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57368496 上传时间:2024-01-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贵的沉默》说课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贵的沉默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17课可贵的沉默。本课分两课时进行教学,我重点说的是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设计理念、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一、说教材1、教材简介这篇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上课时,老师从孩子们那里了解到,几乎所有的爸爸妈妈都知道自己孩子的生日并向他们表示祝贺,孩子们因此而感到骄傲和快乐;可是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孩子只有几个,而且没有一个孩子向爸爸妈妈祝贺生日。强烈对比之下,孩子们沉默了。老师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孩子懂得了要关心父母,并学会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对自己

2、的爱。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使学生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要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2、教学目标本课所在的第五单元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体现人间真情,而且每篇文章都对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因此结合本单元课文训练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根据课程标准,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语句,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感受其情感;让学生从孩

3、子们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体会他们的心情。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会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关心父母,关心别人。3、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孩子们情绪变化的原因,学会关爱父母,关心他人。4、教学难点:理解孩子们的沉默为什么是可贵的。二、说学生如今独生子女较多,平时娇生惯养,处处以我为中心,也许他们从书本上知道要关心他人,关心父母,但是缺乏付诸真心的行动,因此,本课将是引导孩子们用行动来回报爱的一个很好的教材。 三、说设计理念 1、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的追求,注重扎实地组织语言学习。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们需要同时关注文本的人文情感价值与工具理性价值。随着各种观点的

4、争鸣,我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学最大的人文价值乃是获取工具理性,习得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这似乎是一种向着传统的回归,但它决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回归。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获得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技能,我想这才是对这种回归的最好诠释。这篇课文可以说是“爱的教育”,但是,如果仅仅是去探讨其教育意义,就会陷入说教、灌输的泥潭,而不能让这种内涵有效地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生命体验。所以,我采用了“加强工具性,促成人文性”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扎实地开展好字、词、整体感知等基础性环节之后,再通过朗读、品悟,去挖掘那文字背后的思想和人文关怀。努力体现语文之有别于思品、科学、社会等科目的本体功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

5、文味吧。2、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自由宽松,但又有方向指引的氛围中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升理性认识,在提升后促进感情朗读,我想这是对本篇情感味较浓课文增进体验的合理途径。所以,在初读课文时,我也尽量放手让孩子自主感知课文内容,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整体感知意识。在研读中,也采用了自主朗读,自我发现的方法,去让学生探究文中的字、词中所蕴含的深意。在交流的进程中相机诱导,组织多形式的朗读、表演读,营造课堂学习的趣味场,由学习形式上的创新来消弭师生互动的隔阂,增强课堂对话的有效性。3、教师

6、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积极尝试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以课文中的两幅插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看图,找文中的重要词句,再组织学生探究并体验,最后解决本课时所要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题:“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沉默是可贵的?在这个过程中,我及时地获取课堂生成的信息,紧紧围绕本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激励评价、适时引导,合理取舍,从而构筑起活而有序的课堂教学节奏。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充分体现这十六个字:书声朗朗、议论纷纷、高潮迭起、读读写写。针对以上教学思想,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在教学中,我主要选

7、用“合作探究”和“读中感悟”的教学方式,采用创设情境法、情感朗读理解法和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交流和感受。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2、学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主要向学生渗透“读中自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读书。通过学生的读读、想想、写写、议议等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五、说教学过程研究了教材,确定了教法和学法,我将本节课划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情境导入,奠定感情基调上课伊始,我先出示一首学生们很熟悉的古诗游子吟,让他们说

8、说这首古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待学生回答后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关于爱的,叫可贵的沉默。之所以选择这首古诗引入,原因有二:一是这首古诗表达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正好符合本文的主题,为学生学习本文奠定了情感基调;二是在本单元的语文园地里,要求学生背诵这首古诗,在这里选择这首古诗正好为以后语文园地的学习埋下伏笔。在明确了本文的感情基调后,我继续说:“课文所讲的故事发生在大家熟悉的课堂上。大家看,孩子们正在上课。”随即出示课件,让学生说说孩子们表现怎样。由此引入教学过程的第二步初读课文,感受文中学生情绪变化(二)初读课文,感受文中学生情绪变化 在观察第一幅图感受了孩子们的热闹之后,我马上课件

9、出示课文的第二幅图,引导学生感受孩子们的沉默,通过这两幅图的对比,总结出了文章两个关键词热闹和沉默,确定了文章的基本框架。接着我抛出一个问题:同样是这群孩子,是什么使他们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这样为理解和探究做好铺垫,为探究明确了方向,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初读课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整个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能力,任何时候都应该鼓励学生提问。”由此可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回答,比教师设计问题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新课标也指出,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自由自主地提出自己的问题或疑虑,让每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畅所欲言。学生不

10、仅仅充当听众、观众的角色,而是要更多地充当“活动者”“参与者”的角色,让课堂真正焕发出以学生为主体的风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所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我提出了两个要求:1、读完课文后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2、把你在读书的过程中遇到的不明白的地方用笔标记下来。稍后交流。(三)合作探究,分块阅读,读中感悟在初读课文,感受了文中孩子们情绪变化之后,就将进入教学的第三阶段:合作探究,分块阅读,读中感悟。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在这一阶段我把教学分成两个部分:在热闹中感受爱(1-9自然段)和在沉默中懂得回报爱(11-14自然段)。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二是

11、为什么说是可贵的沉默。大家可能已经发现了这中间少了第十自然段。对!第十自然段是文章的一个过渡段,我正是从这个过渡段入手展开这一阶段的教学的。我首先课件出示这一段,引导学生特别是先前没有提出问题的同学动脑筋想一想从这段话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来两个有价值的问题:1、蕴藏是什么意思?2、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并课件演示在读书中遇到问题的时候该怎么标注问题。这么做也正如我在说学法中提到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会学”的智慧。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

12、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我国也有这样一句老话:“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为此,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接下来就该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1、 学习课文19自然段,在热闹中感受爱。这一部分写的是课堂上,老师询问孩子们父母给自己过生日的情况,孩子们反应热烈,主要是以师生间的对话形式表现出来。当中有很多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需要学生仔细揣摩,如果和以往一样只是讲读,不但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单纯的讲读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

13、兴趣,那么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并发挥其主动性呢?我忽然想到这篇课文与孩子的生活是那样的接近,不如以演代讲,引导孩子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带入课堂。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理解课文和朗读表演的能力,培养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以此启发了学生潜在的智力,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全身心地在阅读天地中遨游,同时为整篇课文的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我的具体做法分三个步骤:首先我让学生把描写文中孩子们动作、语言、神态的词语画下来,同桌之间商量一下该怎么表现。这一步是为稍后的演做准备。接着我就组织学生进行排练。我演老师问,学生演孩子们答,排练的目的其实是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字词体会人物的心情

14、。比如当我演老师问:爸爸妈妈知道你们的生日在哪一天吗?学生演孩子们回答:知道!知道!我会停下了问他们:你们为什么要一块回答呢?这样就引导学生么理解了提示语中“异口同声”的意思。再比如,我演老师问:生日那天,爸爸妈妈向你们祝贺吗?学生演孩子们回答:当然祝贺了!祝贺的!我又会停下来问:我感觉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很急,这是为什么呢?这样做其实是在不动声色中指导学生朗读。最后是正式表演。表演完后,我会创设一个情境:我当记者抓住对话中的关键词现场采访学生,比如:你刚才为什么乐得何不拢嘴了?你为什么“骄傲地举起了手”?你们刚才在快乐的交谈,你们在谈些什么呢?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情。

15、最后我总结:现在老师明白了,书中的孩子们为什么那么快乐兴奋了,原来他们和你们一样有父母为自己庆祝生日,他们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多么幸福啊!同时板书感受,并让学生带着这种幸福的感觉再读19自然段。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但要从朗读技巧上指导,而且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表达出思想感情。所以在这里我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在经过了品析词句、创设情境体会人物的心情后,读好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2、 学习课文1114自然段,在沉默中懂得回报爱。 在经历了刚才的热闹之后,我马上又抛出一个问题:你们中间有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为爸爸妈妈祝贺生日的情举手。把学生带入一片沉默当中,巨大

16、的反差只为了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将学生带入到1114自然段的学习中去,在沉默中懂得回报爱。首先我仔细观察,抓住刚才没有出声的学生发问:老师刚才看你没有吱声,你在想什么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自责、愧疚,为课文的学习埋下伏笔。古人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我把它当成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对语文教学的告诫。前几年,有文人学者说我们语文教学出了问题,我个人以为是否我们曾经一度丢掉“不动笔墨不读书”,也有一定的原因呢?所以我接着课件出示课文的1114自然段,让学生画出能表现文中孩子们自责愧疚的语句并说明理由。按学生的回答点击相应的句子使其变色。接着我问大家仅仅感到自责愧疚有用吗?愧疚之后应该做什么呢?学生自然懂得要回报父母的爱,并板书回报。此时也就解决了开始提出的问题:这极为珍贵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再接着我趁热打铁用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