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方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57364160 上传时间:2023-09-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对气候变化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了完成本方案提出的各项目标和任务,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 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节能和能源替代的保障和支撑体系,扎实推进建材行业应 对温室气体减排和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的各项工作。一、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体系 应对气候变化,必须采取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从加强部门协调、拓 宽融资渠道、依靠科技支撑、健全法规制度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在 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将应对气候变化与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各级政 府要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从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 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摆到重要战略位置。要 健全相应的法规体系,完

2、善地方各类标准,根据我省实际,加快拟定地方性法规 和规章草案。省级各部门按照统一法规、统一规划、统一监管的要求,加强对全 省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综合监管力度,落实责任。在中国政府已经制定或修订的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节约 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还有已经颁布的民 用建筑节能条例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出台的相关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 和审查暂行办法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监督管理办法中央企业节能减排监 督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基础上结合甘肃省的实际情况,组织研究并制定应对气 候变化的地方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工作。二、加大资金引导 要在建材领域适度放开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民间资本准入制

3、度,明晰责权,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的运营(政府给予补贴,企业通过技术进步节 约成本盈利);通过政府试点、财政资金支持、世行、亚行贷款和欧洲投资银行 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贷款,以及国际金融公司与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合作的能效及可 再生能源项目贷款,争取获得国家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节能、清洁发展等专 项基金的支持,多渠道、多层次筹集资金,促进黄河中上游及祁连山区空中水 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等重大工程项目早日立项。采用投资适度倾斜政策,打破行 政分割界限,对有利于提高能效的技改项目给予积极的财政支持;以创新基金、 产业发展基金等形式对技术含量高、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要求的企业给予政策和 资金扶持。关

4、于资金的引导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用技改资金引导传统产业企业开展生产线的自动化、信息化升级改造 我省建材行业除水泥行业外,墙体材料行业、预拌混凝土行业自动化水平非常低, 信息化程度同样非常低。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两化深度融合”。 李克强总理在 2014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 合,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精准管理水平,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策,增 强传统产业竞争力”。我省要出台相关专门的政策,用技改资金引导和支持企业 开展“二化融合”的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支持水泥行业以信息化为主的改造。在 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行业开展生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升级改

5、造,先期在三个行 业选择条件好的,企业积极性高的做试点示范,政府引导的技改资金力度大一些, 让建材生产经营管理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全方位、多层次无缝对接,最大限度 地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能、降低生产成本费用消耗、节约能源、控制排放、提 升企业的综合效益。示范企业完成改造后,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按照 GB/T23020-2013工业企业二化融合评估规范国家标准进行验收,合格后给 企业授牌,并在全省全面展开,让智慧工厂多起来、智能制造多起来,打造培育 更多的在国内著名的甘肃品牌企业。2、用创新资金支持对产能过剩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淘汰一批 企业;提升技术标准,淘汰低端产品 李克强总理在

6、谈到产业结构调整要依靠改革,进退并举时说“退,要更加主动有 序。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因此对产能严重过 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 控新上增量。我省应该加大力度,用创新资金支持省内有相关资质的中介机构,按照国家标准 和规范对建材企业开展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能耗评估和检测、环 保达标排放监测、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对不达标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不 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淘汰出局。我省水泥行业 85 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整体水平较高,多数已经达到国际领先 水平,但环保“短板”依然存在,粉尘排放不达标是普遍存在,尤其以

7、水泥包装 车间最为严重,故此行业的重点应该是以职业卫生检测评价、环保监测为重点。 全省预拌混凝土企业有 346 家,拥有各型生产线(搅拌站)696 条,设计产能 2 万立方米/年,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生产线工艺简陋,证照手续不齐,属于产 能严重过剩产业,且是落后产能过剩。因此,在这个行业要加大力度,重点开展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能耗评估和检测、环保达标排放监测、产品 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坚决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关停不达标企业。 我省墙体材料行业企业共计 3000 多家,经过新型墙体材料认证的企业仅有 520 家,绝大多是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水平低、产品档次低的小企业,这个行业不 仅是

8、产能严重过剩,而且是落后产能严重过剩,要加大力度进行整治的,建议用 省墙体材料改革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对墙材企业开展的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清洁 生产审核、能耗评估和检测、环保达标排放、产品监督抽查等工作,坚决果断淘 汰一批落后不达标企业。其次,制定标准要为调整结构、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服务。用创新资金支持提升 技术标准,淘汰落后产能、低端产品。由省建材行业协会组织相关单位,对现行 技术标准进行梳理,制定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列出淘汰总量和时间表。针对我 省墙体材料、预拌混凝土行业废除一些起点低、对转型升级不起作用的标准,果 断淘汰低端产品,让中高端产品有更多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标准也是促进科 技成果

9、转化为社会产品的桥梁和纽带,任何一个新兴产业都离不开标准的引领和 规范,近几年省内外建材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中高端新型建材产 品大量进入甘肃,出现了因为没有标准,推广应用难的尴尬局面。建议职能部门 尽快组织制定针对这些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为它们的推广 应用保驾护航。为应对新形势,省内建材企业应携手抱团取暖,在竞争中加强合作,避免企业内 耗,对行业的集中度低的预拌混凝土和墙体材料行业鼓励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开展 兼并重组,借鉴省外经验,探索采用资产整合、管理权整合多种形式同步推进重 组工作,创新整合方式,用市场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提高我省规模以上大企业 的质量和效益。3

10、、用建设资金和贴息贷款支持建材新兴产业 按照中国建筑材料工业新兴产业发展纲要和十三五建材发展规划,建材新兴 产业今后要重点加快发展,其所占比重显著上升,产业规模取得重大突破与拓展, 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建材行业增加值的比重力争达到 50%左右。我省建材新兴产业是发展的重点,结合我省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情况,政府的建 设投资和贴息贷款应重点支持如下产业的企业:(1)新兴高性能复合材料中,重点发展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多层次纤维、 聚合物改性高强、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地聚合物、磷酸盐等新型特种水泥复 合材料及制品的企业。(2)新型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中,重点支持高纯石英玻璃及制品、铝硅酸盐高强 玻璃

11、、激光玻璃、微晶玻璃等生产企业。(3)非金属矿及制品业中,发展的重点发展的主导矿种主要包括高岭土、硅质 原料、耐火粘土、碳酸钙、玄武岩、石材等高品位且附加值高生产企业。(4)建材节能环保新兴产业重点支持以工业副产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废渣、化工废渣、再生资源、 城市垃圾、污泥等综合利用及秸杆等农业副产品综合利用等,充分发挥各种废弃 物的效能,以节约资源能源和实现环境保护为发展的生产企业。(5)新型多功能节能环保墙体材料及与墙体材料配套的绿色装饰装修材料产业 的生产企业和产品。重点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多功能复合一体化板材,如:高档玻璃纤维增强水泥 轻质多孔隔墙条板、石膏空心条板、纸面石膏板、

12、纤维水泥平板、蒸压加气混凝 土板、轻集料混凝土配筋墙板、轻集料混凝土多孔墙板、木塑材料、GRC复合 无机芯材外墙板、钢丝网架水泥夹芯板、 GRC 岩棉外墙挂板等新型墙体材料。 重点发展轻质高强、多功能复合一体化的砌块,重点发展建筑垃圾复合保温砌块、 烧结多孔保温砌块、烧结空心砌块、装饰混凝土空心砌块,以及复合无机保温砌 块等。新型房屋类:住宅部品、新型整体房屋构件及集成组装产品。 生产以上产品的新建企业必须按照省里相关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布局,规范设计, 工艺装备先进,建设的生产线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一定要高。4、用资金支持现代服务行业 按照省政府最新的财政和工业发展规划,引导资金重点扶持一批研发

13、设计服务、 创业孵化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科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 务、建材工业工程总承包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服务、产业咨询服务、 节能环保服务、非核心业务外包服务、制造业向服务化方向转化等服务型企业。 中央驻我省的部级勘察设计单位、甘肃省内的省级勘察设计、科研设计单位是我 省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力量,整合存量、扩大增量、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业务涵 盖建材、冶金、化工、轻工、电子、机械、建筑等综合混合所有制科研设计院, 体制新、机制新,对这些企业应给予重点支持,培育打造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品 牌企业,使现代服务业这个产业快速发展壮大,成我省又一个新兴产业。5、“一带一路”、“

14、走出去”战略的推进将为我省建材行业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建设、高铁及配套 设施建设、港口建设、油气管道、跨界桥梁、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光缆传 输系统等国际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将对建筑材料及制品增加新的市场需求。 我省作为一路一带沿线的节点城市,随着我省建材行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国 内国外两个市场一并经营的生产力布局调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格局。 投资、贸易国际化步伐加快,国际市场将成为未来发展与新增市场的重要组成部 分,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三、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加强机构建设和各类管理制度的建设。要按照国务院办公

15、 厅关于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归口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08158 号)要求, 成立专门的应对气候变化机构,并归口省级发展和改革部门管理,在国家应对气 候变化领导小组指导下,组织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 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审 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和管理全省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推 动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研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还应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利用现 有渠道,引导社会资本和智力团队,加大对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支持企业开 展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技术改造。研究制定财税、价格等相关政策,激励水泥窑 协同处置、节能玻璃

16、门窗、节水洁具、陶瓷薄砖、新型墙材等绿色建材生产和消 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设立绿色建材发展专项资金,对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企业 给予融资便利和优惠。同时,在重大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中充分考虑到气候变化的 因素。体制的改革和制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完善:a.健全温室气体管理法规体制;b.依据地方实际情况拟订可持续能源基本法规;C.制定再生能源发展条例与能源管理法修正条文后续子法;d. 强化生产耗能限额和环保标准的执行力度;e. 推广绿色评价制度和税费制度;、建立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体系建立完善的温室气体管理信息平台,有利于温室气体减排工作的持续开展。 在我省着力建立和持续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体系,将国内外的温室气体法律法 规标准、指导性及规范性文件、温室气体排放系数、温室气体削减技术设备、重 点行业企业等信息以及分类汇总入库,可形成多元化数据库。同时,需要保证数 据信息不断进行动态更新,逐步完善。信息平台能够为温室气体管理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