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57504712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章类别5:理论探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用半成品加工策略,调和技术与素养的分歧“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笔者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来的词汇,该教学法 的核心是为师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 解决环境。半成品,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成品)的一种技术“留 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教与学,从而 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以信息需求为线索开展信息技 术教学。一、2005年 6 月13 日 中国教育报第六版内容:“半成品加工”策略“加工”啥?链接:http:/ 在新课程教学因为“零起点”、一般过程与方法教学等因素造成的技术教学不足,以致于影响了素养教学与

2、技术教学的统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人进行长 期的探索,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现在的情况,总结出了“半成品加工”策略的教学 法。本教学法在李艺教授主持的新课程网和苗奉春博士主持的论坛上进行了发 布、交流,取得了较好的反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决定于2005年6月1日全文刊发本教学方法。相关链接:1李艺教授网站相关讨论http:/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 信息技术基础进行到“多媒体信息加工”部分,越来越陷入了一个困境,那 就是如何解决好技术教学与信息素养教育之间的关系。很明显,受新课标的影响, 基础模块全册教材大都以方法、过程作为主线,始终贯穿着“非零起点”精神, 超越具体技术,超越基本任务。因此,在教学

3、实践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 是,方法浮游在技术之上,技术降为支撑;二是,需要什么技术再涉及什么技术, 技术不具系统性,零散且跳越性非常之大。这两个现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非 零起点造成的难题。当然,这也是为了加强信息素养教育的新教材模式改革的体 现。然而,这样却是仍然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方法过程学习与以实践为目标的技 术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分歧。虽然,并非因为有分歧就说明教材的基本思想不好,主要还是教材与教学 有了一定的距离,或者说教材中的教法设计需要有更多适应性设计才能符合教 学。为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探索采用“半成品加工”的策略来调和技术与素养的 分歧,尽可能地减少技术零散带来的难题。一、技术

4、与素养分歧的前期探索1 技术与素养的分歧带来了什么实施以方法与过程为主线的素养教育,虽然信息素养得到了提升,但是操 作难度非常大,尤其面对有限的教学时间、有限的教学空间和复杂的学生基础, 这会导致技术力量不足,操作训练泛化,从而也导致教多于学,学生出现明显地 思路混沌和上手生疏。这个情况在开始的部分,“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获 取”等内容上表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因为这些内容还属于知识性比较强的内 容。等到了“信息的编程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内容就日益显出 方法、素养为先导,技术为支撑之间分歧了。实际上,无论学生的基础有多好, 学生都无法像对语文课一样保持一种长期以来的惯性,并没有

5、全面的知识、技术 作为“非零起点”的基础,于是学生短时间内无法调动各种软件、各种技术来支 撑这些方法的学习。所以,教师们都普遍感觉难以完成课堂计划,学生却普遍感 觉技术不曾学会,方法自然也不能很好的落实了。 基于这种情况,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调和技术与素养的分歧,如何才能 消除技术不足对方法学习产生的障碍。2学习资源不能解决技术的缺憾 以前,我们普遍使用了网站、光盘或者局域网资源,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素材和技 术教程,以节约学生搜集资源花费的时间和技术查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例如, 在多媒体信息的集成教学中,教材主要是针对集成的创意、规划等一般过程进行 讲述,到了具体集成时却寥寥数笔完成多项

6、技术,技术间缺少清楚的说明,甚至 效果也缺少技术的提示,学生较难调用复杂的技术完成方法所要求的这个 “点”。丰富的教学资源也最终成为摆设,技术也只好重新借助其他的主题,采 用其他的方法进行选择学习。 所以,针对方法的技术缺憾这是一个大的问题,是需要我们回过头来认识解决的, 否则越来越多的课无法落实下来。3.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游离教学目标 我们采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略,试图从教学形式上弥补方法 与过程教育所带来的不足,最大限度地把素养渗透在技术的综合运用之中。但是, 由于班额较大,学习时间少而分散,整体学习的连续性较难保证,课程的落实效 率不高。再说,面对方法与过程系

7、统性的内容,在教师引导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较 难渗透,主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自主性较强,会相对加强针对技术的 感性探索,对方法的理性放松甚至丢弃。 所以,即使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制作出较多好的作品,学生活动之中与课程 的目标结合并不紧密,甚至有游离于目标的现象发生。二、“半成品加工”策略的作用探索1. 什么是“半成品加工”策略 半成品加工,其实说穿了并无很大的悬念。这也是从真实的工作过程提炼而来, 也是真实的问题解决的具体环境。半成品加工就是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作品,只 是对教学的内容这部分“留白”,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都以多个不同主题但留白 相似的作品为依据,让学生在短时间内体会到技术操作

8、的方法和信息素养的内 涵,提高了讲解、理解和实践的效率,并且优化了学习的情景与练习的环境。2. “半成品加工”策略的应用实例 为了了解半成品策略的作用,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例子。 比如,我们的教学目标是集成各种媒体,包括插入图像、声音、视频和动画。如 果我们按照实际工作的流程,那需要学生从前面几节就要开始创意与规划,就要 进行作品布局与资料搜集。但是,学生的理解程度不一样,完成进度也不一样, 每一节课结束时作品完成的程度都不一样。这样,到了集成的环节,并不容易来 统一。这样一来,集成的意义、各种媒体的作用等方面都开始出现教学困难,学 生的进程也出现继续出现差异,从而影响到了学习目标的落实,评价也

9、变的非常 困难。如果课堂不依赖于学生的进程,而是教师提供数个类似半成品,比如研究 报告、班级主页、环境宣传等主题的多媒体作品,只是抽掉了其中需要插入的少 部分媒体元素,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内容。这样,就只针对这部分进行讲解与实践, 一样不会削弱作品主题的丰富性,甚至加强了问题的解决,突出了基本过程中的“集成”环节,这对与提高效率、加强理念是非常显著的。3. “半成品加工”策略的主要作用 应用“半成品加工”策略,主要作用在于课堂教学的演示,配合讲解基本的方法 与过程,突出教学的重点。当然,也可以供学生进行上手练习,体验技术与过程、 方法的高度结合。这样,庞大的过程学习不再对复杂的技术有过分的依赖,零

10、散 的技术也不会再对方法学习造成瓶颈,而过程与方法也不再会对技术的落实造成 障碍。在“半成品加工”策略的作用下,素养与技术的关系得到了较好的调和, 甚至很容易地走上目标一致的相辅相成。应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其次的作用在于提供学习的情景和训练的软件环 境,回避技术盲点和环境贫瘠。所以,提供的半成品往往是大半的成品,只差一 点就完成了。比如,在讲解超链接时,要提供基本做好的网站,只是增加、修改 其中的各种链接。又如,在讲解声音对动画的作用,提供的是比较完整的动画, 里面仅仅缺少的是声效。针对这一点,让学生插入、调整人物的对话以及风声、 雨声等音效,充分体现声音信息在多媒体中的作用,技术真正变得单

11、纯起来。这 种作用,实质上就是“配音”工作的一部分,这样虽然有割裂主题的危险,但却 实际上针对了实用的流程,解决了关键问题。这在课堂效率上无疑具有不可估量 的作用。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半成品加工的成果并不等于学习的成果。对学习成果的评价, 仍然需要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仍然需要针对学生自主的作品完成情况,仍然根 据科学的评价量规来完成。而不能只针对单一的技术点来进行,这仅仅可以作为 过程评价的一个依据。总之,通过实践发现采用“半成品加工”策略,在文字加工、多媒体信息加 工、网站集成的部分教学中初见“调和”作用的成效。“半成品加工”策略“加工”啥? 在真实的问题解决环境中开展教与学 山东省青州市第一

12、中学 王爱胜在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中,大部分实验教材都是以方法、过程为主线来 安排内容的,使得课堂实验教学中始终贯穿一种“信息需求”的思路,学生的技 术练习超越了“零起点”和软件技术体系,形成了两个“表现”:一是信息处理 方法超越在技术操作之上,技术操作降为支撑作用;二是以信息需求为基准突出 了素养教育,从信息处理的一般过程开展学习,需要什么技术时再涉及什么技术, 技术不再具有系统性,零散且跳越。这两个“表现”给教学实践中的教师带来了教学难度。一方面,因为学生基 础不同,对技术的运用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一节课中的技术跨越过大,造成实 践任务难以完成;还有一方面,教师讲解理论和演示技术并行造成

13、时间过长,使 得学生自主练习不足,理论与技术的掌握都不理想。因此,教学中普遍形成了技 术操作盲区,素养教育因而被孤立。“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是笔者从工业半成品加工借用来的词汇,该教学法的 核心是为师生提供一些“待完成的教学模具作品”,旨在提供一种真实的问题解 决环境。半成品,也可以理解为是对信息技术教学成果 (成品)的一种技术“留 白”,补充这些留白就是进行“再加工”,在形成“成品”中开展教与学,从而 体现出技术点的功能与意义,这样能更有针对性地以信息需求为线索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利用“半成品加工”教学法,无论是讲授还是练习,既不破坏整体作品的真 实性、丰富性,又简化了整体策划、从头制作的过程,对

14、学生自我作品的进度差 异问题和软件技术的系统性问题都进行了较好的回避。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在 短时间内体会到信息需求的内涵和技术操作要点,提高课堂讲授、概念理解和实 践练习的效率,优化学习情景与训练环境。“半成品加工”教学法的适用范围:适用教师针对信息需求的一般过程与方 法开展教学,优化技术的支撑作用;适用学生迅速地配合教学进度,为自主实践 储备必要的方法与技术;适用技术点学习测试和过程评价,突出技能点的落实。 注意,该方法不适用对学生终结性(作品)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通过真实的 作品制作完成。以声音效果创作为例,本节课需要针对声音的作用开展教学,包括声效的仿 真作用、配音的情景再现作用以

15、及声音与其他媒体形式的配合、干扰等。我们使 用“半成品加工”教学策略来开展教学,教师首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几个没有声 音的动画作品源程序,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声音的引入、编辑、控制、搭配等 第一个“方法”环节时,立即调用半成品动画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操作,补充完 善动画。这样,既能保持事例动画的生动性、真实性,又突出了声效处理的功能、 意义和关键的操作方法,减少了“现场做动画作品”带来的干扰因素。在练习时, 学生可以先调用其他同类半成品动画,针对本节课技能目标进行训练,迅速完成 方法学习、技术学习与素养培养。最后,学生进行自主作品创作就能胸有成竹了。类似“半成品加工”策略的方法在各类考试中经常用到,只是作为课堂上的 教学法,需要更注意半成品内容的丰富性、真实性、针对性和教育的艺术性。通 过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半成品加工策略本身也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