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57354193 上传时间:2024-02-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工对美国近代化的贡献及遭遇当下也许不少人觉得国内的生活质量不好,很多有能力、有条件的人都移居国外。现在我要说的并不是当下的“移民热”,而是述说一下最先走出国门的中国人(以移民美国为例)。在回顾历史,致敬华工的同时,是否能给我们当下产生影响。中国人最早集体到美国是在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金矿的时候。当时广东 省台山、新会、开平、恩平四邑的人,纷纷结伴前往加州淘金。他们都是坐在外国船上不通风的货舱里,几十天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像装猪仔一样地运到美国,到加州的峡谷地区的河边,用筛子淘金,维持生活。现实和理想往往是有差距的,去西部淘金的人太多,而黄金比想象中要少。1850年加州通过外

2、籍矿工执照法,每人月收执照费20元,再加上官员的抽成剥削,甚至写假收据,以及税吏的追索捕打。华工多半从峡谷地区逃到旧金山,有的绝望回国,有的留在旧金山,什么下贱劳苦的工作都做 。最普遍的就是洗衣。因为洗衣不需本钱,也由于加州正在开发时代,男多女少,很需要这个行业;同时这种劳苦利薄的事,白人也不愿做。在赵耀贵先生的研究中发现:华工数目春秋最多,冬天较少,最多的是4月,有5365人,最少的是元月,约900人。华工因工作不同而薪水不一,薪水较高的是铁匠,每天1.34美元,其次是劳工合约商,每天1.15美元,工头每天1美元,铁路司机、伐木工人都是1元,厨师每天0.66美元;侍者最少,每天0.60美元。

3、薪水还要扣掉一些“成本”,例如使用铲子扣1.50美元,铁锹2.50美元,手推车5美元,雇工头每天要付15美元租马和拉车,如果损坏要赔30元。平均每名工人一个月薪水30美元,可是还要偿还来美的借款、利息等多种费用,全部计清侯,每月只剩12美元。 在当时打中国人已经成为白人的消遣。在大街上揪着华工的辫子叩响头,必引起路人的围观、喝彩。警察对这种无故殴打不但不干涉,甚至看到华工流鼻血就认为他跟别人打了架,把他抓了起来。自1850年到1860年间,华工任意被杀戮,多少人惨死异乡。当时的清政府不但不保护华侨,华侨回国按最早的大清律还可能被杀头。如此看来,他们的生活不见有多大改善,也许比家乡生活的还悲惨。

4、1864年开始修建横贯美国大陆的铁路,对华工来说又是一次致命的打击由于大多数华工不计较工种,能吃苦耐劳,特别是修筑铁路这种最困难最危险的活儿都肯干,工作效率比白人高,对美国人来说是难得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开始有计划地在广东招雇了一万多名华工,仍以载猪仔的方法运到美国。赵耀贵在他的博客中写道,从1864年到1869年,大约有1200名中国工人在从沙加缅度到普洛蒙特里山顶的690英里铁路路基建设中死亡,相当于每3英里死5个人。其实没有人知道确切的死亡数目,有人估计高达两千人。死亡原因包括爆炸、雪崩、泥石流、肺炎、冻死等。1866年炸药取代了原先的黑火药,来进行爆破作业,但因为威力太大,工人伤亡增加,

5、施工方不得不停止使用。雪崩令许多工人死不见尸,而多数从中国热带地区来的工人因为不适应美国中部的冬天严寒,水土不服,冻死和得肺炎死的不少。140年前的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和联合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的协同努力艰苦奋战, 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准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特别聪明才智的华工。美国太平洋铁路是美国近代工业化的标志性产物,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

6、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迅速崛起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的世界经济大国,同时也表明中国的最初移民潮,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利福尼亚等西部地区的崛起,做出了杰出贡献。但当东西两边举行盛大的接轨通车大典时,却把华工赶 得远远的,不许他们参加。当时华工十分气愤,就把接轨用的最后一块枕木藏了起来。当进行接轨仪式而找不到枕木时,人们才看到一位肩扛枕木的华工走出来。华工的贡献没有得到应有的报偿。在黄安年所著道钉,不再沉默-建设北美铁路的华工一书中说道在谈到推动美国崛起的诸因素时,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外来移民对美国崛起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能不提到南北战争后美国经济进

7、入狂飙发展时期时铁路先行的作用,其中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铁路运输是美国工业化道路中的先行官,对加快太平洋铁路在1869年的通车做出无可替代的历史功绩正是远涉重洋沉默奉献的攻无不克的冲锋队和敢死队的外来中国农民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的建设北美世界的农民工-华工和美国的崛起有着不解之缘。 横贯铁路修成,华工的地位稍见提高,但接着又引起了一个新的排华运动。在修路工作结束后,穿着短打唐装、留着长辫子的失业华工,为了求生,不计工资、不计劳苦,什么工作都做,更引起本地工人的嫉恨。他们认为华工夺去了他们的就业机会,于是集体涌向

8、华工聚集的地区,烧毁房屋,杀害华工。今天,在东南亚有些地区(如度尼西亚)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排华活动。今天的中国人在国外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更不用说当年那个由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人了。那时的中国任人宰割,国人在外面自然没有地位,正好印证了“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强大的祖国是坚强的后盾,唯有我们祖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我们的国人在外国才能昂首挺胸,受人尊重。因此,正视历史的同时,更应该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1869 年,美国全国性的工会组织“劳动骑士团”成立了,它包括大量黑人工人。从1877年转入公开活动以来,该工会就正式宣布支持排华行动。1885年,美国排华史上著名的“石泉惨案”,就是在“劳动骑

9、士团”成员的参与下发生的。当时,怀俄明州石泉矿区的白人举行大罢工,矿主为了破坏罢工,就把一批中国劳工运进矿内工作。由于华工采取中立,不参加白人矿工的罢工,双方发生冲突。白人矿工在劳动骑士的带领下,捣毁矿区内华工住宅村,杀死28名中国人。当时的矿工工 会表示,矿主必须把中国人全部解雇,他们才会重新开工。代美国的排华行动还带有种族主义色彩。19 世纪以来,美国种族主义学者不断宣扬白种人是优等民族,其他人种则是次等或劣等民族。种族主义无疑助长了排斥华工浪潮。于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加 州政府发布了系列的限制华人移民的地方条例。同时,社会上出现的反华行动也遂渐从地方性发展为全国性。民主党和共和党

10、为了拉选票,都想迎合这种排华情绪, 以标榜其维护美国广大劳工的利益。他们最终促成了1882 年5月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排华法案,规定10年之内停止华工进入美国。以后又再度延长期限,并且通过了一系列修正与增补条例,以期无限期禁止华工入境。令我们遗憾与气愤的是,美国历史上这个唯一的排斥外国人的法案却是针对中国人的!从1882年起到1943 年底美国废除排华法案之前,华工在美国的地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又如华人在19世纪70年代也成为替罪羊。他们被认为带有不道德和不卫生的生活习惯,通过压低工资进行不正当的商业竞争,他们也是群体暴力的受害者。又有1868年的柏林盖姆条约,1882年的法案本是

11、临时性通过的,可是到了1902年却成了永久性的。一系列的组织和条约令我们心寒,也许我们大多人都知道美国的种族歧视是针对黑人的,不过由上看出,华人在美国的地位也不比黑人高多少。但是现在知道那段历史的人不多,历史,不应该被忘记!有一点欣慰的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那些“沉默的道钉”、那些建设北美铁路的无名华工,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客观公正的评价。美国和加拿大领导人曾多次赞扬中国华人建设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贡献。加拿大政府还为当年的“排华法案”道歉 。但是,对于“道歉”一事,也有人持不同的看法。著有驱逐被遗忘的排华战争的美国白人特拉华大学珍妮普菲尔泽教授在接受报社记者采访被问到加拿大政府已经为当年的“排华法案

12、”道歉,觉得美国政府是否也应该为1882年的“排华法案”道歉时,说出了一段不意味深长的话:道歉是很复杂的,因为对于一些人,道歉是整件事情的第一步;而对于另外一些人,道歉是很快的事情,一句对不起,接着来就完了。比如今年马里兰州和弗吉尼亚州为当年的农奴制道歉,但是那些黑人孩子的命运真得就变了吗?有多少加拿大人早晨起床,还记得去年向中国人道歉过?所以更重要的是,什么能真正改变移民的状况,能提高他们的薪水。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但我觉得比道歉更重要的是,跨越种族隔离。“当一个国家开始强调种族质量的时候,就无法保持其声称的民主观念。”普菲尔泽强调。是的,也许很多人觉得道歉很重要。殊不知,行动比道歉更重要;比别人行动更重要的是,自己行动。说到这里,又回到上面说过的话题,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地位的提高,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历史是不该被遗忘的,太平洋铁路的建成离不开成千上万铺路的“沉默的道钉”华工。正是万余名华工不顾生命安危和生活艰苦,在关键时间、关键路段,在平整路基、开通隧道、爆破山腰等关键岗位上连续奋战,才有横贯大陆的铁路开通。历史终于给勤劳纯朴、不畏艰险的中国工人以公正的评价。对于我们应该重温历史与正视现实并重,热爱祖国,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