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478661 上传时间:2023-11-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研究及应对策略告状行为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他是儿童与教师之间的一种互动。具体地说,告状行为是指儿童处于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发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在幼儿时期,孩子的认识水平低,生活经验缺乏,各种心理过程,特别是认知处理过程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而,他们对周围所发生的事不能进行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也不能应付和处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幼儿一旦出现问题或遭到挫折,他们的告状行为便会频繁出现。正确认识幼儿告状行为,对如何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幼儿的告状是他们在社会性发展中出现的正常现象,我们不可一概而论地把这种现象作为幼儿本身的错误

2、加以后否定,或任意把它作为幼儿的“犯规”行为加以贬斥,否则必然带来一些负效应。而如果我们能够弄清幼儿告状的原因并加以正确引导和教育,会有利于促进儿童社会性的发展。 如何处理幼儿告状行为,才能帮助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呢?在幼儿园,老师是幼儿心中的“绝对法官”,幼儿相信老师的一切。所以老师在对待孩子们的告状行为时,一定要认真谨慎,切不可以主观判断来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类型的告状,我们老师也要加以区分,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和教育,让幼儿在每一次告状的过程中明白,哪些情况是“一定要告状”的,哪些情况“可以告状”或“不需要告状”的,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方向,以致在源头上减少“不需要告状”的行为。第一、以积极认真的态

3、度对待幼儿的每一次告状幼儿选择向老师告状,就是因为他们相信老师,此时在他们心中,老师是至高无上的权威,他们希望得到有效的处理。所以,老师绝不能敷衍了事,因为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予理睬,不但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而且会使孩子产生压抑感。但如果我们总是一味的袒护孩子,久而久之他们会把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告到老师那里,会逐渐形成遇事爱找茬,心胸狭窄等不良心态。所以教师在了解纠纷的原因后,要认真调解加以解决,对那些持强凌弱的幼儿加以批评,对被欺负者给以安慰和保护。第二,以适当的方式解决幼儿的告状一)求助型告状求助型告状,一般情况下是幼儿确实存在而解决不了的问题。面对这种类型的告状,老师应该在弄清事情原由后,对

4、幼儿的这类求助型告状事件认真分析,及时处理,并且对告状的幼儿进行适当的点评。比如,有孩子在户外活动中推人以致摔跤而且倒在地上哭,旁边的同伴来告诉老师,“老师,某某推某某,让某某跌倒了”老师应该马上去安慰跌倒的孩子,再检查孩子的情况,根据情况实际处理。但这同时,还有一个教育的契机,就是对告状孩子的鼓励和表扬,向围观的同伴一起教育,若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就一定要告诉老师。类似的情况如抓伤、咬伤、意外碰撞导致幼儿身体不适等。二)求赏型告状求赏型告状,多数情况下是幼儿为了让人关注、受人承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这些孩子为了让老师注意自己,希望受到表扬或奖励。那么面对幼儿的这种告状行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用一

5、种理智和认真的态度来处理,找出一种正确适宜的方法来引导幼儿,既要及时肯定孩子的积极方面,以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但同时也要纠正幼儿的一些“为求表扬”而频繁告状的行为,促使幼儿学会用正确的方法来获得大家的关注。并且教育幼儿,在发现同伴之间的错误后,要积极热心地帮助同伴改正。让好的行为得到张扬,及时制止一些不良行为。三)求罚型告状这里的求罚型告状,也有分正面和负面的情况,对于一些孩子为了维护班级正常秩序而引发的告状,教师要积极维护并处理。因为孩子这时的告状是一种积极的表现,它反映了幼儿对行为规则的认识、掌握和道德判断、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老师必须谨慎认真的对待。不能敷衍幼儿,如果幼儿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6、,可能会混淆幼儿的是非观,挫伤他们的正义感。而对于一些处于“单纯性罚他型”的告状,教师要注意分寸,既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助长告状者的投机心理的产生。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教育,让幼儿明白对人要以诚相待,友好相处,而不是以告状来让别人受罚,这样只能引来同伴的反感而失去友谊,在班级里会被孤立,最终也得不到快乐。第三,教给幼儿必要的技能,减少告状行为。作为幼儿园的老师,妥善的处理幼儿的告状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平时多注意训练幼儿,教给幼儿必要的技能,对减少幼儿的告状行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影视动画、故事”媒介的影响老师可组织幼儿观看影视动画、听故事等,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评价其中人物的

7、行为,让孩子学会公正、客观地看待别人、多学习别人的长处,多发现别人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找出自己的不足,以此来丰富幼儿是非的感性经验,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减少幼儿的不良行为。还可以组织幼儿通过谈话、讨论等形式,讲一些幼儿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来想办法解决,提高幼儿独立处理能力和判断是非的能力,减少幼儿告状行为。二)培养幼儿做个懂礼貌、会谦让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引导幼儿说说“你好”、“谢谢”、“对不起”、“请你帮帮我”、“你玩一会,给我玩,好吗?”等礼貌用语,学习谦让,做个有礼貌的人,懂得谦让的人,会更容易与别人沟通、交往,也更容易获得别人的接纳和认同。三)值日生制度,适当让幼儿处理小集体的事情。在班级里可以以不同的形式组成小集体,如同一桌,同一个活动区域。每次在小集体里选派一个值日生,维持小集体的正常活动秩序,如收发书本、画笔、分调羹等,主动为大家服务,享受为别人服务带来的快乐。对小集体里“不需要告状”的行为,值日生自己处理,行驶值日生的权力,但是要获得小集体成员的认同,避免值日生“滥用职权”。另外,老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目的的训练,可逐步提高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主动对各种行为进行评价,丰富幼儿关于是非问题评价的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是非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使他们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减少幼儿的违纪行为,各种告状行为自然而然就减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