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57332803 上传时间:2024-01-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22020年4月19日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小班幼儿区域游戏同伴交往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区域活动的最主要特点就是依靠幼儿的自主性。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自由的在没有老师干预下的情况与同伴交往,锻炼自我的交往能力,在集体中得到成长。 同伴交往是个体早期的主要活动之一,它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共同的交往活动以及由此引发的心理上的相互影响的过程。许多心理学家都曾指出儿童间的交往是促进儿童发展的有利因素,同伴关系对于健康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大量研究文献也表明了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以及认知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众

2、所周知,中国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她们没有兄弟姐妹,同伴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儿童与同伴的交往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个性和社会性成熟的重要标志。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从生理上断乳到心理上断乳,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疏离,与同龄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最后成为一个从思想到行为完全独立的人,这是正常发展的必然。这些孩子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她们大多缺乏合作的意识,不会与同伴交流,不会分工协商。小班幼儿刚刚接触集体生活时,在游戏中一般都是各玩各的,没有交流的意识,经常会出现争抢同一件玩具的现象。幼儿不知道怎么去协商、怎么避免问题的发生。更甚者有些幼儿平时在家中活泼好动,但到了幼儿园后,就一言不发,单独在一

3、旁,也不和小朋友交流;有些幼儿则胆小内向,不敢表示自己的想法,不知怎样和同伴进行沟通,经常是独自一人游戏。因此,提高小班幼儿与同伴的交往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幼儿认知技能的学习,情绪的安定和愉快,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会与人相处的技能。二、研究方法及对象1.研究方法: 观察法,根据研究内容每天观察幼儿在下午的高瞻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的情况。 文献研究法,查阅所研究内容的相关资料。 访谈法,主要是访问老师了解幼儿的情况和家庭情况。2.观察对象: 三、 研究内容 1.经过观察,对幼儿在高瞻区域活动中的同伴交往进行记录。 2.搜索相关知识资料或找专业老师咨询,来分析幼儿的同伴交往案例。 3.

4、经过分析,提出合理实用的建议。四、研究工作的开展情况 我对小一班的幼儿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观察记录,总结出以下几个经典案列。案例一,某天下午的区域活动中,在表演区的安安和哲哲争着做同一个角色,两人互不相让,导致把表演的道具水果篮弄掉地上,两人并没有哭闹,而是一起捡道具水果,最后哲哲让步说轮流扮演,安安也同意,两人一起愉快的玩耍。案例二,有一天在建构游戏区,晨晨和文文抢夺同一辆玩具车互不相让,旁边有另外的车,谁也不拿。之后两人矛盾越来越升级,老师及时介入,防止了两人打架。之后虽然因老师的介入两人拿了不同的车,但在玩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间两人都互相不理对方。案例三,衣衣和木木是经常玩在一起的伙伴,不论

5、干什么都要在一起,上课要坐在一起,玩游戏也经常在一起。周二下午的区域活动中,衣衣没有选择区域,而是拿了图书在位置上看,而木木则在建构区玩,过了一会木木开始找衣衣,发现衣衣在看书,就找她去建构区玩,衣衣拒绝了,然后木木也去拿书坐在衣衣旁边一起看书啦。案例四,老师曾对我们说过楠楠这个小女孩特别内向,孤僻。从来不参加到区域活动中,因此小朋友也不来找她玩。周三下午,老师为楠楠组织了一次卖水果的活动,希望能调动楠楠的兴趣,让她参于进来。别的小朋友都非常开心和积极的参于活动中,楠楠的表情也非常的生动,很有兴趣的感觉,可是不论是老师的引导或者其它小朋友的询问,楠楠还是不肯参于进来,只愿意在旁边观看。五、 研

6、究结果和分析上述案例着重于幼儿同伴交往中的交友模式,而为期两周的记录中却有许多不同的关于幼儿同伴交往案例。从这些案例我总结了小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现状。1. 同伴交往存在不同交友模式 上述案例分别代表了幼儿同伴交往中不同的交友模式-受欢迎型、攻击型、专业一型、忽略型。 受欢迎型儿童往往乐于接受同伴的请求或共同游戏的邀请,这一型的孩子很少带有攻击性行为,能很好的和人交流沟通,在同伴中人气很旺;攻击型儿童性格暴躁, 爱打人、发脾气,不时就破坏别人的活动;专一型儿童比较依恋固定的玩伴,兴趣取向、认识判断等行为都会受到同伴的影响。忽略型儿童胆小、怯懦,不愿意加入到小朋友的活动中,也不去攻击别人,

7、常常单独在一旁观看。因此小朋友往往会忽略她们的存在。2. 同伴交往受性别差异影响 有些幼儿从小被老师家长教育男孩子要让着女孩子一点,因此在异性交往中,男孩子会更加主动,会更愿意听女孩子的意见。大部分的幼儿还是选择和同性交往。3. 同伴交往受年龄差异影响 有些年龄大一点的孩子会喜欢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不怎么会和年龄小的孩子生气。在同龄孩子中,看起来大一点的孩子也会照顾看起来年龄小的孩子,比较容忍。4. 同伴交往存在不正确的行为 部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会故意破坏别人的劳动成果。 表演游戏中部分幼儿常因角色、玩具的分配而发生矛盾与冲突。 同伴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以自我为中心。孩子只考虑自己

8、而容易忽视其它人的感受。 因为独身子女的关系,部分幼儿不愿意与她人交往,也不愿意分享,经常单独玩游戏和拒绝别人的求助。原因分析:1. 家庭教育 在我看来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也是最为基础的。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家庭人际环境及家庭结构对幼儿同伴交往是特别重要的。2. 幼儿自身发展 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是非常正常的,这是她们自身发展所必须经历的过程。3. 生活环境 现在大家都住在单元式的房子,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很孤单缺少玩伴,这造成孩子孤僻,害怕与别人沟通交流。六、 经过区域活动来培养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策略(一)创设多样的活动区,给幼儿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1.老师能够经过和家长的交流更加了解

9、幼儿,创造出温馨、和谐、游戏性较强的区域环境,顺应幼儿的自然状态,给她们心灵的抚慰,让她们有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够在活动区的墙面上张贴一些关于小朋友之间合作、交往行为的图片,在过渡环节引导幼儿欣赏,使孩子随时感受到交往的氛围,体验交往的乐趣。从而调动幼儿同伴交往的积极性。 2.准备多种充分的材料解决幼儿因争夺材料而产生的矛盾冲突,为幼儿间形成和谐的同伴交往氛围做好铺垫。 3.经过区域活动建立幼儿的规则意识,这能有效地控制幼儿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二)鼓励幼儿多和同伴游戏,激发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意识 1.教师要对区域活动进行有效观察和及时介入 有些孩子发生矛盾不懂得怎么解决,越来

10、越升级是老师要及时的介入,并告诉孩子怎样解决。 2.发挥同伴的影响力 教师看到幼儿能与同伴一同配合玩耍、或给予帮助时,应注意引导幼儿感受合作的效果,体验交往的愉快,激发幼儿进一步与同伴交往的内在动机,使交往行为更为稳定地进行。(三)教给幼儿学会用语言和动作等策略与同伴进行交流。 1.让幼儿学会向同伴介绍自己 对于一些胆小、性格比较内向的幼儿来说,同伴间交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针对这些幼儿,教师应为她们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如:在环节过渡或饭前、饭后的时间鼓励这些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帮助她们树立自信心,并逐步尝试与同伴交往。 2.让幼儿尝试解决争执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差,因此会经常发生矛盾冲突,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出面,当幼儿到老师面前告状时,老师也不要急于做出裁决,而是引导幼儿想一想:遇到这种事你觉得该怎么办,让幼儿逐步尝试自己去解决矛盾。七、小结 每个幼儿都具有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故其交往能力也不尽相同。特别是小班幼儿,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更易显露其弱点,如内向、胆怯、自控能力差、有攻击性行为等。面对这些教师更应以自己的细心、耐心和用心深入到幼儿的心灵中去,为幼儿创设交往环境,让幼儿社会化发展更加健康,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