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57341522 上传时间:2023-10-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孕育支坪精神 升华教育内涵 江津区支坪中学打造素质教学综述历史承载底蕴,变化彰显实力,满载74年积淀升华的光荣和梦想;以责任心做事,以感恩心做人,迈开傲然前行的步履与跋涉;沐浴人文光辉,打造人文校园,穿越又一载岁月的艰辛与拼搏。支坪中学藉迁校之契机,秉先贤之校训,扬改革之风帆,展名校之风范,立素质之旗帜,创个性之特色,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教育史诗。支坪中学,一所“城乡结合部示范初中、温暖移民学校”,学校距江津城区15分钟车程,拥有在校职工87人,学生932人。作为一所农村初级中学为何会发展得如此迅速?带着这个问题,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历史承载底蕴 变化彰显实力师生共同见证走进现在的支坪中学校园

2、,你会有一种耳目一新并为之一振的感觉:绿树成荫、鸟语花香、书香弥漫。崭新的教学楼充满着现代化气息、红绿相间的宽阔塑胶操场上热闹非凡、优雅精致的亭榭里三五个学生聚精会神的看着书 如今,支坪中学的师生们都能深深感受:教室越来越宽敞了,校园越来越漂亮了,环境越来越优越了说起这,校长王世兵颇有感触:以前啊,苦了我们的这群娃儿了!破破烂烂的教室,下雨漏水的墙壁,修修补补的桌椅,“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操场现在今非昔比了,我们的校园来了个华丽的蜕变。“多亏了近几年区委、市政府加大对我们学校的教育资金的投入,我们支坪中学才一改了以前寒碜的面貌。”王世兵告诉记者说,进入新世纪以来,江津区委、区政府筹资15

3、00万余元,高质量、高规格地兴建了崭新的支坪中学,彻底改变了学校的育人环境。09年春季学校完成新校区的搬迁工作,结束了一校两点的尴尬局面。目前,学校占地面积22678平方米,校校舍面积已占总面积11197平方米;教室、宿舍、功能用房、运动场所等严格按标准修建,设施齐全,管理规范。同时,学校修建了300米的塑胶运动场、羽毛球场、排球场、花台、亭榭、封闭式垃圾池等;新购买了价值10多万元的图书,建起了教师阅览室和学生阅览室;配齐了音体美器材;增添了理化生仪器;新安装了8副乒乓球台;另外,新的学生就餐大厅即将投入施工。各项教学设施设备的充实完善,为学校师生创造了良好的教学条件和学习环境。现在,农村的

4、孩子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越的环境了,师生们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幸福!搬迁后,在不到2年的时间内,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多项殊荣“教学质量评估先进单位”、“优秀送生单位”、“重庆信息化教育服务平台试点学校”、“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移民温暖学校”、“重庆市校园安全示范学校”、“重庆市乡镇图书中心” 以责任心做事 以感恩心做人师生共同成长思想决定高度,学校教育,必须要找到属于自己教育变革的精神导向与动力源。支坪中学领导班子高瞻远瞩,站在扬改革之风帆、著名校之品牌的高度,以广阔的视野和战略的眼光,指引着全体师生前进的方向。“培育有德之人,须先造就有德之师”,校长王世兵介绍

5、到,长期以来,支坪中学始终坚持“以责任心做事、以感恩心做人”的理念,高水平建设教师队伍和教育学生。针对教师年龄结构偏大、部分教师流失等实际情况,学校积极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全力打造“先学后导,互助共生”的“双边课堂”。同时以“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为载体,始终坚持走“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的路子,以校本教研为支点,深入开展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和整合。教师的人文素养,决定着教育的深度;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体现学校的办学水平。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学校通过开展新教师上汇报课、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等活动,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强化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通过组织教

6、师培训、读书、打球、聚会等活动,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彰显青春活力,搭建多姿舞台。老师们的笑容和热情写在脸上,学校重新焕发出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学校还分科派老师去双福、西湖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深入课堂,取经纳宝,同时还请邀请全国著名爱国演讲大师一横老师等专家到学校作专题报告和课堂指导,纵向学习,取长补短。这种“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很好地拓展了教师们的视野,极大地加强了学校间的合作与交流。倾力铸师魂,精心育桃李,全体教职工同心同德,真抓实干。近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连年优秀,一直名列江津区农村中学前茅。今年直接进入江津中学衔接班的学生就有3人,后保送入江津中学的有15人,硕果累累,为支坪

7、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取得了显著成效。去年学校还被授予了“职教送生先进单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是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支坪中学以革故鼎新的智慧和勇气,革新学校传统管理模式,实行家、社、校互动的民主管理。学校专门成立了“家、校、社区”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定期召开工作委员会成员会议,共同督促学校管理。每期开好一至两次家长会,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每学期开设家长开放课,让家长走进课堂进一步了解学校教学情况,并邀请家长针对教师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如今,家长已成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纽带和桥梁,形成了学校工作家长支持,家教困惑学校帮助的良好局面。

8、艺体花开,香满校园。支坪中学坚持以特色兴校,为学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了广阔舞台。运动场上竞风流,艺术沃土绽春花。学校先后荣获第23届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初中组团体总分第一名,江津区首届教育文化艺术节体育技能展示大赛一等奖,江津区首届骄傲与文化艺术节器乐比赛中学合奏组三等奖、声乐片区赛二等奖等奖项。沐浴人文光辉 打造人文校园师生共同进步名人雕像、警句格言、奇花异石、亭台画廊、悬泉流瀑点缀其间,幽静的环境,雅致的气息,深厚的底蕴,好一派育人氛围。这个学校有思想、有灵魂、有精神,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师生在一种“关怀、尊重、互谅、团结、合作”的氛围中开启着智慧,养育着精神,灿烂着生命。人文校园是学

9、校继续提升品牌档次的必修课程。支坪中学把人文校园建设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牢固树立“创绿色环境,向未来负责”的指导思想,把“做绿色师生、写绿色文章、建绿色基地、创绿色学校”作为主题,以“示范立校,绿色树校,特色活校,科研兴教,质量强校”为办学宗旨,努力让教师拥有高贵而幸福的教育人生,让学生成为现代意识兼备精神丰富、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新一代。 学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更新观念,形成了“和谐、文明、团结、进取”的校风。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以人为本,关注师生的需要,注重因材施教,使各类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注重培养“科学、创新、全面、优质”的教风和“乐学、勤奋、

10、自主、合作”的优良学风,努力建设文明校园。徜徉在支坪校园里,师生们昂扬向上的精神振奋着每一个人。“老师,您辛苦了!让我帮您倒杯水吧!”刚刚上完课回到办公室,初一年级的唐利老师就被该班的孩子们围了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为老师倒水。“这不是某个孩子特意讨好老师故作的表现,而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唐利老师表示,这是孩子们尊敬师长的一个小缩影,是支坪中学行为养成教育的一个成功展现。李小丽,刚刚才过完13岁生日。也就是这样一个小女孩,叠被子、洗衣服、买生活用品这些“生活琐事”从来不用别人帮忙,“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一直依靠爸爸妈妈!”面对记者的提问,李小丽可爱的脸蛋上露出坚毅的表情。 “她的家庭条件

11、比较好,在家时基本上不用她做事情。”李小丽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刘芳巍告诉记者,刚进学校时,她和其他初一新生一样,不会叠被子、不会洗衣服,更别提自己去买生活用品。“这时候,培养学生的生活独立能力迫在眉睫。据该教师介绍,支坪中学一直奉行“先成人,后成才”的德育理念,对于刚进学校的初一新生而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远远优于文化教育。学校首先从思想上入手,在学生中注入“我行、我能”的信念,不断在学生中树立行为习惯的模范,通过让学生对每间寝室内务检查、组织美食节让学生动手做饭、评选文明礼仪新星等活动开展,让新生逐渐摆脱生活依赖性,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看到娃儿回到家后,能自己折铺盖、洗衣裳、煮一点简单的饭菜,真的很高兴!能把娃儿放在这样的学校,我们家长真的很放心!”在最近举行的学生家长会上,李小丽的家长道出了所有家长们的心声。人文校园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变化,学校内部各种元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校园文化必然要随着变化。 我们相信,支坪中学站在一校两点、迁建新校的新平台上,定能以“扬改革之风帆、著名校之辉煌”的科学发展新思路,续写这所古老而又年轻学校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