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57378730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位妈妈分享教育孩子的心得及推荐的书.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昨天看到收评中的回复了,很感谢,很感动,感动到流泪,谢谢。得到这样的肯定我也没想到,说实话我家里的长辈和我老公都不见得能懂我在做什么,只是因为爱才满足我想做这个事的愿望,所以,很感谢。昨天我的微博也多了一些关注,博客也有位占友留言了,诉说了自己的困惑。很愧疚,因为我的博客连一篇自己写的博客都没有,也有战友在评论中问了一些育儿的问题,同样很脸红,才疏学浅不知怎么做才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以前有个想法想把自己看过的一些育儿方面的好书统计出来留给妹妹参考,一直懒于整理,借这次机会和这么好的平台做个整理。如果占兄觉得不妥可以不贴。都是我看过并受益的书,在写之前我想讲个事情。上次写的女儿的两件小事情仅仅是因

2、为发生不久,所以拿来说,可能很多战友看后越觉得自己的孩子更显得“不乖”了。这个“不乖”只是根据成人的标准去判断的,我说的成长规律中就是包含“不乖”的,我的孩子也不乖,比如冬天要穿裙子,夏天包个毯子,稀奇古怪的事可多了,但孩子的“不乖”就像女人的更年期一样是不可控的,是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的,因为他还没有成熟的心智,还不懂得自己排解情绪。就是需要大人的包容与安抚,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还有这个“不乖”具体是指什么?我想了下,无非是1.在床上没玩没了的跳。2.爬上爬下不知害怕。3.喜欢踩水拉也拉不住。4一言不合又哭又闹。5.喜欢拿个树枝到处乱戳。6.喜欢在地上捡一些大人觉得很脏的东西。7.老是玩小刀啊

3、,危险的东西。8.搞的家里乱七八糟。9.不会吃饭要吃饭,会吃饭后不吃饭。大约就是诸如此类的事吧。我的女儿就是这样一样不拉的长大的。 如果你是因为这个觉得“不乖”那真是大可不必,这只能说明你的孩子太正常了,现在的孩子受到的约束太多了,把一些人的天性都被管制没有了,古今中外,有钱没钱的孩子都是喜欢干这些个事的,什么原因?“人的天性”你非要让他一动不动,那岂不是逆天行事吗。自寻烦恼不是吗。你需要做的只是保护他的安全,保护他不是什么都不能做。而是在他做之前把大的危险因素剔除,比如我女儿看我缝东西非要用针,我会帮她取一个绣花用的圆头针,扎到她也不痛,用刀,我会给她吃西餐用的不锋利的刀,用剪刀刚开始用安全

4、剪刀,后来看她根本不会傻到剪掉自己的手指,就直接用小一点的真正的剪刀。(她倒是剪破过我的新裤子和床单)。 所谓的心灵手巧不就是要多动手,多动手才能熟能生巧,才不会伤害到自己啊。在管理这些小问题时要掌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原则,比如在床上跳,家长实在忍耐不住时一般会说,“快下来,把床跳坏”。但如果在他跳一会满头大汗时你对他说“跳的太高了,太厉害了。是不是累了,下来喝点水”这样可能效果更好,等他喝完水,以小孩的个性可能已经转移目标了,岂不是不引起冲突有能解决问题。 还有几种不乖表现在1.无节制的吃零食,2.不肯上幼儿园或者遵守一些规则。如果是这个,请先看看家长有没有犯以下错误;“1.如果你听话就给你买

5、薯片吃.2.如果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关起来,让老师收拾你。3.快把你的东西藏好不然别人拿走了。”这样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1.零食是奖品。2.幼儿园等同监狱.3.外部世界不可信任随时会有损于自己的事发生。我想,1.人人都想每天拿奖品,何况零食毕竟好吃。2.永远不进“监狱”。3.谁也不能信任。搞不好还要先攻击别人。很多孩子的事大概不出这左右。教育就是细节。我对于零食的态度是,我不会主动买,但是在某些场合遇到了也不阻止她吃。这种场合大多是欢乐的场合,经常看到在结婚,或者聚会场所因为孩子的事,大人也不愉快,小孩也不快乐。其实一年的这种场合并不多,何不满足一下他,算下来并不多,很多奶奶,嘴上说不能吃不

6、能吃,到了超市心一软买一大堆在家里。孩子吃时又一直唠叨。这岂不是既没有控制零食也没有让孩子得到吃的快乐吗,还让他养成耍赖的习惯。 对于玩具也可以如此处理,她看到了想要就买,可能她想要的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尊重她的选择,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更好,这不就相当于干涉“婚恋自由”吗?孩子的事孩子说了算。不要家长认为什么好才买,到最后经常是买了你想要的,还要买他想要的,家长气不打一出来,搞得孩子哭爹喊娘。 前几日去幼儿园参加亲子活动时,发现有的小孩不受控制,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规则,我得到的结论是父母太过于压制了,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动,甚至限制了人身自由,家长喜欢他乖乖坐在怀里一动不动,其结果就是家

7、长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家长稍不留神孩子就像越狱了一样,像小牛一样冲向自己的目标。想想我们小时上学时老师一离开教室,压抑一节课的同学什么反应,想想压抑几年的孩子什么感受。 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在6+1的抚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已经背负太多的期望了,已经太被“看重”了对待孩子的事家长已经无法做到“顺其自然”了。我自己带孩子也不是要她用成功来报答我,我这几年看一个生命神奇的成长已经让我无比幸福了,我只是做一个母亲应该做的,这些事有的别人可以替代有的事别人无法替代(比如母乳喂养),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远远大过对孩子的付出。想想我们每日工作8小时也是一生碌碌无闻,而每日全心全意陪孩子不超过一小时,却希望

8、二十年后收获一个“郎郎”,岂不可笑。当然这样的家长只是少数,但不是没有。我在亲自抚养孩子时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为孩子争取自由(我和婆婆同住)争取玩玩水龙头的自由,争取自己吃饭搞一身的自由,争取把地板搞很脏的自由。给我们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她也去尊重这世界的万事万物,对生命的尊重才是教育的核心吧。 1.我接触的第一本有意义的家教书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把家庭教育放在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前,引起家教热潮,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适合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易懂的书,爸爸也可看,并不是只是写给妈妈的。作者也有博客。 2.0-6岁的书,0-6岁是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后在学校时间也是有限的还

9、是以家庭教育为主。蒙特梭利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多,国内最早的蒙氏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扑捉幼儿敏感期。爱偏理论,捕捉偏案例,看了案例就知道孩子原来都是一样的,对自己的孩子就不会那么不知所错了。心态也会从容很多。李跃儿谁了解孩子成长秘密谁拿走孩子的幸福这个人创建了中国的巴学园。她提倡的不只有蒙氏还有很多自己的东西。这两位作者都自己创建了幼儿园,当然书里有很多对自己幼儿园的描写,但这不妨碍书里的不错的科学理念。我生活中翻的比较多的是韩国的,申宜真的0-6岁儿童心理百科她还有一本好妈妈慢慢来(我没看过,因为没买到)从书名就知道她提倡等待孩子,给孩子时间。书中涉及常见心理问题比较多,挺实用的。别以为你懂孩子的

10、心0-3岁的,写的是自己的孩子成长的点滴,非常生活化,像一盘家常菜,通过小例子来说教育的细节。她好像也有博客(博客真好,省钱了)。 3.和孩子沟通的书。美国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很实用,像书名一样,操作性强,不只是应用于和孩子沟通,和成人沟通一样有用,现学现用,立竿见影。 4.小说类的,可读性好,有趣味,随便看看就能感触良多,写自己与孩子的感情与成长历程。池莉的来吧孩子。刘墉写给儿子的超越全书,写给女儿的成功全书。虽然书名很俗但是他是一系列的全集。刘墉也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男人,自己成功还能让家庭也幸福,孩子也成长不错。他写的书不只是育儿更是做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的现实生活

11、结合传承的特别好。(作者孩子在美国纽约长大,成长环境比国内更可怕) 5.亲子共读的书。窗边的小豆豆,夏山学校(这本还没读)上次写的巴学园是幼儿园是错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是小学,写错了。这是父母可看,孩子也可看的书。 6.还有很多绘本(图画书)。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好选择,汤姆系列贝贝熊系列前者是儿童心理自助,写的是孩子上幼儿园或者遇到什么事的想法可以和孩子产生共鸣,后者是养成好习惯,比如“见什么买什么”“电视迷”“钱的学问”看看书里的家长是怎么处理问题的。孩子看的书有很多,上小学后能自助阅读的郑渊洁的童话是首选。但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来。 写出来的书都是我看过的觉得受益的书,有兴趣的自己去当当

12、上搜索,再看当当上的评论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不满意也别骂我,因为我也不是作者,哈哈。当作家都要忍受被骂,我还是算了。哈哈 我们国家的教育就是惯性教育,自己是怎么被教育大的就怎么教育下一代,从不思考。老人的那一套也是她的老人教的,也说不出个为什么。所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我看到好多身边没有文化的老人骂孩子,骂的很难听。心想可以理解,没文化呗!可是等到受过高等教育的妈妈出现了骂孩子的话和没文化的老人一摸一样连语气都一样,你说多可怕。最后想说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那双手,就算你什么都不是,你也是一个孩子的父母,这是个伟大的职业。能做好这份工作也算个伟人了,呵呵。再次感谢豪哥,感谢厨娘。占用宝贵时间。 可能我的表达有的地方比较过激,文才有限,词不达意也是有的,而且我自己在生活中也会把我的想法推崇给亲戚朋友,有的亲戚还是一味的把一切不满和失败都怪罪在孩子身上,真让我恨不能去打家长的屁股来让她觉醒,希望家长占友能理解我把大家都当成了我的兄弟姐妹的心情。 2011.08.11 瑾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