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57496590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3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课前准备: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师)2.搜集有关传统节日的其他古诗。(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搜集一两首跟传统节日有关的其他古诗。(学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读诗题。根据注释,说说对诗题的理解。(诗人王维在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思念自己远在家乡的兄弟。这里的山东,指的是华山以东。)2.再读诗题。读出节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3.交流对诗人的了解。(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4.说说对重阳节的了解及本地过重阳节的风俗。5.交流理解的内容,以及不理解的字词。师相机教学点拨。(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

2、逢佳节倍思亲。独:一个人。异乡:他乡。异客:成为他乡的客人。师介绍当时创作背景:17岁的王维离开家乡,一个人漂泊在洛阳和长安之间,一直没有回到家乡。佳节:美好的节日。这里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倍:更加。(每次到佳节的时候,总会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有感情地朗读前两句诗。(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人就是这样深深地思念着自己的亲人的,而他的亲人此时在干什么呢?(登高、插茱萸)他们在登高、插茱萸。登高是古时候重阳节的风俗,这种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有没有过重阳节登高的经历?出示图片,介绍茱萸:茱萸是一种香气浓郁的植物,古时

3、在重阳节有插戴茱萸的习俗。和同桌互相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想象画面:诗人的兄弟们在登高、插茱萸的时候,会想些什么?如果你是诗人,此时写一封家书给家人,你会在家书中写些什么?(千言万语都化成了两句诗,那就是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感情地朗读后两句诗。6.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设计意图:前两句写诗人自己,结合王维的资料,从“异”字入手,让学生感受身在他乡的孤独感,由此产生对亲人的思念。后两句写诗人兄弟,从“登高”和“少一人”入手,结合图片介绍及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想象说话进行思维激发,进而理解诗意,感受诗人的思乡之情。三、指导书写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认读。2.播放生字书写动漫,观察

4、生字,说说注意点。酒: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个“酉”字。独: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边的反犬旁第三笔是“丿”,不出头。佳: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是两个土,要注意横画均匀。牧:左右结构,左边的牛字旁末笔是提。3.教师范写,学生仿写练习。4.学生书写展示,交流点评。设计意图:认认真真写字是中年级教学的重点之一,我们在课上要给予学生观察、示范、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1.积累和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词,读一读,背一背。2.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小组合作,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等方法,了解过节的风俗。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通过指导学生去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传统节日,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富、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板书设计清明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唐杜牧 愁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孤独思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