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43454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三棱针法 皮肤针法 皮内针法 电针法 穴位注射法.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工具,取法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 “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又说: “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故现今有人称三棱针法为“放血疗法”。灵枢官针中还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另外,内经中还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具体方法的论述,表明三棱针法已成为临床刺络放血的常用针法。 (一)*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1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

2、,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常用的刺法有以下几种: 1腧学点刺 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 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 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散刺法 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 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 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

3、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刺络法 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 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 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 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 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 暑发热等。 4挑刺法 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 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 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 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 维组织,然后

4、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 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思想上的顾虑。 2*作时手法宜轻、宜稳、宜准、宜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更不可伤及动脉。 3注意严格消毒,防止感染。 4对体弱、贫血、低血压者及怀孕和产后妇女等,均要慎重使用。凡是凝血机制不好 的患者和血管瘤患者,不宜使用

5、本法。 5三棱针法刺激较强,治疗过程中须注意患者体位,以防晕针。 6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出血量多者,每周12次,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 二、皮肤针法 皮肤针法是以特制的多支短针组成的皮肤针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 疗法。 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是由古代九针中“镜针”演变而来。内经中就 有“半刺”、“扬刺”、“毛刺”等刺法的记载。如灵枢官针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 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 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素问皮部论中 说:“凡十

6、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脏腑、 经络联系密切,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 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枚针)、七星 针(七枚针)、罗汉针(十八枚针)等。现代又创用了滚刺筒,即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 具有刺激面积广、刺激量均匀、使用方便等优点。 (一)*作方法 1,持针式 手握针柄后部,食指压在针柄上。 2叩刺法 将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使用手腕之力,将针尖垂直叩打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

7、,反复进行。 3叩刺的部位 皮肤针叩刺的部位一般分为循经、穴位、局部叩刺3种。 (1)循经叩刺 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部位,因其分布着各经的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 (2)穴位叩刺 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 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上常于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处进行叩刺。 (3)局部叩刺 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顽癣等, 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

8、。 4叩刺的强度 叩刺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 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 轻、中、重3种。 轻刺激 用较轻腕力进行叩刺,以局部皮肤 略有潮红,病人无疼痛感为度。适用于老弱妇 儿、虚证患者和头面、五官及肌肉浅薄处。 中等刺激 介于轻重刺激之间,局部皮肤潮 红,但无渗血,患者稍觉疼痛。适用于一般疾病 和多数患者,除头面等肌肉浅薄处外,大部分部 位都可用此法。 重刺激 用较重腕力进行叩刺,局部皮肤可 见隐隐出血,患者有疼痛感觉。适用于体强、实证患者和肩、背、腰、骶部等肌肉丰厚处。 5治疗时间 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 (二)适用范围 皮肤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临

9、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腺 炎、感冒、咳嗽、慢性胃肠疾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 (三)注意事项 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钩曲,针尖是否平齐,滚刺筒是否转动灵活。 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 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 4要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5滚刺筒不宜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和出血。 三、皮内针法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固定于腧穴或患病局部的皮内作较长时间留针的一种方法,又称“留针法”。它是古代针刺留针方法的发展, 素问离合真邪论有“静以久留”的刺

10、法。针刺人皮肤后,固定留置一定的时间,给皮肤以弱而长时间的刺激,可调整脏腑经络的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一)针具 1颗粒型皮内针 亦称“麦粒型皮内针”。针身长约1厘米,针柄形似麦粒或针柄呈环状 2揿钉型皮内针 针身长约02-03厘米,针柄呈环形,针身与针柄垂直。 (二)*作方法 针刺部位多以不妨碍正常活动处的腧穴为主,一般多采用背俞穴、四肢部位腧穴和耳穴为主。皮内针、镊子和施术部位皮肤严格消毒后,就可进行针刺。 1颗粒型皮内针 用镊子夹住针柄,对准腧穴,沿皮下横向刺人,针身可刺人051 厘米,针柄留于体外,然后用胶布顺着针身进入的方向粘贴固定。 2揿钉型皮内针 用镊子夹住环状针柄,对准腧

11、穴,直刺嵌人,然后用胶布固定。也 可将针柄贴在小块胶布上,手执胶布直压揿针所刺部位。 皮内针可根据病情决定留针时间的长短,一般为3-5日,最长可达1周。若天气炎热, 留针时间不宜过长,以12日为好,以防感染。在留针期间,可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埋针 处12分钟,以加强刺激,提高疗效。 (三)适用范围 皮内针法临床多用于某些需要久留针的疼痛性疾病和久治不愈的慢性病证,如神经性头痛、胆绞痛、腰痛、痹证、神经衰弱、高血压、哮喘、痛经等。 (四)注意事项 1关节附近不可埋针,因活动时会疼痛。胸腹部因呼吸时会活动,亦不宜埋针。 2埋针后,如患者感觉疼痛或妨碍肢体运动,应将针取出,改选穴位重埋。 3,埋针期间

12、,针处不可着水,以避免感染。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以防 感染。 四、电针法 电针法是在针刺腧穴“得气”后,在针上通以接近人体的生物电的微量电流以防治疾病 的一种疗法。它的优点是:在针刺腧穴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的治疗作用,针与电两种刺激 相结合,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能准确地掌握刺激参数;代替手法运针,节省人力。 我国在解放前就有人试制过电针仪,但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解放后电针疗法发展很 快,进行了许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一)电针仪器 电针的种类很多,只要是能控制输出电压、电流到所需强度的器械均可用作电针器。但 应注意最大输出电压和电流量的关系。例如,最大输出电压在40伏以上者

13、,最大输出电流 应限制在1毫安以内,以免发生触电危险。由于近年电子工业发展迅速,电针器的种类越来 越多,而且不断更新。现将目前最常用的两种电针器的性能介绍如下: 1G6805型电针治疗仪 本机的性能比较稳定,交直流两用电源,可输出连续波、疏 密波、断续波。连续波频率为160-5000次分,疏密波和断续波为14-26次分。 正脉冲幅度为50伏,负脉冲为35伏。正脉冲波宽为500微秒,负脉冲为250微秒。 仪器顶部有5个小型输出插孔,对应于面板上5个控制旋纽,调节控制旋纽能改变输出强 度。各插孔可插入针夹电极插头或电极板插头。面板中间的旋纽用以选择不同的输出波型, 可控制输出连续波、疏密波、断续波

14、。右侧的旋纽用于连续波的频率调节,左侧的旋纽用于 疏密波、断续波的频率调节。拨动开关是选择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用的。氖灯指示各种波型 的频率。 2WQ10A型多用电子穴位测定电针仪 本机性能较多,可用于穴位探测、电针治疗、 针刺麻醉、电兴奋治疗、经络敏感测定等。 基本波型:正冲为矩形脉冲,反冲为尖脉冲。 频率及脉冲宽度:“X1”档频率为0-100次秒,脉宽为250-350微秒;“X10档频 率为0-1000次秒,脉宽为6080微秒。 脉冲幅度:负载为250欧姆时,峰值电流不低于60毫安。 调制波形:有连续波、间断波、疏密波3种波形,各变动波形的间动频率为30次秒。 输出:有1、2、3路,3路可串成1路作 电兴奋输出。 电源:直流6伏,可用外接电源。 (二)*作方法 1先将毫针刺入腧穴有了所需要的“得 气”感应。 2把输出电位器旋纽调到零位。 3将电针器上每对输出的两个电极分别接 在两根毫针上,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也 可不分正负极,将两根导线任意接在两根针上。 4打开电源开关,选择适当的频率和波型。 5逐步调高输出电流至所需强度。 6一般通电时间为520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