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50167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六部分候.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三指禅之定脉部位、寸关尺解、六部脉解今天的传统脉学之三指禅,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卷一的定脉部位、尺关寸解和六部脉解这三部分。 今天讲的内容属于比较基础的,在这里就跟大家一起回顾、学习一下,希望广大脉学初学者、爱好者能从这里开始自己的传统脉学之旅。希望广大脉学初学者、爱好者能从这里开始自己的传统脉学之旅。 脉诊,到底诊的什么部位呢? 老百姓都知道,去医院看病,一说诊脉,都会伸出手来让医生把脉,这种现在被普遍应用的脉诊法就是寸口诊法。而三指禅这本书中也主要是介绍的这种诊法。先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寸口诊法: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

2、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的部位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 大体了解了寸口的部位我们言归正传,一起学习一下三指禅之定脉部位这一解定脉部位 原文:晦庵朱子跋郭长阳医书云“予尝谓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矣。然今世通行,惟寸、关、尺之法为最要,且其说具于难经之首篇,则亦非凭空结撰也。故郭公此书,备载其悟,而并取丁德用密排三指之法以释之。 晦庵朱子:即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 丁德用:宋济阳人(今属山东),宋代针灸家,曾与石藏用合绘经穴图。以杨玄操所注难经有失大义,览者难明,故为之补正,并就隐奥者

3、绘为图,撰难经补注(一名补注难经)五卷。对经脉流注、奇经八脉、用针补泻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另著伤寒慈济集三卷,惜均已失传。 这部分我的理解是:南宋朱熹跋郭长阳医书中说:“我曾经说古人对于脉象,他们所诊的方法并不只有一种方法,可是当今所通行的脉诊方法,只以寸、关、尺之法最为重要,并且这种理论详细记载在难经的首篇,所以这也并不是凭空撰述的。所以郭公此书完全承载了对难经的感悟,而且并采取了丁德用的“密排三指”之法用来解释。 难经一难: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

4、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五十度,周于身。漏水下百刻,营卫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为一周也,故五十度复会于手太阴。寸口者,五脏六腑之所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 寸口脉为经脉主要的大会,是手太阴经的动脉。人呼气一次脉气行三寸,吸气一次脉气行三寸,一次呼吸过程,脉气共行六寸。人在一昼夜中,大概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次,脉气运行周流于全身五十回,漏水计时一百刻。营卫白昼运行二十五回,黑夜也运行二十五回,合为一周。运行五十回之后,又重新会合于手太阴。寸口是与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相互流注循环的,所以脉法选取了寸口部位。 夫难经蔓乎尚已,至于丁德用之法则,余窃意诊者之指有肥瘠,病者之臂有长短,以是相求,或未为定论也。

5、盖尝考经之所以分尺寸者,皆自关而前却是。则所谓关者,必有一定之处,亦若鱼际,尺泽之可以外见而先识也。 难经已经影响到了现在,对于丁德用的脉诊之法,我个人认为,诊者的手指有肥瘦之分,病人的胳膊有长短之分,从这方面来看,或许不能这么下定论。我曾经研究经典所分的寸关尺,全都是自关来分。那么这个所谓的“关”必有一个定处,或者说像鱼际、尺泽那样可以从外见到并且认识。 然考诸书,皆无的论,惟千金方内,以为寸口之处,其骨自高,而关尺由是而却取焉。则其言之先后,位之进退,若与经文相合。独俗间所传脉诀,五七韵语,其词浅陋,非叔和本书明甚,乃能直指高骨为关,而分其前后,以为尺寸阴阳之位,似得难经本旨。余非精于道者

6、,不能有以正也,姑附于此,以俟明者而折衷焉。” 可是研究了很多说,全都没有明确论述,只有在千金方中,认为寸口这个地方,有一个高起的骨头,而关部尺部依此而定,书中说的寸关尺的部位等,与经文差不多,只有民间所传的脉诀一书说的比较浅陋,并不是王叔和书中的意思,我并不精通于此,不能给他纠正,姑且先这样,等明白的人自己判断。 按内经十八卷,即三坟古书,既未经孔子删定,复未经朱子集注,医喙争鸣,互相排诋,分门别户,莫知适从。独指高骨为关,以定尺寸,得朱子之跋,而脉之部位始得其准。 按照内经十八卷,也就是上古伏羲、神农、黄帝的书,既没有经过孔子删定,也没有经过朱熹批注,医家相互争辩,互相排斥诋毁,分门立派,

7、无所适从。唯独以高骨为关,用来定尺寸,得到朱熹的评论,这样诊脉的部位才开始得到统一。这部分主要是讲了在朱熹评论之前,关于寸关尺的定位,历代医家之间也有很大的争议,直到他评论之后,定脉于寸关尺才得到统一。 那么这个寸关尺到底是怎么划分的?到底是有多长呢? 这就是三指禅寸关尺解中要讨论的内容了 尺关寸解 原文: 高骨为关,从关至鱼际得一寸(脉浮九分),而寸以名;从关至尺泽得一尺(脉见一寸),而尺以名。以关为间隔,而尺寸不得混为一家。合寸、关、尺为三部,其解最为直捷,不得曲为分晰。 这部分要先了解鱼际和尺泽两个穴位的位置, 鱼际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尺泽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

8、处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以关部(高骨)为基点,从关至鱼际穴视为一寸,至尺泽穴视为一尺 把从关到鱼际的这一寸分为十分,而寸部就是取从高骨向鱼际方向九分的距离; 同样,把关至尺泽的这一尺大约为10寸,而尺部就是取从关向尺泽方向只有一寸的距离 所以,从鱼际至尺泽是一尺一寸,而我们诊脉时寸关尺的长度就是,前面取九分,后面取一寸,加起来就是一寸九分的长度。以关为界,所以叫做寸关尺。 因为每个人的体格都有差异,所以这里所分的寸、尺等都是个约数。 两手各有寸、关、尺三部,共六部脉。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也可称“九侯”。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名同而实异。 这个遍诊法也是古人的诊脉方

9、法,从开篇第一句 “古人之于脉,其察之固非一道矣”可以看出,古人诊脉并非只有一种方法,并非只诊一个地方,脉诊部位在历史上有多种方法,简单介绍一下古人的这几种诊脉方法:三部九侯诊法;人迎寸口诊法;仲景三部诊法; (一) 三部九侯法即前边提到的遍诊法,出自素问.三部九侯论,是遍诊上、中、下三部有关的动脉,以判断病情的一种诊脉方法。 素问三部九候论 曰:“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一绝死生,以除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人有三部,上为头部、中为手部、下为足部,而上、中、下这三部又各分为天地人三侯,三三合九,所以又称为三部九侯法。 头上的三个诊脉地方:太阳、耳门、巨髎;手上三个地方:寸口、神门、合谷;脚上

10、三个地方:太冲、太溪、冲阳,也有的指五里、太冲、萁门这三个地方。 全身疾病实际上还不止诊这九个地方,这九个部位只是身体一侧的,那么两边加起来就是十八个地方,所以叫遍诊法。上部天,是指两侧颞动脉,可以反映头额及颞部的病痛;上部人,是指耳前动脉, 可以了解目和耳的情况;上部地,是指两颊动脉, 可以了解口腔与牙齿的情况。中部天,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处,可候肺气;中部人,是手少阴心经的动脉处,可候心气;中部地,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动脉处,可候胸中之气。下部天,是足厥阴肝经的动脉处,候肝气;下部人,是足太阴脾经或足阳明胃经的动脉处,候脾胃之气;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的动脉处,候肾气。 头上是为了反映头面之气,手

11、上是反映胸中、心肺之气,脚上是反映中下焦,肝脾肾的功能。上面反映上部的病变,中部反映中部的病变,下面反映下部的病变。 诊察这些脉动部位的脉象,三部九候诊法是一种最古老的诊脉方法,其用义是何处脉象有变化,便可以提示相应部位、经络、脏腑发生病变的可能,可以了解全身各脏腑、经脉的生理病理状况。 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寸口诊法,是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互相参照,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比遍诊法简单。这个方法出于灵枢。终始篇。 寸口主要反映内脏的情况,人迎(颈总动脉)主要反映体表情况,这二处脉象是相应的,来去大小也应该相一致。 按照内经的认识,在正常情况下,春夏季人迎脉稍大于寸口脉;秋冬季寸口脉稍大于人迎脉。 如果人

12、迎脉大于寸口脉一倍、二倍、三倍时,疾病由表入里,并说明表邪盛为主,如果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四倍者名为“外格”,气血都格拒绝在外面了,所以大多数者是危重的证候。 反之,寸口脉大于人迎脉一倍、二倍、三倍时,为寒邪在里,或内脏阳虚,寸口脉四倍于人迎脉者名为“内关”,通俗点理解就是病邪关在了体内、脏腑之内了,大多数者为危重征象。这里,“内关”和“外格”合在一起就叫“关格”,关格一词源于内经,最早的含义就是指人迎、寸口脉俱盛极,系阴阳离决之危象 。 灵枢终始篇第九:“人迎四盛,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曰溢阴,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

13、格者与之短期。” 经过后来的慢慢演变,就变成了大便不通为格,小便不通为关;再后来就变成了现在我们所学:由于脾肾阴阳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犯胃而致的以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 ,大小便不通叫做格,呕吐不止成为关。 人迎寸口诊法现在临床是也经常会用到。(三)仲景三部诊法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常用寸口、趺阳、太溪三部诊法。趺阳:位在足背胫前动脉搏动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脉 。太溪: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的穴位,。诊趺阳脉诊太溪脉 三部诊法是以诊寸口脉候脏腑病变,诊趺阳脉候胃气,诊太溪脉候肾气。 许叔微伤寒百证歌第一证:伤寒脉证总论歌中说“趺阳胃

14、脉定生死,太溪肾脉为根蒂”,强调了诊趺阳和太溪的重要性。 趺阳在足阳明胃经循行的一个穴,脉搏跳动,所以他是诊胃的,人以胃气为本,实际上就是强调后天的重要性。而太溪脉强调的是先天的重要性。 现在这种方法多在寸口无脉搏或者观察危重病人时运用。 如果两手寸口脉象十分微弱,而趺阳脉尚有一定力量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尚存,尚有救治的可能; 如果趺阳脉难以触及时,提示患者的胃气已绝,难以救治。 六部脉解 六部之脉,候之寸、关、尺,出于脉要精微篇。左寸以候心,左关以候肝,左尺以候肾;右寸以候肺,右关以候脾,右尺以候命门,以明六部各有所属。究之候脉,分而不分,不分而分,则得诀矣。脉经曰:“春弦夏洪秋似毛,冬石依经分节气。婀婀缓若春杨柳,此是脾家居四季。”假如春脉弦,岂有肝脉弦而余脉不弦之理乎?弦则俱弦,不过言春乃肝气主事,非谓独候之左关。但得浮洪,即属心火,不必定拘左寸;但得短涩,即属肺金,不必定拘右寸;但得沉细,即属肾水,不必定拘左尺;但得和缓,即属脾土,不必定拘右关。五脏之脉分,五脏之部不分也。是以伤寒之脉,仲景一书曰浮、曰紧、曰长、曰弦、曰沉、曰微、曰伏、曰代,但统分脉之浮、紧、长、弦、沉、微、伏、代,并未专指何经。内伤之脉,叔和一书,失血宜沉细,不宜浮紧;水症宜浮大,不宜沉伏;上气宜浮滑,不宜沉数;腹痛宜沉伏,不宜浮洪;消渴宜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