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生》教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376335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花生》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落花生》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落花生》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落花生》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落花生》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落花生》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花生》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花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爱慕”造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课文详略得当、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2练习写作运用该课写作方法。教学难点 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1、看到这个题目,你会怎么写? 2、把你的想法说出来。3交流作者资料:(二)检查预习1自由读文,初步感知。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

2、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三)理清课文顺序1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2、给课文理绪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只要说出自己的理由。比如2段也可3段。(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五)小结。认识了那些生字词,这些字词的语言环境。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

3、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二)学习课文详略得当、以物喻人的写作方法。二、教学重点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模仿写作。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四、教学过程(一)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读开头一段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4练习用“居然”造句。(二)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一个重点字“印”,父亲说了什么样的话

4、印在“我”心里?引出下文的学习。(三)学习议花生部分分角色朗读中间部分的课文。看图说说需要几个角色,自愿原则选择角色师问:一家人围在一起边吃花生边议花生,谁说的话最多,最重要? 接着思考: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不同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在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

5、”“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4)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5)试问课文写到父亲赞美花生为止,可以吗?为什么要写

6、下面的部分(以物喻人)“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板书: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 (6)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7)、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8)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

7、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9)再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10)指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四)练习根据本课详略得当,抓住事物本质比喻做人道理的方法写文章。(以红薯、土豆为例)1、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板书:略写详写)2、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五)总结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