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501861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已》第一课时教案未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目 标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 点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难 点了解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课题:孔 乙 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主备人:徐俊丽 二次备课人: 序号:9教学过程设计过程与时间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3二、解题(1)回顾课文内容,及翻译。(2)通读课文,梳理知识(3)课堂小结三、板书设计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

2、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板书课题:秋水找几个学生进行诵读,诵读的同时进行翻译,以此检测昨天的课程是否都理解了。(1)引导学生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河伯在什么情况下欣然自喜?河伯为何“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河伯为什么认为自己“长见笑于大方之家?(2)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组内讨论,分组承担问题,班级交流)全文可分为几个层次?层次间的关系是什么?这篇课文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它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全文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秋水时至”至“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文中用两个“于是焉”有什么作用?点拨:第一个“于是焉”,说明河伯是在“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的情况下欣然自喜的。第二个“于是焉”呼应第一层,对比说明,情况不同,时间不同,认识也不同,透露出庄子的哲学思想。河伯引“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的作用是们什么?点拨:批评自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的狂妄自大。河伯引“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作用是什么?点拨:批评自己的盲目崇拜。这篇课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点拨: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示自己的不足,如

4、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通过这篇课文,你认为庄子的文章有什么特点?点拨: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想像丰富,善用比喻,寓言富有创造性,善用对比。 秋水我们学的只是开头的一段。秋水全文以河伯和海神若对话的形式,讨论“价值判断的无穷相对性”的问题。庄子采用寓言形式,用河伯、海神若的对话来讨论玄妙的哲学问题。课文这一段河、海的对比,实际只是引出大小、多少、贵贱之类的看法,然后一层深一层地引到漫无边际的认识的海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外阅读秋水全文。秋水 庄子第一层:(“秋水时至”至“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写黄河的壮阔和河伯的骄傲自满。第二层:(“顺流而东行”至“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见到大海后自叹不如。切入主题。每一个课堂结束时,都需要教师进行课堂的总结。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