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诗夜游.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417212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承天诗夜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记承天诗夜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承天诗夜游.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承天诗夜游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本文选自_,作者。(2分)2.填空:(3分)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同时也抒发了自己_的苦闷心情。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_。3.翻译下列句子:(4分)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_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

2、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2分)7.月色入户意思是_,这句话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分)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_,它与_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_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3分)、托物言志、即景生情、类比象征、以物喻人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赠刘景文(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

3、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_。这是一首赞咏_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_,实际上是用_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_。二阅读理解、分析。(一)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_。(2分)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描绘了一个_的美妙境界。(4分)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_;_。(4分)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4、。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_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

5、,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注握:四寸为一握。膂:脊骨。瘳:病愈。肝膈:泛

6、指人体内脏。傅:涂。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2分)A、惧而谋诸医(谋划)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C、疾未易为之(变换)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20、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徐以杓酌油沥之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_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_23、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