八个字,也就是这几个部位相互配合好,才能舒适、协调、得力。 头正:就是头部端正,稍微前倾,不要歪斜。这样视线正,下笔才看得准,有利于把字写端正,也可防止损伤视力。 身直:就是身子要坐端正,两肩齐平,腰部挺直,胸部自然张开,保持精神振奋。另外,胸部距离桌子里沿有约一拳左右的空间,这样既能自由舒畅地呼吸又能称心如意地活动,因而有利于

3、写字。 臂开:就是两臂自然撑开,左手按纸,右手执笔,这样两臂均衡,写字就可挥洒自如。俗语云:“写字要拉开架势”即是此意。 足安:就是两脚要自然放平,稳踏在地上,两脚之间分开的距离应因人而异,以自身舒适为度。当然过宽过窄都不好,更不要将两脚交叉或踮起脚尖,或翘起二郎腿抖动着,或把脚蹬在前后左右的桌、凳的横木上。这样就可以使下肢得力而能运上气力来,所谓“全身力量到毫端,定气先把两足安”是有它的道理的。 2站势 站势的要求是:头俯、身躬、臂悬、足开。 头俯:就是头朝前微俯,与纸面保持适当的距离,即能通观全部,又感到头颅舒适。 身躬:就是上身微前倾,腰背稍弯躬,“力发乎腰”,肩带动腕,用尽腕力,使尽笔

4、势。但身子弯得要适当,以进退灵活,伸展自如为原则,这样可使笔势奔放,气韵横生而兼顾全篇的行气和章法。 臂悬:就是肘腕俱离桌面,整个手臂悬空,笔势来往,自然开张。注意左手要按在左面纸上比运笔处稍高的地方,这样有利于行笔。 足开:站立的两脚要自然分开,或两脚与肩等宽平行,或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反之亦然,要视书写者习惯而定。“力发乎腰,其源在脚。”这样,身体上下协调,便于发挥臂力,同时提领全身之气,纵意抒发。 3蹲势 有时所写的字幅较大,桌面不够用,就要放在地上采用蹲势来写。蹲写时,左腿蹲曲略后,为上肢展开留出余地;右腿蹲曲稍前,右膝屈于胸前左右手之间;右臂悬肘运笔,左手按地为支柱。写前要预定好字形结

5、构,胸有成竹,然后再蹲下来挥笔书写,要一气呵成。 总之,无论哪一种姿势,运起笔来只要全身各个部位感到舒适、轻松、自然灵便,书写得力且能持久即为佳势。这也可以说是写字姿势的基本要则,不按这个原则去做,有可能使字歪斜,时间久了也有害于健康。 二、执笔的方法 写字在有了正确的姿势之后,就应懂得和掌握执笔的方法和要领。晋卫夫人笔阵图云:“凡学书字,先学执笔。”执笔得法,则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若不得法,则使转不灵,握运无力。所以,元郑子经衍极天王篇云:“夫执笔者,法书之机健也。” 关于执笔的方法,前人有“执笔无定法”之说,这里主要介绍大多数人写字的实践和历史上沿袭下来比较准确而切实可行的一种方法,叫做“

6、五指执笔法”(见图53所示)。 1五指执笔法。是用“按、压、钩、顶、抵”五个字来说明五个手指的作用。 按:指大拇指的作用。“拇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千钧。”拇指前端出力,紧贴笔杆内方,指头上方稍稍倾斜而上仰一些,拇指中节略弓弯而非死板伸直,力的方向由内向外。 压:是食指的作用。“压”字有约束的意思,食指与拇指捏紧笔杆后,用食指第一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杆外方,笔杆在食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交接处,使力方向由外向内,与拇指互相配合,把笔杆控制在两指之间,加以约束,以便发挥写字运行的“主力”作用。 钩:是指中指的作用。拇指、食指已将笔杆控制住了,再用中指的第一节弯曲如钩的在食指下方钩住笔杆,以加强食

7、指的力量,在写字时,起由外向内钩的作用。 , 顶:是无名指的作用。无名指在中指的下方,用指甲下端和肉连接的地方贴住笔杆后右方,使笔向上行。注意,此处的“上行”,即平面内的上行笔,并非空问内的提笔。 抵:是小指的作用。抵是垫着、托助之意,就是小指紧靠无名指,起着扶助无名指的作用。因无名指力量不大,不能独自顶住中指向内钩的力量,所以还得小指抵托在它的下面以辅助无名指。 五个指头执笔,各有其作用。它们结合在一起,内外上下,力量衡匀,紧集中心,运笔就可以四方八方,伸展自如了。 宋苏东坡论书云:“把笔无定法,要使虚而宽。”因此,无论哪种执笔法,只要不违背人们正常的臂、肘、掌、腕的生理习惯,又能充分发挥出

8、毛笔的特殊功能,就可称为好的执笔法。 2。执笔要领 要使五指执笔法更有效地发挥作用,还须掌握如下要领: 指实掌虚:五指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把笔管稳定在一个可运转的圆周中心,充分发挥从前后左右凝聚的指力,协同作用,为中锋用笔和多种运行技巧提供条件,这就是指实。字之“骨”“生”于指,“指能实,则骨体坚实而不倚。” 五指关节外凸,无名指和小指不能抠,使掌心自然形成一个空间(俗说可容一个鸡蛋),这样手指灵活运转,达到书写便利自如而不僵持的目的,这就是掌虚。“掌者,指之所以展伸也。掌虚,则运转便宜。”要做到掌虚,还必须执笔浅,即所谓“足踏马蹬浅,则易出入;手执笔管浅,则易拔动也。” , 掌竖腕平:掌竖,

9、就是把手掌竖起来;腕平,就是腕与纸平。掌竖腕平有密切关系。沈尹默书法论丛云:“掌能竖起,腕才能平;腕平,肘才能自然悬起,肘腕并起,腕才能够自如运用。”掌竖腕平,则笔直;笔直,则锋正;锋正,则运转自如。这样写出的点画四面势全。 高低适当:执笔高,便于挥运;执笔低,较为稳定。然而,如果执笔太高,则笔锋浮滑,跳跃不稳;倘若太低,则伸展不畅,局促笨拙。 执笔的高低,可视书体不同和字的大小所需运转的幅度而定。一般而言,写小字执笔较低,离笔杆下端一寸许;写中字,运笔的幅度较大,执笔稍高,离笔杆下端二寸许;写大字运笔幅度更大,执笔须更高些。写正楷,执笔宜低些,以便笔力稳健,结字严谨;写行、草书,执笔可稍高,

10、以便行笔流畅,掌握行气和章法。 启功先生在书法概论中介绍了一种确定执笔高低的方法:即书写落笔之前,先用笔向空中画个圆,所要写的字,以不超过这个圆的范围之外,就说明这时执笔的高低合适。初学者可以参考。 松紧适度:苏轼曾说过:“作书不在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执笔松与紧各有千秋。执得紧些,适于书写沉着有力的笔画;执得松些,轻便灵活,写出的字洒脱。一般说来,执笔以松紧适度为宜。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握之太紧,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书必抛筋露骨,枯而且弱。”且执笔太紧,笔会颤抖,手易疲劳。但也不宜太松,太松了笔力用不上,难把“一身之力”通过肘、腕、指注入笔端,则笔力轻浮软弱。所以,执笔妙在恰合心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