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57496767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打造有生命力的文化地标作者:智春丽来源:科学导报2020年第 75期提到一座城市,人们往往会想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地标:600岁的紫禁城见证着北京城的 过往,拓荒牛雕塑标记着深圳的开拓进取,珠海大剧院“日月贝”讲述着“珠生于贝,贝生于海” 的城市记忆,古典园林里生长着苏州的温婉文化地标是一个地方的文化名片,在传播城市 形象方面有巨大的流量效应。近年来,文化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各类文化地标成为热门参观 地、网红打卡地。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急功近利打造新文化地标的现象也引起社会关注。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文化地标首先应当与地理环境“不违和”。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浑然天 成、融为一体,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无论是

2、中华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审美意境,还是 如今兴起的保护生态、亲近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都强调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丽江 古城依山傍水、以水为脉,整座古城获评世界文化遗产;国家体育场“鸟巢”充分采用自然采光 和通风,勾勒出现代北京的美丽风景。反之,若缺乏对自然的敬畏,滥造钢筋水泥地标,即便 再大的“手笔”,也与審美旨趣和群众期待相差甚远。作为一种符号化呈现,文化地标也应该追求形神兼备。一个建筑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方 的文化地标,不是凭借炫目奇特的视觉效果和文化元素的简单堆砌,而是流淌着活生生的历史 文脉,能唤起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走进沈阳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原样保留的铸造厂车间及生 产设备,

3、拉近了人们与老工业基地的时空距离;漫步福州修旧如旧的古厝间,曾经的老房子、 如今的文创园,古老与现代交融,乡愁与时尚相遇。面对数之不尽的历史文化街区、革命文化 纪念地、农业遗产、工业遗产,进行合理适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成为广受认可 的文化地标。作为一种公共建筑,文化地标还应当发挥服务公众的功能。地标建筑是有“生命”的,其生 命力来自于生活。人们喜欢将博物馆、剧院、书店称为文化地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公共 文化设施直接连通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和生活。到一座城市先逛博物馆,人们才能加深对这个城 市的历史过往和现实文化的认知。文化地标承载着不可替代的人文价值。打造新的文化地标,必须丰富其审美内涵,完善 其服务功能,让其在与公众的“紧密连接”中收获持久口碑和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