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57449473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规定的。请将对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教学是( )。 . 学生学的活动 教师指引下学生学的活动 C. 教师教的活动.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2. ( )创立了第一种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正式建立。 .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 冯特D. 詹姆斯 3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涂尔干 . 卢梭 C. 赞科夫 D.福禄贝尔. 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是( )。 A. 大教学论 . 一般教育学 . 大教育论 . 教育心理学 5. 教育目的所要回答的主线

2、问题是( )。 A. 教育的方向 B.教育为谁服务 . 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D. 教育如何培养人 6 人民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 )。 .热爱学生. 为人师表 C. 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D. 团结互助 .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 课程类型 .教学筹划 C.课程原则 D. 教科书 8. 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迈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的B班主任的规定 .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 共同的活动 .( )是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 A 柏拉图 B. 华生 .洛克 D. 孔子10. 主张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教育家是( )。 A. 赫尔巴特B.杜威 C. 凯洛夫 .

3、夸美纽斯 11 一名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她迟迟不肯起床,成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当培养( )。 A. 道德结识 B. 道德情感 . 道德意志 D. 道德行为 12. 教学过程的构造指的是教学进程的()。 基本部分 B 基本内容 C 基本途径D. 基本阶段 13 强光耀眼会引起瞳孔收缩,这是一种( )。 A. 获得的反射 B. 无条件反射 . 条件反射D. 生来的反射 1.在教室里,面对着你的一种窗户是方形的,其她几种窗户看起来不是方形的,可你仍感知它们是方形的。这是()。 A. 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选择性 C.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15 遗忘曲线的提

4、出者是( )。 A. 冯特 B. 艾森克 . 艾宾浩斯 . 埃里克森 6. 意志行动的核心环节是( )。 A 动机斗争 B. 行动目的的拟定 C.行动筹划的制定 D. 执行决定 17. 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出版于( )。A. 1903 B. 1913 C. 14 D.900 1.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遗传.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1. 奥苏贝尔提出的解释遗忘因素的理论是( )。 A.痕迹衰退说 B 干扰说 C同化说 动机说 0. 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映是指( )。 A. 信号学习 B. 刺激-反映学习

5、. 连锁学习D 辨别学习 二、填空题(每空分,共13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是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运用知识去完毕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措施。 2. 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筹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体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理解其心理的措施。 23.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涉及 和 。 4.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 思维为重要形式逐渐过渡到以 思维为重要形式。 2. 国内心理学家根据学习活动的内容和成果,将学习分为三类:、 和 。26. 加涅的学习成果分类为智力技能、认知方略、言语信息、和态度五个方面。 27.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分为、 和 。 三、名词解释(

6、本大题共3道小题,每题3分,共9分)28. 教育方针 9. 平衡觉 0 泛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 简述因材施教原则。 32. 简述杜威的重要教育思想。 33. 简述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的关系。 4. 简述影响小朋友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 35 加涅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多种能力,对学习是如何分类的?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道小题,每题8分,共24分) 36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规定下,如何评价学生的优、良、中、差呢?为此,我制定了这样的原则:一是在大纲规定的基本科60分以上,并能发现自己的特长且有所发展的,视为及格;二是基本科及格或良好,特长科明显超过同年

7、级学生的,视为良好;三是基本科良好,特长科大大超过同年级学生或有所发明发明的,视为优秀;四是仅基本科及格或仅特长科有所发展的,均视为不及格;五是仅基本科良好,或特长科单方独进的,视为畸形发展,作降格评价。这一评价原则的实行,使绝大部分差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优势与途径,也使文化课考试分数好的学生不再自我感觉良好,从而找到了良性互补、和谐发展的新路子。通过一种学期的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高涨,各科学习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总分由本来年级的倒数第二,上升到年级的第二名。 问题:请你针对案例中制定的评价原则,谈谈自己的见解。 7.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基本知识

8、差别较大,于是对8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规定,让她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通过自学,她们完毕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将习题有选择地按限度分别简介给其她同窗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学时完毕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问题: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简要解释。 38. 为推广新的广播操,某学校决定举办广播操比赛。有人选择某年级四个班针对广播操比赛全过程的教育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四个班主任在动员、训练中对学生的教育大同小异,不同的是比赛结束成绩发布之后。 某(1)班(冠军):同窗们,通过全班同窗的努力,

9、我们班荣获了四个班级广播操比赛的冠军,教师祝贺你们,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某()班(第三名):教师不打算对这件事进行评价。 某(3)班(第四名):同窗们,这次广播操比赛,诸多同窗都竭力了,但尚有某些方面做得不太好,因而成绩不太抱负。失败不可怕,只要同窗们总结出成功和失败的因素,并将成功的经验用于此后的活动中去,改善这次比赛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我想我们一定可以成功!请同窗们分组讨论一下,这次比赛同窗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某(4)班(第二名):这次比赛由于有的同窗不努力,我们班没能获得冠军,教师很失望。 问题:请你根据四位教师不同的做法,刊登自己的见解。 六、论述题(4分) 39.试述科尔伯格的道

10、德发展阶段论。一、单选题 1. D 解析 教学的定义。 2. C 解析 879年,冯特创立了第一种心理学实验室。 .A 解析 略 4. B 解析 赫尔巴特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了最重要的奉献,被觉得是现代教育学之父,其代表作是一般教育学。 5 解析 教育最后贯彻到人的发展,教育目的回答的是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的问题。 6. A 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由于爱是教育的桥梁,爱是教育的钥匙,爱是教育成功的种子。尊重学生人格,是热爱学生的突出体现。 7. 解析 略8.A 解析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的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迈进的动力。有了长远的奋斗目的,才干将几十个同窗团结起来,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11、. A 解析 柏拉图的回忆说带有遗传决定论的色彩,华生主张行为主义,洛克提出教育决定论。 10. D解析这是夸美纽斯在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来的。 11. C 解析 当一种人对某一道德体系有了一定的结识和理解,结识到了它的崇高性,产生了热爱情感并决心用它支配自己的行为时,便产生了道德意志。因此,对该生的教育应当培养其道德意志。 2 D 解析 教学过程的构造指教学进程的基本阶段。 13. B 解析无条件反射是在人类种系的进化发展中形成且逐渐固定下来并遗传给下一代的反射方式。强光耀眼会引起瞳孔收缩是人类先天就有的。 14. D解析 知觉不因知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特性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5 C解析

12、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通过实验,提出了出名的遗忘曲线。 16. D 解析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核心。 7. A解析 1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1. C 解析 学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习决定着人的社会性和个性的发展,这里的学习即为教育。 1. 解析 奥苏贝尔根据她的故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提出,遗忘就其实质来说,是知识的组织与认知构造简化的过程,即同化说。 20. 解析 信号学习是指学习者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映。此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典型条件反射。 二、填空题 21.练习法 2. 观测法 3. 脑 脊髓 24. 具体形象 抽象逻辑 2

13、5. 技能的学习知识的学习行为规范的学习 26 动作技能 7. 专断型 放任型民主型 三、名词解释 28 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政策性体现,是一种国家教育工作总的规定,反映一种国家教育的主线性质、总的指引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 29. 平衡觉是对身体的感觉,也称姿势感觉或静觉。这种感觉可以发出有关运动与头部位置的信号,反映运动速度的变化(如加速或减速),使人产生头部运动速度、方向或超重、失重的感觉。 . 在一定的条件反射形成之后,有机体对与条件反射物相类似的其她刺激也作出一定的反映的现象叫做泛化。 四、简答题 31. 答案要点 ()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状况、个别

14、差别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规定:第一,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教师应当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及实际状况,有目的地因材施教。第二,采用有效措施,使有才干的学生得到充足的发展。 . 答案要点 (1)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组、改造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指引生活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来。广义地讲,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互相影响、逐渐扩大和改善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识技能,这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并且改造经验可以促使个人成长,杜威便总结说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的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