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57507793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2.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公务员考试新题型科学推理(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最新广东公务员科学推理模块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部分包括四种类型的题目,均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的字母涂黑。不选或错选,该题均不得分。(共30题)一、科学推理: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原理进行分析判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第一章 牛顿三大定律与基础力学 第一节 牛顿三大定律 基础理论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直到其他物体对他施加作用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F=ma3.牛顿第三定

2、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 线上。4.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5.平衡力与作用力: 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不同点: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知识点: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对于惯性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

3、。【例1】下列情景是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A B 溜冰时脚向后蹬地 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C D 锤头松了向下撞击锤柄 司机带安全带【例2】匀速上升的气球下方用绳子挂着一实心铁块,瞬间剪断绳子,则铁块(C ) A.继续匀速上升 B.立即下降 C.先减速上升,再加速下降 D. 先减速上升,再匀速下降【例3】如右图所示是一辆运动着的车,底部C点在车顶A点的正下方。若A处有一滴水掉下,水滴落在C点的正前方B点处,则车子正在作( D )。A、向前的匀速直线运动 B、向后的匀速直线运动 C、向前的加速直线运动 D、向前的减速直线运动【例4】如图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是(B) A、4N和

4、8N B、4N和4N C、4N和0N D、8N和8N【例5】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第二节 基础力学 基础理论 v 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v 重力:产生: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三要素: 大小:;方向: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v 弹力:产生: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后,力图恢复其原来的形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 的力叫做弹力。 三要素: 大小:;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v

5、摩擦力: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会受到 另 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 产生:接触;有弹力; 接触面粗糙;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分类: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 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公式: 是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材料有关, 是垂直于相互运动的两物体间的作用力,即压力。 滚动摩擦。滚动摩擦就是物体在另一物体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它比最大静摩 擦和滑动摩擦要小得多,在一般情况下,滚动摩擦只有滑动摩擦阻力的1/40到 1/60。所以在地面滚动物体比推着物体滑动省力得多。静摩擦力。用很小的力去推原本不

6、动的物体,物体虽然没有动,但它已经和地面 产生了摩擦力。物体要克服最大的静摩擦力,才能滑动。筷子能夹住菜,人能 在地面走,靠的都是静摩擦力。v 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行四边形法则。即力的合成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两邻边求对角线的问题。 【例1】如下图所示,用细线悬挂一个重物,在物体下面再挂上一根同样的细线,如果用手慢慢拉下面的细线,逐渐增大拉力,将会是( A)。A、物体上面的线先断 B、物体下面的线先断C、上下两根线同时断 D、不能确定线断的情况【例2】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C)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

7、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例3】见下图,当K1、K2和K3三个力施加于P点后。P点的受力方向是A、B、C、D四个方向中的( )。【例4】一台用非铁磁性物质制成的天平(包括天平盘),可认为它不受磁力影响。左盘中央放一铁块A其上方不远处有一固定在支架上的电磁铁B(支架也放在左盘上)。未通电时,天平平衡;给B通电后,在铁块A被吸起离开天平盘但未碰到B的上升过程中,天平的状态为( C)。A、右盘下降 B、仍保持平衡 C、左盘下降 D、无法判断【例5】如图所示,A、B两个箱子叠放在一起,爸爸和小明分别用大小为F的恒力用力拉,使

8、两个箱子沿水平做匀速直线运动。爸爸个子高,着力点在A箱子上,小明个子矮,着力点在B箱子上。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都为F B、无论是爸爸还是小明拉箱子,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爸爸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0,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为FD、小明拉箱子时,箱子A受到的摩擦力为F,箱子B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压力与压强第一节 固体压力与压强 基础理论 v 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产生条件: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 方向:与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受力面。 v 压强: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9、 意义:压强是表示物体受到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公式:(F-压力,S-接触面积)v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例1】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增大压强的是(B)A、 骆驼的脚掌长得很宽大B、 菜刀刃磨得很锋利C、 坦克装有两条宽大的履带D、 减少汽车的载重量【例2】如图所示,材料、粗糙程度和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受到的拉力为F甲、F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甲、p乙底面积 S甲S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 p甲p乙 C、F甲=F乙 p甲=p乙 D

10、、F甲=F乙p甲p乙【例3】 如图,图钉尖的面积是510-8m2,图钉帽的面积是110-4m2,松木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5106Pa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A、 手指至少要用500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B、 手指至少要用0.25N的力,图钉尖才能进入松木C、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大于水平向右的力D、 图钉静止时,它受到水平向左的力小于水平向右的力【例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个实心长方体A、B,已知体积VAV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ASB,对地面的压强PA=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A、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B、A的密度可能等于B的密度C、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D、A的质

11、量可能等于B的质量【例5】如图所示,A、B、C三个实心正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着水平方向分别在A、B、C三个实心正立方体上面切去厚度相等的部分,则三个正立方体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B 。 A、 B、 C、 D、无法判断 第二节 液体压力与压强 基础理论 v 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对容器底部和侧壁产生压强。 测量工具:压强计 公式:。(p-液体的密度;h-从液面向下的深度)v 液体压力: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v 连通器: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原理:如果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各液面相平。 连通器应

12、用: 茶壶:茶壶口高于茶壶盖的设计。 锅炉水位计:利用连通器原理把锅炉内的水位反映到锅炉外的水位计中。 自动饮水器:利用连通器原理使饮水部分水面自动升高。 船闸: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轮船通过水库,拦河大坝等。【例1】如图所示,将一个装有一定质量水(水未装满)的圆台状封闭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如果将其改为倒立放置,则(C)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B、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减小,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C、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增大D、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例2】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桶煤油,底面积S乙=3S甲甲、乙两桶煤油对桶底面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两桶煤油对桶底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则下列关于 p甲、p乙和F甲、F乙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A、p甲p乙 B、p甲=p乙C、F甲=F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