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57493104 上传时间:2023-08-0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打击乐器进入音乐课堂.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打击乐器进入初中音乐课堂 文章摘要:打击乐又叫节奏音乐,它是由铝板琴、木琴、双响筒、碰铃、响板、大镲小镲、铃鼓、串铃、沙锤、三角铁、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堂鼓等各种小乐器伴随乐曲演奏的一种乐器演奏形式。它的音响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即可单独演奏,也可为歌唱跳舞伴奏,使歌曲或乐曲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课堂学习气氛更加热烈。关键词:打击乐 合作 教法正文内容:一、打击乐训练的意义 打击乐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还是有效地培养学生节奏感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容易学习而又为儿童所喜爱的音乐表演形式。由于节奏乐一般是集体演奏的,因此,他不仅可以培养学生互相配合、协调一致的合奏能力,还有利于培养

2、他们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的优良品德。 打击乐又叫节奏音乐,它是由铝板琴、木琴、双响筒、碰铃、响板、大镲小镲、铃鼓、串铃、沙锤、三角铁、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堂鼓等各种小乐器伴随乐曲演奏的一种乐器演奏形式。它的音响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即可单独演奏,也可为歌唱跳舞伴奏,使歌曲或乐曲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课堂学习气氛更加热烈。二、对不同学龄的要求 在学生的音乐教育和活动中,可以使用一些小型乐器来伴奏,增加音乐气氛,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但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方式和要求。在中学一年级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认识这些小型打击乐器,并能够在课堂上感知每种乐器所演奏出来的音色,简单的

3、学会如何使用,并能用其中某一件乐器在老师的引导下为歌曲伴奏;到了中学二年级阶段,可以让学生自己思考某一首歌曲用哪种乐器演奏更加合适,并自己能够随着演唱或者音乐欣赏利用打击乐器为其伴奏,教师也开始培养学生打击乐器合奏的能力,在最初,可以从最简单的二声部,久而久之可以在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上升到三声部或四声部;而到中学三年级阶段,便可以组成学生打击乐队,老师或学生自行创作打击乐曲,并能够在日常的训练中将每种乐器展示出来,使学生的节奏感能趋近成熟。三、乐队的编排与演奏形式 乐队的编排可参照下列队形,若给合唱或舞蹈伴奏,可以酌情改变,队形如下: 大鼓 小鼓 堂鼓 大 镲 小镲 大锣 小锣碰铃 三角铁

4、双响筒 响板铃鼓 沙锤铝板琴 木琴 串铃 木鱼指挥演出形式1、独奏最基本的演奏形式,初级多使用,用某一种乐器敲打不同或同一种的节奏。2、齐奏用一种或多种乐器敲打同一种节奏,初级多使用。3、轮奏一部分乐器或某一种乐器演奏第一乐句,另一部分或另一种乐器演奏第二乐句,高级多适用。4、合奏多种乐器同时演奏不同的节奏。高级适用。三、打击乐的一般教法1、 教打击乐必须是在熟悉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首先要让学生知道乐曲的名称、内容、性质,还要掌握乐曲的段落、节奏、速度和力度。2、 可是训练之前,教师要正确示范,要让学生能够模仿。如需全体乐队的示范,则可请一些教师或能力较强的学生协助。要求把乐曲练熟、节拍准确

5、稳定后再示范。3、 练习时,老师要把乐曲反复演奏给学生听,学生先不敲打乐器,先空手拍出乐曲节奏,等熟练后再使用乐器。4、 在教合奏时,可先分组进行,先局部在整体。第一组学会后再换第二组,等各组都能掌握时再合起来练习。5、 乐队演奏时,应有指挥,使演奏的速度和音量在统一中而又不缺变化。并可及时的提示哪组乐器进入或者要休止,使学生有共同的感情来演奏乐曲。平时应选出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指挥。四、 打击乐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选择学生较熟悉的歌曲或乐曲,要求曲调优美、节奏明快、结构方正。2、 要选择音质好、音色美的乐器,同类乐器的音高要一致,然后根据乐曲的性质、风格安排配器。例如:优美

6、抒情的乐曲,可用三角铁、碰铃等;活泼欢快的乐曲可以使用铃鼓、沙锤等;奔驰的马蹄声,则可以用双响筒、串铃、沙锤、响板等。3、 音量小的乐器,如串铃、响板、三角铁在配器时可多用一些编制到乐队中;音量大的低音乐器,如铃鼓、鼓、镲、锣可少用些。一般为歌舞伴奏使其种类和数量都不宜过多,且音量不宜过大。若是乐队单独演奏,泽乐器的数量和种类可以多些,且音量也可适当大些。4、 为了便于学生演奏,在一个乐句或一个乐段内,不宜改变节奏。但为了避免单调,乐段与乐段之间的配器应有所变化,即统一又有对比,才能用简单的节奏奏出丰富多彩的效果,让听众不至于听的乏味,反而觉得别有特色。 学生的节奏感,需要在长时间不断地训练、聆听中才能养成。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开展一系列打击乐训练活动。有时候,我们可以舍弃教材上的内容,而开发完全属于自己的课程,将这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授给学生,音乐知识是无穷的,而音乐课程又不像主课那样有考试评优的局限性,所以音乐教师可以发挥自己所长,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使得学生能对音乐产生更多的兴趣,成为热爱音乐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