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448577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力学复习资料.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力学复习一一、选择题题 1-1 图1. 图中所示三角形微单元体,已知两个直角截面上的切应力为,则斜边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A、; B、; 题 2-2 图C、; D、。2. 构件中危险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材料为低碳钢,许用应力为,正确的强度条件是 。A、; B、;C、; D、。3. 受扭圆轴,当横截面上的扭矩不变而直径减小一半时,该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原来的最大切应力是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4. 两根材料相同、抗弯刚度相同的悬臂梁I、II如图示,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I梁和II梁的最大挠度相同 B.II梁的最大挠度是I梁的2倍 C.II梁的最大挠度是

2、I梁的4倍 D.II梁的最大挠度是I梁的1/2倍 题1-4 图5. 现有两种压杆,一为中长杆,另一为细长杆。在计算压杆临界载荷时,如中长杆误用细长杆公式,而细长杆误用中长杆公式,其后果是 。A、两杆都安全; B、两杆都不安全;C、中长杆不安全,细长杆安全; D、中长杆安全,细长杆不安全。6. 关于压杆临界力的大小,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B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有关;C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D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无关。二、填空1.结构构件应该具有足够的 、 和 。2.低碳钢拉伸破坏经历了四个典型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和 阶段。衡量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

3、。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压杆的柔度越大,则临界应力越 、临界力越 ;材料的临界柔度只与 有关。 4.两圆截面杆直径关系为:,则; ; ; ;5.图中所示的T形截面梁,若已知A-A截面上、下表面沿x方向的线应变分别为,则此截面的中性轴位置yc与截面高h之间的关系为 2/3 h。题 2-2 图6.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范围内研究的。7.两块相同的板由四个相同的铆钉铆接,若采用图示两种铆钉排列方式,则两种情况下板的最大拉应力 = 或)题 2-4 图题 2-8 图8.某合金材料的拉伸曲线如图所示。已知圆试件的直径,标距,弹性模量,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

4、。则当圆试件的应力到达时,其对应的弹性应变 ,塑性应变 ,相应的拉力为 。三、计算题(共5题,共70分)1、(16分)简支梁受载荷如图所示,请画出梁的剪力图,弯矩图。2.(12分)绘制图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题 3-2 图3.(12分)如图所示矩形截面梁AB,在中性层点K处,沿着与x轴成方向上贴有一电阻应变片,在载荷作用下测得此处的应变值为。已知,求梁上的载荷的值。题 3-3 图4.(16分)圆杆AB受力如图所示,已知直径,屈服应力,安全系数。求:(1)绘制危险点处微单元体的应力状态;(2)利用第三强度理论进行强度校核。题3-4图5、已知构件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计算第一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二强度

5、理论相当应力;第三强度理论相当应力;第四强度理论相当应力。泊松比。(本题15分)6、等截面直杆受力如图,已知杆的横截面积为A=400mm2, P=20kN 。试作直杆的轴力图;计算杆内的最大正应力;材料的弹性模量E=200Gpa,计算杆的轴向总变形。(本题15分)7、矩形截面梁,截面高宽比h=2b,l=4米,均布载荷q=30kN/m 许用应力, 1、画梁的剪力图、弯矩图 2、设计梁的截面 (本题20分)。8、一圆木柱高l=6米,直径D=200mm ,两端铰支,承受轴向载荷F=50kN,校核柱子的稳定性。已知木材的许用应力,折减系数与柔度的关系为:。 (本题15分)材料力学复习二一、选择题(每题

6、2分,共 10分)1、两端受到外扭力偶作用的实心圆轴,若将轴的横截面面积增加一倍,则其抗扭刚度变为原来题 1-3 图的 倍。A、16; B、8; C、4; D、2。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和弯矩值都有突变;B、集中力作用处,剪力有突变,弯矩图不光滑;C、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和弯矩值都有突变;D、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不光滑,弯矩值有突变。3、已知单元体AB、BC面上只作用有切应力,现关于AC面上应力有下列四种答案:A、; B、;C、; D、。题 1-4 图4、图示为围绕危险点a、b所取微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其中。按第四强度理论比较两点处的危险程度,则 。A、a点较危险; B

7、、两点处的危险程度相同; C、b点较危险; D、无法判断。5、若用表示细长压杆的临界应力,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与压杆的长度、压杆的横截面面积有关,而与压杆的材料无关;B、与压杆的柔度、材料有关;C、与压杆的材料和横截面的形状尺寸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D、的值大于压杆材料的比例极限。二、填空(每题4分,共20分)题 2-3 图1、铸铁短柱受轴向压缩而破坏时,是沿 截面破坏的,它是由 应力造成的。铸铁圆杆受扭破坏时,是沿 截面破坏的,它是由 应力造成的。2、已知某根梁在载荷作用下横截面的弯矩方程可表示为,则此时梁的剪力方程为 。3、悬臂梁受横向载荷作用,梁的横截面(空心圆管)与载荷作用线

8、(虚线)如图所示。此梁的变形形式为 弯曲,中性轴与危险点位置为 (在图中画出)。4、若已知构件某点处的主应力、和,则在该点处最大切应力作用平面上的正应力为 ,最大切应力 。5、称为压杆的 ,它反映 等因素对压杆临界载荷的综合影响。三、作图题1试绘图示杆件的轴力图(6分)2如图所示,绘出剪力图和弯矩图。(14分)qaqaaa四、计算题1、(12分)用积分法求梁B点的挠度和转角,梁的EI,L已知。2、(16分)一外伸铸铁梁的受力和横截面尺寸如图所示。已知截面对z轴的惯性矩为,铸铁材料的拉、压许用应力分别为和。试求:(1)绘制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2)校核此梁的弯曲正应力是否安全。题 3-2 图3、

9、试确定图示轴心压杆的临界力。已知杆长,直径为,临界柔度为,弹性模量,(经验公式为)(15分)4、(14分)如图所示,直径为、长度为的悬臂圆截面杆,受到轴向载荷,外扭力偶和分布载荷的共同作用。试求:(1)指出危险点的位置,并绘制出危险点处单元体的应力状态;(2)按第三强度理论写出相当应力的计算表达式。题 3-4 图5、(16分)如图所示结构,圆截面杆AC和BC的直径分别为,。材料均为Q235钢,弹性模量,比例极限,屈服极限。若设计要求稳定安全系数,中柔度杆临界应力可按计算。求:(1)绘制Q235钢的临界应力总图;(2)当时,试对图示结构进行稳定性校核。 题 3-5 图 材料力学复习题三一、选择题

10、(每题2分,共10分)1一等直拉杆在两端受到拉力作用,若拉杆的一半为钢,另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A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B应力相同,变形不同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2图示梁AB,若材料为铸铁时,应选 截面比较合理。题 12 图 ABCD题 13 图 3图示简支梁上作用有集中力F和均布载荷q,则C截面处 。A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光滑连续B剪力图有尖角,弯矩图光滑连续C剪力图有尖角,弯矩图有尖角D剪力图有突变,弯矩图有尖角A B C D 题 14 图 4图示梁上a点的应力状态有下列四种答案,正确的是 。5. 材料和柔度都相同的两根压杆 。A临界应力一定相等,临界载荷不一定相等B临界

11、应力不一定相等,临界载荷一定相等C临界应力和载荷都一定相等D临界应力和临界载荷都不一定相等题 21 图 二、填空题(共15分,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一受扭圆轴如图示,其截面m-m上的扭矩T等于 -Me 。题 23 图 2(4分,每空1分)在拉伸试验中,低碳钢材料试件屈服时试件表面会出现与轴线约成 45 的滑移线,这是因为该面上作用有最大 切 应力;铸铁材料试件将沿着 横截面 被拉断,断裂发生在最大 正 应力作用面。3(2分)如图所示结构,梁AB的抗弯刚度为EI,杆CD的拉压刚度为EA。则求解该超静定问题的变形协调方程为 。(简支梁在跨距中央受集中力P作用时,力作用处的挠度为。题 25

12、 图 4(4分,每空1分)梁在发生对称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沿截面高度按 分布;中性轴上点的正应力为 ;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沿截面高度按 分布;截面边缘上点的切应力为 ;5(3分)如图所示等截面组合梁,在确定梁的挠度和转角方程时,光滑连续条件为: 。三、计算题(共45分)1已知构件上危险点的应力状态,许用应力,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该点的强度。2(10分)绘制AB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给出和的表达式。题 32 图 3. (10分)如图所示一理想圆截面细长直杆,在温度T时安装,初始状态时杆不受力。已知杆的线膨胀系数为,弹性模量为E,横截面面积为A,惯性矩为I,杆长为L,求温度升高多少度时,杆将丧失稳定性?(已知弹性杆件受热伸长变形量为)题 33 图 4.(10分)如图所示圆轴, 已知直径,屈服极限,安全系数,试求:(1)指出危险点并画出相应微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图;(2)按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轴的强度。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