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57511780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一: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进行很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非常盛行的节日。今日我们就来过一个特殊的有意义的端午节。活动日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活动地点:教室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专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思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活动内容: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详细内容如下

2、:(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3)学生叙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2.与妈妈一起包粽子(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非常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日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美丽。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方法: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拟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4.将粽叶包好后用预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5.蒸

3、煮。学生和家长动手包。三)诗歌朗读(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知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许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读表演。第一:xx同学朗读。其次:小组朗读。第三:女生齐诵。第四:男女朗读。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四)观看赛龙舟录像。(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缘由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

4、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参加这一行列。(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主持人):看了刚刚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七.吃粽子请评委依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正确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八、(班主任)讲话:同学们,今日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教师快乐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加的热忱,剧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力量。同时也特别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忱参加。通过

5、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熟悉。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二:一、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严密结合在一起,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念和骄傲感,增加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喜爱。二、活动设计(一)找一找对象:15年级学生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学问;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二)说一说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学问。1、对象:12年级学生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6、。2、对象:34年级学生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3、对象:5年级学生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三)画一画对象:35年级学生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四)写一写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展环境布置设计。对象:35年级学生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共享端午的欢乐。5年级学生进展屈原诗词钢笔书写竞赛。(五)学一学对象:

7、15年级学生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六)比一比对象:35年级学生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展故事演讲竞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三:一、指导思想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珍贵财宝,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

8、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骄傲感。二、活动的目标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局部入手,为学生供应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加,自主探究,培育探究力量、创新力量、实践力量和协作力量。活动目标可归纳为: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育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熬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阅历)等)猎取信息的力量。3、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力量。三、活动的内容1、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

9、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扫瞄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好玩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状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根底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展端午诗歌朗读竞赛。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四、活动安排活动一: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各班在班主任的带着下,搜集有关诗篇,先在本班进展诗歌朗读会,然后选派一名代表参与学校的赛诗会。竞赛时间:6月1

10、6日下午其次、三节课竞赛地点:多媒体教室奖项设置:低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高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活动二: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在接近端午节期间,各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篇日记,在班会课上与全班学生进展沟通。()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四:一、课题的产生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快乐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心情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很多好玩、难忘、喧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11、?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剧烈的奇怪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教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沟通、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查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讨论者的境地。二、课题讨论的目标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局部入手,为学生供应讨论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加,自主探究,培育探究力量、创新力量、实践

12、力量和协作力量。讨论目标可归纳为: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育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熬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阅历等)猎取信息的力量。3、通过活动,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力量。三、课题讨论的内容1、结合当地的实际状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扫瞄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好玩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状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欢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

13、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根底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四、课题实施的步骤1、提出问题(1)你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关于端午节有哪些传奇?(2)在我们这儿过端午节有哪些好玩的风俗习惯呢?你知道哪些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呢?(3)你准备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呢?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动身点,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了问题的情境,为学生供应了讨论方向,让他们依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2、探究与绽开(1)组织调查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设一个小组长,由组长组织调查了解有关部门端午节的

14、学问,并把这些学问整理成文,选派代表在全班进展交在调查过程中是通过什么渠道调查的,遇到了那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和启发?(2)网上阅读为了拓宽学生的学问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扫瞄,查阅一些地方过端午节的习俗,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3)协作沟通为了熬炼学生的动手力量,教师可以提议学生相互协作,学会自己想学会的一些风俗习惯的做法。例如:编手链、包粽子、折葫芦等。3、应用与深化通过调查讨论,学生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一些学问,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端午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端午节诗歌的搜集,鼓舞学生培育擅长搜集整理的力量与习惯。4、反思

15、与拓展通过师生争论沟通、学生作品的展现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最终进行“我的端午节最欢乐”主题中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现自己的讨论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舞学生进展其他讨论活动的兴趣。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五:一、活动背景:以民族传统节日为根本载体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动力。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清明、中秋、端午等作为中国的一个个传统节日,从来没有被人遗忘。由中宣部等联合发出的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是对青少年进展思想道德教育的珍贵资源。要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要利用清明、端午、中秋和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可见,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是弘扬传统美德、培育学生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因而,学校在端午节降临之际,依据学生实际,制定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端午节系列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对端午节熟悉与了解,用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