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关系解读.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99094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结构关系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结构关系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结构关系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结构关系解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结构关系解读.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的教材的内容在安排及编排上,新旧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都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新教材虽然没有用明显的文字概括每个单元的内容,但从每一单元的内容可以推测出编者的编辑意图。第一单元人生第二单元人生第三单元四季第四单元科学第五单元亲情第六单元想像2、编排。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既有诗歌(理想),又有散文(短文两篇、我的信念),还有古文(论语十则)。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

2、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以“这就是我”为题作文)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有关语文学习的讨论.有关语文学习的作文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我有一个“朋友”.走过四季.心中的美景(自拟题目作文);参考资料(告示牌、广告语、流行语)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月球奥秘知多少.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故事接龙、围

3、绕“月球”话题作文、日记记下该活动的体会;参考资料(月球的几大谜团、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赏月佳对、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老照片的故事(以“老照片的故事”为题作文.我家的一件珍品(自拟题目叙述家庭往事).妈妈的唠叨(模拟电话交谈和写信)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搜集整理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并在班级讲.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进化表格.讨论“神创造人类”.搜集人类起源说资料并与同学交流.作文;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论争、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新说法

4、由此可见,新教材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背景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生动活泼。3、语文素养观与语文课程性质观相关联的是语文素质观。过去,我们谈论语文素质,往往只是从“听说读写”的角度来认识。因为强调“听说读写”,语文教学中便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因此,语文教材的编排大多是以知识体系为线索的。如果说,语文素养具有维度的话,那么过去的语文教材便只体现了两个维度,即知识的维度和能力的维度,而这两个维度中又是向知识的维度倾斜的。我们不能否认,知识与“听说读写”的确是语文素养,但是,作为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来说,如果割断情感的因素而形成的“听说读写”能力是不全

5、面的。因此,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以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没有进行明确的阐述,但我们觉得,语文素养应该包括知识素养、能力素养与情感素养这样三个维度。而这三个维度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实际,在不同的年段应有不同的侧重。新教材都较好的体现了上述的三个维度,并且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我们举例来说明: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字与词(每课后面的“读一读,写一写)、朗读知识,文章的表达技巧、朗读能力、表达能力(口语交际与写作)、探究性学习和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领悟课文

6、深长的意味上例告诉我们,新教材确实是围绕三个维度来编写教材的,因为是初中一年级,教材比较淡化“知识”这一维度,而侧重于“能力”与“情感”的维度,这是符合初一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语文学习的实际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重在感悟,重在积累,重在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如果过多强调知识的维度,势必影响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力的形成,情感的熏陶。4、语文教学观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之所以如此,一是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一是教材内容与编写体例的“难、繁、偏、旧”。新课程标准颁布后,对语文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强调必须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

7、情感体验,强调必须引导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语文教学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一个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简而言之,教材只是师生对话的话语文本,是一个中介,师生在共同作用于话语文本的过程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三套实验教材都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新型的教学观,它们没有像以往的教材那样,在“预习(自读)提示”中就端出结论,或者在课后的“思考与练习”中编排大量的连教师也难以弄懂的习题或者思考题,框住教师和学生的思路。新教材在课文前面也方框提示,但是这种提示与过去教材的提示是迥然不同的。附在后边,还附有三篇名著导读文章,另附有硬笔书法、写好硬笔行楷字。这能充分体现了新的语文课程观、语文素养观和语文教学观,新教材较好地演绎了新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的理念,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构筑了一个开放而又丰富多彩的“语文生态”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