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416940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语+数学+徐敏等式的性质说课稿.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式的性质长郡双语实验中学 数学组 徐敏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等式的性质。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教材分析1、本节的地位和作用:等式的性质是学生在刚刚认识了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今后学习解方程的基础,是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其核心思想是构建等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学生对等式的性质进行探索与研究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转化思想、归纳方法是学生研究数学、其它学科乃至解决实际问题所必备的思想。本节课的学习是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掌握等式的两个基本性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发现规律,并为今后运用等

2、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打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转化、归纳的能力。2、教学重点:新课标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因而要注重发展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把本节课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3、教学难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适合七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而本节课难点:对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及应用,恰恰是这一特征的体现。二、教学目标分析新课标的三维目标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

3、中。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天平实验让学生探索等式具有的性质并予以归纳,能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动手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新能力及用数学的意识;、体会一般到特殊、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探索等式基本性质过程的挑战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分析学情分析:从心理特征来说,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

4、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等式和一元一次方程,对等式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等式的性质的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地分析。(一)教法:“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合作交流

5、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利用实物操作演示、通过观察法、实验法、合作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二)学法: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引导学生从已知的、熟悉的、喜欢的生活内容入手,让学生自己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知不觉中建立一些等式与方程之间的联系。再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等量的变化关系和等式的性质,并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全面总结出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挖掘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与口头表达的能

6、力。四、教学程序分析在分析教材,合理选择教法与学法的基础上,我预设的教学程序如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具体情境,感受天平平衡实验演示: 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发现的规律然后分别在平衡的天平的两边都加(或减)同样的量进行演示实验 可以进行两次不同物体的实验2归纳: 请几名学生回答前面的问题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3表示:问题1: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问:等式两边加(或减)的可以是同一个数,可不可以是同一个式子呢? 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示呢?师生总结出等式的性

7、质1:如果a=b,那么ac=bc 4提问:等式性质1是对等式进行加减法的变形,我们现在所学的运算有四种,除了加减还有乘除,请问对等式进行乘除发的变形,你会有什么样的发现呢?学生可以四人一组讨论 学生思考并请学生用语言总结表示等式的性质2. 字母a、b、c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式子。 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c0),那么5. 练习:分基础练习、提高练习、能力提高、拓展延伸从四个层面加深学生对等式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以上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并充分体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整体调控下,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层层递进,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使课堂效益达到最佳状态。不当之处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