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57513556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思考【摘要】创新是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但创新型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环境中往往受到各种内外部环境的制约本文针对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司治理模式的特殊性展开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理顺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机制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创新型中小企业一般是指具有较健全的创新机制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形成以技术、品牌、制度、管理、文化等全面而持续的创新能力并借此获取超额利润的中小规模企业同时由于自身特点决定创新型中小企业独有的公司治理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是带有层次性的“共同治理”模式在此基础上的经营业绩评价需要各有侧重地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一、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的特

2、殊性创新型中小企业特有的治理模式是以其所处的经营环境为根本的研究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首先应以此作为切入点目前我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有所相似但仍然在下列特点上具有其特殊性(一)资本集中程度高中小企业资本的集中程度远高于其它企业而创新型中小企业更甚中小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诞生期或成长期多是独资或合伙经营企业即使建立股份制其资本结构也以一两个股东高比例绝对控股为主体而且也不无例外地陷入“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中虽然在部分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激励机制中部分经营管理者和技术团队可持有企业股份但通常是比例极低的股票期权无法改变创新型中小企业资本高度集中的局面应该说这是中小企业特有的生命周

3、期特征创新型中小企业也不例外然而资本集中度越高出资者(大股东)承担的风险便越高显然与下面所述的投资风险混合存在(二)投资风险大收益与风险是一对“双生儿”投资风险大正是创新本身所带来的创新为企业带来高速成长是因为在短期内缺乏竞争者而这也是风险的根源中小企业从创意的酝酿到推广乃至真正实现不确定性程度极高且难以被测评大量投资尚未回收此时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技术风险是否成熟稳定模仿难度如何能否通过中试并实现产业化;市场风险市场能否接受并推广销售渠道建设投资庞大;制度风险创新机制能否稳定现有员工并吸引更多人才;能否真正实现持续的创新能力等等另一方面是初创企业的存活风险中小企业绝大部分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诞生期

4、或逐步进入成长期是典型的初创企业据统计美国民营企业寿命1-5年占68;6-10年占19超过10年的只占13可见初创企业“死亡”的风险尤大而这一风险在我国更为突出这与我国目前的经营管理环境和竞争环境密切相关两重风险的相互作用下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投资风险显然高于一般成熟企业(三)创新能力强“风险较大”既是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劣势也是其存在之必然共性而“创新能力强”却是它们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解析了之所以是创新型企业的个性特征创新型企业的“创新”是全面而持续的是依靠创新机制运作而实现并非仅靠某人某时的灵感迸发这种持续的创新能力在中小企业群体中更为突出按照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的观点创新的主要来源是中小企业而

5、不是大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的决定性力量受市场优胜劣汰法则的驱使中小企业既无历史体制约束也受到市场竞争刺激创新能力更容易激发和释放这正符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和经济学“破窗”原理生产力的创造是在破坏中发生新企业的发展是以老企业的毁灭为前提的即先破而后立由此可见创新能力不完全依赖于物质条件而主要依赖创新机制和环境以及与此关联的企业家精神和团队协调创新这些条件正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具备的二、创新型中小企业特有的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高效运作和协调“委托代理矛盾”的基础从上面对创新型中小企业经营环境特殊性的分析可见出资人(大股

6、东)承担着最主要的风险为实现资本的逐利避险本质在治理结构上应该更强调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但与此相反过度的约束控制却会导致企业创新能力的“窒息”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既有效保障投资者的资本风险又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和团队创新能力正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治理模式的特殊性所在理论上公司治理可分为“股东至上”和“共同治理”两种模式在“股东至上”模式中投资者和经营者是较单一的“资本雇佣劳动”关系是典型的“投资者控制型”常见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初始阶段即诞生期和成长期此阶段出资者具有绝对的优势和话语权经营者和科研人员仅依附资本而存在对企业财富创造的贡献并不明显此模式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尽管创新型中小企业同处于诞

7、生期或成长期但却与一般资本密集型企业有较大不同归纳以上创新型中小企业特点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治理模式有以下几个层次第一创新型中小企业处于初创阶段(诞生期和成长期)初创企业投资风险高、资本高度集中的特点是其存在的前提条件尽管这不能直接带来创新能力但却是创新能力的物质基础这决定了公司治理模式首要考虑投资者的利益和风险第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持续创新能力”并不完全依赖资本的集中投入而依赖于企业自有的创新机制和团队力量因此经营管理者和技术团队对企业进一步发展的推动作用达到甚至超过资本的作用诸如技术参股、MBO等创新体制;聘请职业经理人和咨询机构等管理体制使经营者和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经营决策这要求治理

8、模式中应充分体现各内部利益相关者的需求第三当企业步入成长期中期成熟期的部分特征略现由于前景逐步明朗技术风险向市场风险过渡银行等稳健借贷资本逐步进入企业既是主观的要求也是客观的必然部分规模较大、业务量稳定的客户也愿意与企业形成长期合作关系债权人和客户等外部利益相关者均希望更多关注企业的经营状况可见在上述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互作用下创新型中小企业不再是一般中小企业单纯的委托代理关系各利益相关者又不可能实现完全平等的“共同治理”而且在投资者、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三者间存在明显的层次性各方或投入物质资本或投入人力资本维护和推动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企业实体其目的都是获得单个产权主体无法获得的合作利益由此可见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并非“股东至上”模式但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共同治理”三、结论笔者认为尽管创新型中小企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诞生期和成长期但其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模式是具有层次性的“共同治理”模式以投资者为企业存在的基础内部利益相关者是企业发展创新的动力外部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