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41038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老庄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12 中本 6 班 林天黎 11 号一、道家思想起源的特性 道家哲人老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哲学家, 而且,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 人也是中国古代最早对社会文明演进进行系统性反思、 批判的思想家。 “批判性 反思”的理论品格是道家哲学所具有的“思想起源的特性”集中体现。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次把“道”作为哲学范畴而给予系统化的论证,从 而建立起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老子的“道”的思想对现在有着重要的借 鉴意义。二、道家学的现实意义(一)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天之道,利而不害;从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天之道,损 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2、”(第七十三章)提出人类 应按照道的规律来行动, 反对妄为。 人的行为应该合乎天道, 这些思想对现今仍 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人需要顺应自然之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处。具体表现在人与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上, 人与自然的关系紧张, 导致人类的 生存环境恶化, 人类无节制与不合理的对待资源, 产生由资源导致的人与人关系 紧张,甚至产生资源大战。 老子“道”的思想就要求人们应该按照自然规律行事, 不凌驾于自然之上。(二)反对社会文明异化,守护人本然价值。 老子十分强调“道”的自然性与无为性, 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自然”(第二十五章),以为天地人当效法“道”

3、的自然性。可见,在 道家哲学中, “道”既是世界的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也是天地万物之本性和 君王治国安邦之根本方略, 也是人安身立命之根据和社会发展的终极境界。 “自 然”则是对“道”存在状态与本性的客观描述,意指万事万物非人为的、不受外 力干涉的存在方式,即“自然而然”、“自主而然”。传统的宗教信仰认为世界是上帝的创造物, “道法自然”的观念否定了 超自然意志的支配,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他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 十七章),也就是说“道”顺任自然,各物在不受干涉的自然状态下反倒有更好 的发展。因此,“道法自然”最一般的涵义,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解读,就是人们的 实践和认识活动,要遵循万事万

4、物本身的客观规律和主体自身本然的发展趋势。 显然,“道法自然”是道家哲人为万事万物,包括人类社会在内,所预设的根本 价值原则, 它深刻地反映了道家哲学反对社会文明异化, 守护人本然价值的思想 主旨。(三)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老子认为, 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 因此,圣人不仅要有 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知足”是 对于“已经得到满足后” 的精神反刍:“知止” 却是“获取过程中”的主动放弃。 知足是不贪,知止是不随。知足常乐,能忍恒安;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 止,终身不耻。“知足知止”是道家用来调节、处理“身”与“心” (欲)关

5、系的 思想主张,也是非常可贵而独特的价值取向。老子四十四章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兵是故甚爱必 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名 声和身体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富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丧失身体哪个更有 害过分地爱惜名声必定造成很大的精力耗费, 过分地贮藏财货必定导致惨重的损 失。因此,知道满意知足就不会遭到侮辱, 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导致危险。 这样, 就可以长长久久。可见,“知足知止”思想的可贵和独特之处就在于:它用辩证的智慧教导人 们如何对待成功,如何把握名利财富,如何正确处理“身”与“心”的关系。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在道家哲人

6、庄子看来,社会上出现的人为物役,包括“以物易性”、“以身殉利” “去性从心”等等社会乱象,关键是没能正确处理好个人与“财货、名利” 等有形或无形之“物”的关系。人生有三大需要,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 需要,这正是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赖以繁衍发展的前提和条件。为此人类产生许多欲望,比如食欲、物欲、占有欲,并由此派生出诸如金钱、名利、地位、权力、 美色,等等。而且当某种欲望实现了,又会产生新欲望,所谓“欲壑难填”,欲 望是无止境的。在庄子在宥篇中指出:“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 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这里,庄子以治国作喻,认为能够支配万物而不被外 物所役使的统治者,就能统治天下

7、。人、物之辨在区分人与物的同时,明确地拒 斥了人的物化,它的内在意蕴在于肯定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可见,庄子“物而不物”的思想强调的是“人”对“物”的主导性和主体性, 身虽处于“物”中,却不为“物”役,以此启示人们在处理“人”与“物”的关 系时,不能本末倒置,不应把功名、利禄等外在之“物”,当做生命价值和生存 意义的载体。唯此,才能真正做到“人”与“物”的和谐,也才能有人与人、人 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五)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在庄子渔父中有这样一句话“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于天 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庄子认为,法天,就是法自然,自然是真实 的存在,它从不说谎,人要

8、法天,就是要真诚地坦露自身的真性情,真性情的敞 开就具有感人的力量,反之则不然,不真不诚则不能动人。庄子在这里所强调的, 是关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问题。 内心情感激越,既使表面平静, 人们也能感受得到;相反,内心毫无波澜,愈是假装,愈是让人反感。“法天贵真”是道家哲人用来揭示生命与生存内涵的思想主张。 在一个人性 被世俗的情欲、名利、财货所牵引,以致于物欲横流、虚伪丛生的社会里,如何 安顿生命和生存,是道家哲人思考与关注的重心。现代人往往不敢以真面目示人, 他们严严实实地把自己包裹起来,行事完全背离了自已的真性情,所谓“法自然” 在如今的时代成了奢望。可见,道家关于生命和生存要“法天贵真”,内在地具 有反对世俗之“伪”,守护人“真”性的价值诉求。三、结语老子的“道”可以说是中国哲学的开端,影响着后来的中国哲学的发展,其“道”的思想又为现代人们提供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在中国哲学史上别开生面, 只有批判的继承,“道”学价值可为我们提供一定的启发,真正古为今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